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写于1953年。原稿无题,因文中多次出现“旷野”而得名。小说叙事条畅,人物形象饱满,主题内容深刻,彰显着柳青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与《红岩》《红日》《红旗谱》合称“三红一创”,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梦想和奋斗”的当代文学经典。
| 图书 | 在旷野里(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著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写于1953年。原稿无题,因文中多次出现“旷野”而得名。小说叙事条畅,人物形象饱满,主题内容深刻,彰显着柳青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与《红岩》《红日》《红旗谱》合称“三红一创”,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梦想和奋斗”的当代文学经典。 作者简介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中共长安县委副书记,后辞去副书记职务在长安县黄甫村落户14年。“文革”期间被迫停止工作。是社会主义革命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等。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导语 一部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大作品。一部严肃而真诚地向生活提问的小说。一部文学价值很高、文字安静又充满大地生机的作品。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这部“新中国文学史上的遗珠”——《在旷野里》,以飨读者。 精彩页 一九五一年七月初的一天,午后三点钟,一列普通客车从渭河边上的一个中等车站开车了。 朱明山在城里的地委会耽搁的时间略微长了一点,他刚刚挤进热烘烘的车厢,列车就在他的脚底下蠕动了。他翘起挂着汗珠子的下巴朝前望着,在乱杂杂的用扇子、报纸、画报以及手巾扇着凉的旅客们中间瞅到了一个空位。他把他被疾病所迫离开军队两年以来逐渐笨重起来的铺盖卷塞到行李架子上,又把完全是“进城”以后新添的一份财产——一口手提皮箱——填到座位底下的时候,列车已经出了烟尘弥漫的市区,带着轰轰隆隆的巨大响声,冲到渭河平原上的田野中了。 车厢里立刻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凉风从纱窗里灌进来,甚至钻进人们的单衣里面,叫人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觉得舒服。透过纱窗,眼前展开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已经丛茂起来的秋庄稼,远远近近地隐蔽在树林子里的村庄,一节看见一节又看不见的、反射着阳光的渭河,以及那永远是那么雄伟、那么深沉、那么镇静的和蓝天相衬的黑压压的秦岭……扩音机播送出“五一”节以后在全国每一个角落流行起来的歌唱我们伟大祖国的歌曲,歌声压倒了车厢里愉快的谈笑声。 朱明山早已揩了他的满头大汗,解开了上衣的每一颗纽扣,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带着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笑容,不知道他心里有什么喜事。难道这个三十岁上下的陕北干部——大关中解放以来,这样的干部到处有,即便有穿上呢子制服的,也盖不住他们举动上的那点农民底子,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请准了假,要回老家去同爱人、大人和娃们见面吗? 朱明山感觉到他周围的人们都在看他,或者甚至可以说在研究他。可是他并不觉得他有必要把喜悦收藏起来,就是他强制自己这样做也办不到。他带着他一贯的坚定神情,看看车厢里,又看看车厢外面。他满意的神情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世事照这样安排是最好了,好像平原、河流和山脉都归他所有了,好像扩音机在为他播送歌曲…… 列车发出更大的响声过一座桥,略微有点颠簸。过了桥,朱明山抽着一支烟,眼角上露出回想起有趣事来的微笑。 “德麟同志,你放心。”他在心里和他上车以前才告别的地委书记说话。这位书记经常带着的亲切笑容和因为他表示要搭这一趟车走而牺牲了午睡和他进行的谈话,给他一种可以信赖的印象,虽然他这个新的领导者对他的想法有些他认为是多余的:“你不愿意明白说出来?可是我看出你的意思。我不是野心家,不管哪里找个滩滩①,自己能发号施令就行了。也许的确有些人厌烦了农村工作,以为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点简单容易的事情做一做;可是将来的事实也许会叫你明白:我愿意离开高级领导机关,争取到县上去工作是怎么回事。事实是最好的说明!……”这最后一个概念,他差一点说出声来。 P3-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在旷野里(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柳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37237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00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6 |
| CIP核字 | 2024015447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