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悉达多(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选择离开家乡,走向找寻真正的自我的道路。他曾踏入尘世,享受过世俗的生活,沉迷于欲望的深渊,直至对这些产生厌倦。他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一瞬间,他听到了河水的声音,并在河边顿悟。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与沙门一起
乔达摩
觉醒
第二部
卡玛拉
尘世间
轮回
河边
船夫
悉达多之子

哥文达
导语
本书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青年精神领袖赫尔曼·黑塞经典之作,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畅销全球多年,书中描绘了悉达多在尘世不断挣扎,最终领悟佛法真谛的历程,黑塞用诗性的语言,道破生命与世界的真谛,也为无数迷茫、苦闷、不知何去何从的东西方青年提供了一条与世界达成和解的通道,影响力十分深远。
书评(媒体评论)
开始读黑塞的《悉达多
》,这书了不得,给人一种
焚香沐浴才能拜读的感觉。
写的毕竟是关于人生悟道的
事情,大有禅意。一个德国
人来写禅,真是令人惊异。
据说西方大学生全都人手一
册的,到了这个程度,不读
简直就是罪过了。
——李银河
黑塞的书,就像是下着
暴雨的深夜里闪烁着光亮的
灯塔。
——荣格
黑塞那些极富灵气的作
品,具有高度的创见和深刻
的洞察,同时也是古典人道
主义理想与高尚风格的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精彩页
英俊的婆罗门之子,年轻的鹰隼——悉达多,在房舍的阴凉处,停靠船只的河岸边的阳光里,婆罗林和无花果树的浓荫中,与他的朋友——同为婆罗门之子的哥文达一起长大。他浅色的臂膀,在河边沐浴时,在庄严的祭祀中被晒得黝黑。松果林中,在孩童的嬉笑、母亲的哼唱、博闻多识的父亲的谆谆教导,以及他与学者的交流间,斑驳的树影涌入他黑色的双眸。很久以前,悉达多便加入了智者的交谈,他与哥文达一同修习辩论、参禅和冥想。他已学会如何默念“崦”,凝神聚气,于一呼一吸间吞吐吸纳它。此时,他的额头隐隐浮现出洁净的心灵光辉。他已学会如何从内里感悟那不可毁灭的永恒的阿特曼。
儿子聪慧机敏、渴求新知、悟性甚高,父亲心中充满欣喜。他的儿子将成长为智者与僧侣,婆罗门的王子。母亲看到儿子起身、落座,看到他健美的体态与修长的四肢,优雅、庄重地向她问安,幸福之情灌满胸膛。
每当悉达多从城中街巷穿行而过,他那清明的前额、有如王者般犀利的目光、修长的身材所拉出的背影,总是会让年轻的婆罗门女儿们情迷意乱,心中掀起阵阵爱情的波澜。
他的朋友哥文达,对他的爱胜过了所有人。他爱悉达多双眸射出的目光和温和的嗓音,爱他行走的姿态和无瑕的举止,爱悉达多一切的言行;他最爱的是悉达多的精神、崇高炽烈的思想、坚忍的意志与远大的理想。哥文达知道,悉达多绝不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婆罗门,懒惰的祭司,贪婪且咒语连篇的商贩,虚荣无知的辩论者,也不会成为毫无主见、任人宰割的羔羊。不,连哥文达自己也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他不想成为千千万万婆罗门中平庸的一员。他要追随受人爱戴的、杰出的悉达多,等到悉达多成为神,进入光明界,他仍要追随着他,做他的朋友、仆人、侍卫,如影随形。
人人都热爱着悉达多,而他也让所有人快乐。
可是悉达多不能让自己快乐。他在无花果林的玫瑰小径上漫步,在淡蓝的树荫下静思,在每日的自身洗洁中求得救赎,在柁果林的幽深之处祭祀。他那优雅的举止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可他的心中丝毫感受不到快乐。无尽的梦境、无穷的思绪从流动的河水、夜晚闪耀的繁星、烈日射出的道道光芒中向他扑来。他的灵魂在祭祀的烟火中盘旋上升、在《梨俱吠陀》的诗句中弥漫散开,也因婆罗门长者的教导而躁动,无法平息。
悉达多愈发感到迷茫,他开始发觉,父亲、母亲,以及朋友哥文达的爱无法为他带来永恒的幸福和满足。他意识到,他令人尊敬的父亲和其他的婆罗门的智者已将智慧的思想结晶传授给他,已将他们毕生所学倾注进他那求知若渴的容器之中了,但那容器仍未装满,心灵依旧空虚,无法平静,亦无法得到满足。洗礼是善事,但用的只是水,无法洗涤罪孽,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无法缓解内心的恐惧。向神灵献祭、祷告虽好,但这就是全部了吗?它能够带来幸福吗?神灵又将如何呢?难道是生主创造了世界,而非那永恒的、唯一的阿特曼?诸神难道不是如同你我一般,终有走向死亡的一天?那么向诸神献祭是否还是一件善与对的行为呢?它还是否明智,是否存在意义?除却那永恒的阿特曼,我们还能对谁献祭,又能向谁表示尊崇呢?可是,我们该去哪里寻找“他”,“他”又身居何处呢?“他”永恒的心脏在何处跳动呢?难道不是存在于自我之中,存在于坚不可摧的内心深处吗?然而,这自我,这终极又在哪里呢?它不是肉体,亦不是思想,如同智者教诲的那样。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如何才能找寻到趋近自我、趋近阿特曼的道路呢?没有人能够为我们指明这条道路,没有人知道它在何处。父亲、老师、智者,连同那些颂神的诗篇,皆无人知晓,无处可寻。婆罗门与他们的神圣典籍涵盖了一切——创世、饮食、语言、呼吸、感官的秩序、诸神的行为举止。他们渊博、宏大、无所不知,但如果他们连这唯一的、最重要的东西都不知道,那么学习上述那些又将会有什么意义?
P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悉达多(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译者 译者:陈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539455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3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2024-04-01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8
CIP核字 2023197286
中图分类号 I516.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194
136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