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与地震灾害风险长期共存。由于地震灾害风险存在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学会与地震灾害风险共处,与自然和谐共生,就需要我们树立“以防为主”的理念,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
本书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地震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应对地震次生灾害的方法,引导公众树立防范地震灾害风险的意识,提高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能在灾难来临时正确应对,从而降低地震对我们可能造成的伤害。
| 图书 | 地震避险手册/防灾应急避险科普系列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地震安全与地震灾害风险长期共存。由于地震灾害风险存在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学会与地震灾害风险共处,与自然和谐共生,就需要我们树立“以防为主”的理念,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 本书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地震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应对地震次生灾害的方法,引导公众树立防范地震灾害风险的意识,提高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能在灾难来临时正确应对,从而降低地震对我们可能造成的伤害。 目录 一 做好防震避险准备 (一)学习防震减灾知识 (二)积极参加地震应急演练 (三)了解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二 掌握防震避险原则 (一) 因地制宜,灵活机动 (二)行动果断,绝处逢生 (三)听从指挥,有序行动 (四)跑得及时,躲得科学 三 记住防震避险的姿势 (一)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二)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三)伏地抓牢,遮挡头部 四 家族防震避险 (一)修建和购买地震安全房屋 (二)排除室内地震安全隐患 (三)储备必要的地震应急物品 (四)开展家庭防震演练 五 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一)在室内和室外 (二)在公共场所 (三)在学校和医院 (四)在交通工具上 六 黄金救援的要领 (一)设法进行自救 (二)积极开展互救 (三)伤员的应急处置 七 应对地震次生灾害 (一)应对火灾、水灾 (二)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 (三)应对有毒有害气体、核泄漏 (四)应对瘟疫、传染病 (五)应对海啸 八 震后紧急疏散 (一)疏散的基本要求 (二)疏散的注意事项 (三)疏散的场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地震避险手册/防灾应急避险科普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地震避险手册编写组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43599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2 |
| 出版时间 | 2023-04-01 |
| 首版时间 | 2023-04-01 |
| 印刷时间 | 2023-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0 |
| CIP核字 | 2023068271 |
| 中图分类号 | P315.9-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