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法律猜想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法律随笔文集,作者在书中对民商法学和刑事法学一些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再认识。法律猜想的另一种表达便是法律定理,表现为具体的法律命题,是最重要的、基本的法律问题。其中的一些命题显然是法学猜想,不是法律猜想,意识到法律猜想与法学猜想的区分,才算是明了了法律的真正含义。 作者简介 孙永生,1964年12月生,内蒙赤峰人。1982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1986年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本校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外国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2003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师从孟勤国教授攻读民法学博士学位,肄业。先后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06年调入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检察日报》编辑。研究领域为法哲学、民法哲学。 目录 序 猜想的“王道” 一、危害是犯罪 1.危害是犯罪 2.犯罪是危害 3.区分范式下的犯罪构成 二、支配是权利 1.支配是权利 2.权利是支配 三、赔偿、惩罚是责任 1.赔偿、惩罚是责任 2.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概念证伪 四、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 1.自然存在:规范对象的新界定 2.自然行为与法律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的双重结构 4.造法行为 五、自然人是法律人 1.自然人是法律人 2.组织——规范的当然对象 3.法人否认说证成 六、人体权与人格权的区分 1.人格的“伦理人”含义 2.存在权的引入 3.“作为权”对应支配权 七、债法的消亡 1.债权请求权说证伪 2.接受权 3.债法的消亡 八、变量共有概念对优先受偿物权的消除 1.变量共有——抵押关系的权利转让机理 2.物权概念证伪 九、权利的双重客体 十、权利的时问结构 1.当下权利与将来权利 2.当下权利与无限权利 十一、财产法与商法的法理范式 1.民法抑或财产法——民法的名称追问 2.民法一般法论与商法二元论的一并证伪 3.所有权财产法与营业权商法的平行关系 4.民法:财产法、商法的整体 十二、权利法与责任法的法理范式 1.民事违法概念的谬误 2.权利法与责任法的法理范式 3.刑民交叉概念证伪 4.法秩序统一原理的真义 十三、诉权与诉讼标的的新概念 1.作为受护权权能的诉权 2.诉讼标的案件说 3.权利“位体”关系与请求权竞合 十四、法律与法学的区分 1.抽象规范——法律的究竟表达 2.法定义:权利与犯罪架构下的自由规范 3.法律与法学的区分 后记 知识“黑洞”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律猜想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永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41444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 首版时间 | 2024-03-01 |
| 印刷时间 | 2024-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10 |
| CIP核字 | 2024077098 |
| 中图分类号 | D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50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