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大众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十二集,每集二十册,共二百四十种。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本,原色清晰放大,笔触纤毫毕现。选取手感舒适、色彩还原契合书画的上乘艺术纸,配以彩色丝线装订,延请专家释文。以“观传世翰墨大雅,赏历代碑帖精妙”的特色完美再现藏于深宫高阁之“国宝”,堪称“纸上书法博物馆”,为碑帖更新换代之佳选。
| 图书 |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十二集,每集二十册,共二百四十种。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本,原色清晰放大,笔触纤毫毕现。选取手感舒适、色彩还原契合书画的上乘艺术纸,配以彩色丝线装订,延请专家释文。以“观传世翰墨大雅,赏历代碑帖精妙”的特色完美再现藏于深宫高阁之“国宝”,堪称“纸上书法博物馆”,为碑帖更新换代之佳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之一,收录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两件,供读者鉴赏、临习。 东晋时期,著名书家王献之曾小楷书《洛神赋》。此书迹至南宋仅存十三行,南宋大臣贾似道便将此仅存的十三行真迹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此石高二十九厘米,横二十六厘米,世称“玉版十三行”。明代万历年间,于杭州西湖葛岭“半闲堂”旧址出土。清代康熙年间,入内府收藏后又流入民间。辗转流传,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块艺术瑰宝已被北京首都博物馆珍藏起来。 在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宋刻玉版十三行佳搨》,同时将藏于首都博物馆的碧玉刻石放大对照印出。 作者简介 孙宝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馆藏国宝墨迹》系列、《历代拓本精华》系列、《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等书法碑帖类图书百余种。 前言序言 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洛神赋》一文,这篇美文,流芳后世,深受历代文人喜爱。东晋时期,著名书家王献之曾小楷书《洛神赋》。此书迹至南宋仅存十三行,南宋大臣贾似道便将此仅存的十三行真迹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此石高二十九厘米,横二十六厘米,世称“玉版十三行”。明代万历年间,于杭州西湖葛岭“半闲堂”旧址出土。清代康熙年间,入内府收藏后又流入民间。辗转流传,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块艺术瑰宝已被北京首都博物馆珍藏起来。有方家评说“玉版十三行”书迹:笔致灵动,体势秀逸,沉着流美,为小楷之极则。 在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宋刻玉版十三行佳搨》,编者谨将此本放大推出,同时将藏于首都博物馆的碧玉刻石放大对照印出,供广大读者鉴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宝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57322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