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1.生平——问题中人

梁漱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他自己怎么说!“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我原是个不学的人,更且从来不存求为学者之一念。”他说自己:“我省思再三,我自己认识我,我实在不是学问中人,我可算是‘问题中人’。”“我自14岁进人中学之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是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前者使其成为哲学家,成为佛家;后者使其成为政治家,成为儒家。

有“问题”的儒家

1893年的北京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表面平静的紫禁城内的主人们已经感到了落日的无奈。远在湖北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努力地推行“洋务”,力求挽救清王朝的覆亡。老百姓依旧过着几千年如一日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但改革和革命的暗潮汹涌,清王朝这艘大船已经在波涛汹涌的海潮中迷失了航行的方向。

就在这一年的9月9日,在北京的安福胡同,一个生命诞生了——第二年,甲午中日战争就爆发了,清政府再一次遭受了重创。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个人的生活和家庭的生活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和社会变迁的冲击,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可以苟且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力求改变这个社会——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好像就注定了一生有思考不完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似的。时代和个人的先天禀赋成就了一个有“问题”的儒家,一个充满了自我色彩的儒家,一个和事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这个人就是梁漱溟。

梁漱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问题答案的人。内心充满了问题意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促使他去思考答案,从而成就了他的学识和学问。“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蔚然成一大系统。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

天生有“道”

有问题意识的人,往往不是灵活的人,而可能是比较笨的人。因为笨,对很多事情不那么了解,所以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又对问题太认真,一定要找到个答案,从而就变得越来越聪明智慧了。“大智若愚”,按照中国古人的认识,智慧和聪明不是一回事。智慧者有道,聪明者只是头脑机灵、社会经验丰富、做事有办法。梁漱溟可以说是天生有“道”,而不是天生有“才”。是因为“有道”才让他成为一个“有才”的人。

他的童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且身体很弱,头脑呆笨。6岁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会系裤子上的纽扣而闹了一次笑话。一天早上,当隔壁的母亲问他为什么还不起床时,他居然回答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家里人都笑了起来。原来裤子上有带条,需要从背后系引到前面来,打一个结扣。梁漱溟不会弄。他不活泼,神情不像一个少年,中学时候,同学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作“小老哥”。思想往往来自“愚笨”,而不是“聪明”。聪明人往往与思想无缘。梁漱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利害之分析:西洋之功利主义

1906年夏天,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这个学堂是福建人陈璧创办的。他在这里读了5年多,直到辛亥武昌起义爆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梁漱溟和其他的小孩子一样,慢慢地萌生了一个问题:什么叫作“有好处”?不过,梁漱溟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同的地方是:他关于好处的想法形成了系统,并坚持用一个想法衡量不同的事物;另外,他不局限于想对自己的好处。大约14岁以后,梁漱溟形成自己的人生思想,胸中自有一个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看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人和社会,看好处的大小。他后来认为自己当时的思想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最大多数幸福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相近。这种思想大致持续到了19岁。

P2-5

目录

一 梁漱溟

 ——现代孔夫子

 1 生平

——问题中人

 2 时代思潮

——东西文化碰撞下的中国

 3 学术造诣

——现代新儒家的开启者

 4 家族和师友

——告门名家

 5 时人对梁漱溟的评判

二 熊十力

 ——现代醇儒

 1 生平

——熊大胆

 2 时代思潮

——中国向何处去

 3 学术造诣

——钵用不二论圣学

 4 人生的善知识

 5 时人对熊十力的评判

三 冯友兰

 ——一代学儒

 1 生平

——动心忍性希前哲

 2 新的世代更迭

——艰难地走向世界之旅

 3 学术造诣

——新理学

 4 小家成大家

 5 饱受争议的冯友兰

序言

《华夏文库》发凡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l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瞭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人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内容推荐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全书从知行关系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士人和庶民的关系上,在学者和政治家的关系上,中西关系上说明梁漱溟是什么样的新儒家。熊十力是“醇儒”,他心胸开阔,讲佛学、讲西方哲学、讲科学技术、民主自由平等哲学。本书生动地叙说了冯友兰一生的哲学和社会互动的历程,可谓处在大起大落的20世纪中的知识分子的一份档案。

编辑推荐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现代新儒学思潮兴起的发展历程,分为“五四”时期的草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理论建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内地的“批孔”和港台新儒学活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学风转变等四个阶段。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他们为新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海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7233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2014058823
中图分类号 K825.4=74
丛书名 儒学书系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9
15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