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传播史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汉字传播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翔实的文献全面勾勒出汉字对周围地区文字的影响,有诸多创见。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是“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简述汉字的形成历史及发展史;第二章是“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讲述西方标音文字分三路传入中国,形成各个民族的标音文字;其余五章是全书的重点,讲述汉字向周围地区的传播历史,共分向西传播史、向南传播史、向北传播史、向东北传播史、向东传播史,既涉及向民族地区的传播,也涉及向国外的传播。
作者简介
陆锡兴,上海市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文献学、古代器物学研究。1980年以来发表论文120余篇。1989年出版“汉代简牍草字编”,1991年此书获第四届王力语言学奖,另著有《汉字民俗史》等。2018年起将陆续推出《汉字形体史》《汉字演变史》《汉字美术史》等专著。与此同时致力于古代器物研究,主编“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已出版多卷)。2017年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汉字传播史”韩文版在韩国民俗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统一
一 夏商已有成熟的文字
二 文字纷乱的战国
三 秦统一文字
第二节 历史上重要的正字活动
一 俗字的产生
二 正字与俗字的关系
三 汉代的正字活动
四 俗字泛滥的六朝
五 唐代楷体正字的确立
六 方字的形成与作用
第二章 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
第一节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一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
二 西方标音文字的传播
第二节 标音文字东传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一 中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二 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三 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四 藏文在中原的流传
五 蒙古文在中原的流传
六 八思巴篆字
七 满文的篆体制度
八 圈点满文
第三节 标音文字在汉地的传播及影响
一 西方标音文字在汉地的流传
二 西方标音文字对汉字的影响
三 汉字标音化的尝试
第三章 向西传播史
第一节 向西域传播史
一 西域多元文化和多字制
二 楼兰、且末与尉犁的汉字
三 车师——高昌的汉字
四 龟兹国的汉字
五 于阒的汉字
六 精绝——尼雅汉字
七 汉字传入西羌
第二节 中原文字在巴蜀的传播
一 夏商、西周文化对巴蜀的影响
二 巴蜀的图形符号
三 巴蜀方块文字
四 巴蜀文字的统一
第三节 受汉字影响的彝族文字
一 彝族先民与巴蜀、汉文化的接触
二 彝文的来源
三 彝文的体制
四 历史悠久的彝文文献
第四节 汉字在南中的传播
一 汉字传入夜郎
二 汉字传入古滇
三 古滇无文字
四 汉晋时期滇中汉文化
五 南诏与南诏文字
六 大理国与大理汉字
七 白文的起源
八 白族的白文
九 汉字白文的体制
第四章 向南传播史
第一节 汉字在吴楚的传播
一 楚地文化与文字
二 吴越文化与文字
第二节 汉字在闽越的传播
一 闽越与中原的关系
二 汉字传入闽越
第三节 汉字在岭南的传播
一 南越国使用汉字
二 中原文字传入西瓯
三 中原文字传入骆越
第四节 壮族使用汉字
一 壮族使用汉字的历史
二 汉字壮文
三 汉字壮文的作用
四 汉字壮文的不足
第五节 苗族使用汉字
一 苗族文字的传说
二 古篆苗文与汉字苗文
三 清代以来的各种苗文
四 汉字苗文的体制
第六节 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字
一 瑶族的汉字瑶文
二 侗族的汉字侗文
三 布依族的汉字布依文
四 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汉字
五 水族的水书
六 水书的性质
第七节 越南使用汉字
一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
二 喃字的形成
三 汉字与喃字的命运
四 南岱依的俗字
五 中国的京族喃字
第五章 向北传播史
第一节 中原文字传入白狄
第二节 匈奴和匈奴的文字
一 匈奴本无文字
二 中原文字传入匈奴
第三节 汉字在西夏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
二 西夏文的创制
三 仿自符篆的西夏文
四 富有特色的标意文字
五 西夏文的字体
六 西夏文始末
七 蕃字汉字的双字制
八 西夏文的语言文字书
第六章 向东北传播史
第一节 高句丽使用汉字
第二节 渤海国使用汉字
一 海东盛国渤海
二 渤海国的汉字
第三节 汉字在契丹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契丹
二 契丹字的发现与研究
三 汉字与契丹字的双字制
四 契丹文的创制和使用
五 契丹大字
六 契丹小字
第四节 汉字在女真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女真
二 多字制的金代
三 汉字在金廷的使用
四 女真字的创制和使用
五 女真文的发现与研究
六 女真文的构造
七 女真文的意字和音字
八 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
第七章 向东传播史
第一节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一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
二 吏读
三 减字到略字
四 谚文字母出于古篆
五 谚文的合字
六 谚文的产生与推广
七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命运
第二节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一 汉字传入日本
二 汉字的日本化
三 日本标音字母的产生
四 日文的方字
五 假名字母产生之后的汉字
六 汉字传入琉球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传播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锡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56141
开本 16开
页数 5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2018-04-01
印刷时间 202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792
CIP核字 2017297575
中图分类号 H12-09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