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宁夏艺术史 |
内容 | 内容简介 盛世修史,以史励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地方史书、志书中蕴含的深厚历史积淀、浓郁家国情怀、崇高精神追求,对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他们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历史悠久,地貌多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在六盘山与贺兰山之间的大地上,黄河浩荡,奔流不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既有塞上之雄浑厚重,又有江南之清秀柔美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绪论 重构艺术学科的地域话语 卷一 戏剧 导论 宁夏戏剧的辉煌、阵痛和转型 第一章 古代:历经长期积淀的宁夏戏剧 第一节 秦腔传人并深深扎根 第二节 地方戏剧孕育成长 第三节 昆弋及其他剧种相继传人 第二章 近现代:以秦腔为代表的戏剧兴盛 第一节 秦腔表演方兴未艾 第二节 京剧、河北梆子等渐趋活跃 第三节 皮影戏班活跃于塞上各地 第四节 话剧传人宁夏受到欢迎/(( 第三章 当代以舞台为中心寻求新发展 第一节 秦腔、眉户、夏剧活跃于城乡舞台 第二节 京剧:只有大胆创新,方可阔步向前 第三节 话剧:大车奔驰于乡间田野 第四节 歌舞剧:地域特色浓郁,民族特点鲜明 第五节 越剧:各地巡演与人乡随俗并举 卷二 音乐 导论 由古到今从未枯竭的音乐之河 第一章 古近现代:历史遗迹中的塞卜音乐 第二章 当代:宁夏音乐逐步走向繁荣 第一节 文艺团体、音乐组织、教育机构助推音乐发展 第二节 与时代同行并具地方特色的宁夏音乐 第三节 民间音乐、新音乐组织走向全国 卷三 舞蹈 导论 内容丰富而表现多样的宁夏舞蹈 第一章 古代:舞蹈从殿堂到民间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中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蹈 第三节 汉唐宋代中原舞蹈与西域舞蹈并存发展 第四节 以军旅为主的明清舞蹈 第二章 近现代:民间舞蹈多姿多彩 第三章 当代:五彩缤纷的宁夏舞蹈园地 第一节 从百废待兴到文艺复苏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初显繁荣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舞蹈艺术百花争艳 卷四 美术 导论 地域性与民族性交汇呈现出多样性画卷 …… 卷五 书法 卷六 摄影 卷七 民间文艺 卷八 曲艺杂技 卷九 电视电影 卷十 艺术评论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宁夏艺术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阳光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5572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80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