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第一哲学沉思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笛卡尔的一部重要著作。前边六篇沉思,解放前有关其侗译本,现由庞景仁连同后边大部分论文从法文原本译出。在书中,作者探讨了上帝存在与否,感官是否可靠,怎样寻求真理避免错误等问题。本书前边的沉思文字严谨精练,后边的讨论文字生动有趣。全书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富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出生于法国中部的贵族家庭,并在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与普瓦捷大学接受教育,随后参军并游历欧洲,晚年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笛卡尔为理性主义哲学的旗帜性人物,以及欧洲早期现代哲学的奠基性人物之一。他以方法性的怀疑、对清楚分明观念的追求,以及“我思故我是(Cogitoergosum)”等思想闻名于世。其代表作为《谈谈方法》《指导心灵的规则》《第一哲学沉思》《哲学原理》《灵魂的激情》等。 目录 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院长和圣师们 前言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第一个沉思论 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第二个沉思论 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 第三个沉思论 上帝及其存在 第四个沉思论 真理和错误 第五个沉思论 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及其存在 第六个沉思论 物质性东西的存在;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反驳和答辩 第一组反驳 一个荷兰神学家作 著者对第一组反驳的答辩 第二组反驳 由多方面神学家和哲学家口述,经尊敬的麦尔赛纳神父搜集的 著者对第二组反驳的答辩 按几何学方式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区别的理由 第三组反驳 一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作,和著者的答辩 第四组反驳 神学博士阿尔诺先生作 著者对神学圣师阿尔诺先生所做的对第四组反驳的答辩 著者关于第五组反驳的声明 对六个沉思的第五组反驳 伽森狄先生作 著者对第五组反驳的答辩 笛卡尔先生致克莱尔色列先生的信 作为对伽森狄先生第五组反驳的主要意见的再答辩 第六组反驳 许多神学家和哲学家们作 著者对许多神学家、哲学家和几何学家作的第六组反驳的答辩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第一哲学沉思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笛卡尔 |
| 译者 | 译者:庞景仁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0685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4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1986-06-01 |
| 首版时间 | 1986-06-01 |
| 印刷时间 | 2023-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4 |
| CIP核字 | 2010157060 |
| 中图分类号 | B565.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25 |
| 印次 | 19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2 |
| 宽 | 14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