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乌蒙响杜鹃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稿是一位出版战线老兵的中短篇小说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乡情、军情、文情。“乡情”主要是集中反映豫西北的湨梁村(作者虚构的一个豫西北的小村子)人和事,这些小说均围绕湨梁村的时代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中国农村的变迁;“军情”部分都是记录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部队的故事,这个跟作者本身有十年的军旅生活有关;“文情”应该是作者在从事文学写作后,对文学写作的一些个人看法,通过创作的小说人物经历等来表达。作者以虚构笔法,用其个性化的笔调,通过笔下塑造的人物,将家国之爱、军旅之情和笔耕之思呈现出来,有喜有悲,流露出的也是大情大爱。作品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为广大读者展现了历史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物命运,旨在告诉读者:记录下消失的事物,比让人哭泣更重要。 序言 1.作者回忆性经典中短篇小说集。故乡、军营和文 坛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弹拨着岁月烟尘,一 直吟唱在记忆的最深处。2.虚构写作的范本。用其个性 化的笔调,通过笔下塑造的人物,将家国之爱、军旅之 情和笔耕之思呈现出来,有喜有悲,流露出的也是大情 大爱。3.兼具文学与记录的双重价值和使命。作品通过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一件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件,一份份真挚感人的情感,为广大读者展现了历史现 实、社会生活和人物命运,旨在告诉读者:记录下消失 的事物,比让人哭泣更重要。 导语 记录下故乡、军营和文坛一段消失的历史,述说着那些荡气回肠的命运人生,如同血泪浇灌的花朵,能让观花者的心头流血眼睛流泪。所有这些,都闪现出人世间*宝贵的亲情、友情和真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乌蒙响杜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俊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3211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7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98 | 
| CIP核字 | 2024014792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