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致空间(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写下的建筑论与城市论,被寺山修司等众多评论家看做“正片的预告”,是矶崎新后来大部分著作与建筑设计哲学的思想源头。书中,矶崎新化身“城市破坏者”,以反艺术、反建筑的手法,站在建筑之外,思考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同时生动描写了他与艺术家们的交往经历,讲述他们合作参加大阪世博会的盛况,以及对时代的反省。六十年代的矶崎新是一个先驱者,他认识到,未来的建筑一定是全球性与本地化的统一,所有建筑师乃至所有现代人,都要面对这两种力量的挑战。 目录 城市破坏业KK 1960 现代城市中的建筑概念 象征体的重生 孵化过程 现代城市中的空间特征 为广告式建筑而存在的广告 1962 过程规划论 城市设计的方法 日本的城市空间 黑暗空间 1964 虚像与符号的城市:纽约 世界的城市 死者之城:埃及 迷宫和秩序的美学:爱琴海的城市和建筑 “表”和“里”的空间 意大利的广场 “岛状城市”的构想和步行空间 路上的视角 坐标与薄暮与幻觉 1966 发现媒介 过程规划续论 幻觉的形而上学 致玛丽莲·梦露小姐 浅橙色的空间 解析斯科普里重建规划 看不见的城市 1968 在冻结的时间中央与裸体的观念面对将全部赌注压在瞬间选择上建构而起的“晟一趣味”的诞生与现代建筑中的样式主义创意的意义 被捆包的环境 被占领的米兰三年展 观念内部的乌托邦与城市的、地域的交通枢纽中的以及大学里的共同体的构筑是否同义词? 轻巧的可移动物体的入侵 移动时代的光景 冒犯你的母亲、刺杀你的父亲 年代笔记 【附录】为鹿儿岛出版会撰写的前言 文库本后记 首发刊物一览表 导语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享誉世界的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代表作 ◎反建筑、反城市、反艺术,1960——1970 矶崎新十年建筑设计思考全记录 ◎寺山修司震撼推荐:“可惜这只是一本纸质书,而不是510页的建筑!矶崎新将城市定义为“剧”而不是“剧场”,彰显了他足以抛弃传统建筑师的果决。”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致空间(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日)矶崎新 |
| 译者 | 译者:赵仲明//刘琳珂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51498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58 |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92 |
| CIP核字 | 2022230166 |
| 中图分类号 | TU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