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17-18世纪德意志敬虔主义思想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角度,对施本纳、弗兰克和亲岑道夫等德意志敬虔主义思想家之思想予以全面梳理,多维度地呈现德意志敬虔主义思想发展史,并回应学术界历来关于该思想运动的争论:第一,德意志敬虔主义有何内涵?第二,理解德意志敬虔主义的方法是什么?第三,德意志敬虔主义的思想来源包括哪些?第四,施本纳的“敬虔小组”是导致路德宗教会分裂的元凶吗?第五,弗兰克的敬虔思想与其社会实践之间有何关系?第六,亲岑道夫的Gemeine的内涵是什么?第七,德意志敬虔主义如何促进德国的现代化转型?第八,德意志敬虔主义与德国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之间是何关系? 作者简介 黄丁(1988—),江西南昌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意志敬虔主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导论 德意志敬虔主义论纲:界定、论域与方法 一 何谓德意志敬虔主义? 二 德意志敬虔主义的论域 三 如何认识德意志敬虔主义:一种可能的视角 四 关于本书:篇章及其概要 第一章 德意志敬虔主义的思想渊源与时代处境 一 唯独因信称义论:属性交融 二 意志不自由论 三 理性限度论 四 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与路德宗正统派的形成 第二章 法兰克福敬虔主义与教会改革 一 施本纳的宗教认识论 二 重生:“罪的得赎”与“新人的被造” 三 敬虔小组:一种教会改革的方案 第三章 哈勒敬虔主义与社会实践 一 圣经诠释学 二 重生:主体的体验与圣经的诫命 三 社会实践:教育、慈善与传教 第四章 摩拉维亚敬虔主义与教会合一运动 一 心灵宗教 二 重生:基督之工 三 Gemeine:一种超时间性的跨空间性的教会 四 亲岑道夫作品的英译之路 第五章 德意志后敬虔主义时代 一 敬虔主义与德国式现代化 二 后敬虔主义时代的德意志启蒙运动 三 后敬虔主义时代的德意志浪漫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17-18世纪德意志敬虔主义思想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1972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5 |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2 |
| CIP核字 | 2023112713 |
| 中图分类号 | B929.5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