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互联网+”宗教研究领域前沿、研究议题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此领域研究的开展需研究者敏锐地发现问题、详地探索机制、深邃地挖掘原理,并提出独特见解。本书分别从前沿研究、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理论概念辨析、互联网宗教信息、互联网宗教与数字人文的对话以及研究动态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研究”着重宏观架构和学术前沿,“数字治理理论研究”强调全局性、即时性和跨学科性,“理论概念辨析”紧扣学科框架整构和概念辨析,“互联网宗教信息”注重当代性、应用性,“互联网宗教与数字人文的对话”关注中国宗教学在数字人文方向的开拓成果,“研究动态”聚焦学术交流平台和学科话语体系建设的主体进展,进而呈现学科制度视角下“互联网+”宗教研究的体系化建设动态。
目录
第一章 前沿研究
互联网宗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郑筱筠
“心”与“芯”的较量——人工智能时代的AI新宗教 金勋
互联网宗教中国化:以空间属性整合宏观中观与微观宗教舆情研判 明贤
第二章 数字治理理论研究
数字化时代“信息茧房”风险与互联网宗教治理 郑筱筠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互联网宗教舆情治理思考 潘教峰 刘怡君
新冠疫情下全国佛教寺院线上线下自养情况调查 明贤
网络与个体宗教身份的建构 张云江
网络空间全球秩序生成与中国贡献 王滢波鲁传颖
讲好中国宗教故事:网络传播环境下中国基督教的公共外交意涵 赵冰
疫情背景下“云端教会”的发展及其对互联网宗教的启示 杨纪伟
第三章 理论概念辨析
积极引导互联网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李华伟
互联网宗教的概念、形态、传播及影响的心理初探 梁恒豪
作为“新宗教”的数据主义 胡士颍
何止Internet?——数字媒介宗教的考察与反思 袁朝晖
网络宗教发展现状、挑战及背后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 鲁传颖 杨纪伟
灵性机器人:宗教与我们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 Robert M.Geraci著 林嘉琪 Ting Bell译
第四章 互联网宗教信息
关于我国宗教大数据的初步构想 董栋
散布与集聚:宗教信息在互联网上的结构特征初探 黄海波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推演 梁卫国
互联网宗教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以《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例 韦欣
第五章 互联网宗教与数字人文的对话
中国数字人文宗教研究的现代转型 向宁
孔庙从祀人物从祀时间考 常会营
杜诗内典的e考证:数字人文与宗教文学研究例谈 王帅
数字方法与传统人文的多元共生 严程邱伟云
当代宗教与灵性心理学学科制度图景 蒋谦 方文
面向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数字人文技术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团队的工作为核心 杨浩
道教研究对数字人文宗教技术的应用 张阳
第六章 研究动态
首届互联网+宗教舆情论坛——“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研究动态 课题组
第二届互联网+宗教舆情论坛——“宗教与网络安全”研究动态 课题组
第三届互联网+宗教舆情论坛——“数字文明建设与互联网宗教研究”研究动态 课题组
首届数字人文宗教研究暨第四届互联网+宗教舆情论坛——“宗教学交叉研究新范式的建构与互联网宗教”研究动态 课题组
序言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治
理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
的世界性难题。在全球化时
代,中国作为“网民大国”,
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社会的互
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其互联
网治理和国家治理也将为全
球治理提供具有建设性的中
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
案。网络强国战略、数字中
国建设、新时代数字文明建
设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体
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
全局,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
,面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提质增速?这也是“互联
网+”宗教研究的理论内容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中指
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
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
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
,传播正面声音”。2021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宗教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
要加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
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
日起施行。2023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年世
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式发表的致辞中提道:“互
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
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
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网
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
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
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我们
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
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
同体迈向新阶段。……中方
愿同各方携手落实《全球人
工智能治理倡议》,促进人
工智能安全发展。”
互联网宗教的全球化特
点是世界各国宗教必须面对
的现实,也是互联网宗教今
后发展的基础。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宗教以其特有
的线上线下的传播途径和模
式,逐渐打破了实体宗教发
展几千年才形成的分布格局
,对当代宗教的发展提出了
挑战。互联网场域宗教行动
者的数字化生存痕迹促使宗
教学研究中“人文”与“数字”
相遇且深度交叉,中国宗教
学研究也正亲历模型驱动到
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更迭。
数据驱动范式为中国宗教学
研究带来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线上-线下的二元结构对
宗教学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四方面上:一是传统研究
关注的深化与拓展,二是新
研究维度和细节的凸显,三
是宗教行动者的思想、体验
、行为、组织的平台和技术
支撑发生更迭,四是宗教学
研究对象底层数据的获取及
分析方法更为多元。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
教治理是我国互联网空间治
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
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在数字文明建设进程
中,顺应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高效精准治理互联网宗教,
化解或降低互联网宗教风险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
是时代之问,对之进行研究
,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理论价值。只有在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共识中,形成新
的世界安全观,世界各国的
积极参与和资源共享,提高
依法管理的法治能力,加强
互联网空间治理,真正打造
一个风清气朗的互联网空间
命运共同体,才能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发展建构一个可
持续发展的空间。
在20世纪90年代学界已
关注到了互联网对宗教的改
变,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
宗教中国化、宗教治理、相
关概念内涵和外延辨析、“
互联网+”时代宗教新形态
和状况简析、宗教传播和传
教行为分析、互联网宗教舆
情、舆情演化动态机制、互
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宗教商
业化治理、计算宗教学、人
工智能、数字人文宗教等逐
渐进入研究视野;其中,互
联网宗教舆情研究是“数字
人文在宗教学的应用”的重
要着眼点和切入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
教研究所较早系统地关注“
互联网+”宗教研究。枚举
近几年的关键节点梳理如下
:2016年郑筱筠研究员发
表《全方位开展互联网宗教
研究》;《世界宗教文化》
2016年第4期封面选题涵括“
理论前沿·互联网宗教研究”
;2016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
论坛(2016·宗教学)设置
分论坛“互联网宗教与全球
治理”;2019年12月世界宗
教研究所“数字人文宗教与
宗教舆情研究室”成立;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宗教研究所首次设立了
“世界宗教热点及宗教舆情
研究”的创新工程项目。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
和2021年11月首届互联网+
宗教舆情论坛、第二届互联
网+宗教舆情论坛、第三届
互联网+宗教舆情论坛成功
举办;2022年10月首届数
字人文宗教研究论坛暨第四
届互联网+宗教舆情论坛召
开。
2019年10月、2020年10
月、2021年11月、2022年
10月四届论坛的成功举办,
在各界引起较广泛地关注。
2023年两位主编围绕六个
主题,筛选部分论文,将论
坛论文集成册出版,并增补
相关主题研究,助力此学科
发展、成熟。互联网宗教研
究领域中,诸多概念内涵外
延还存在模糊认识、未达成
共识。本论文集在成稿过程
中,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包容涵括多元学术观点
、支持鼓励此前沿学科的不
同学术观点和学术立场。
本书聚焦六个主题:前
沿研究、数字治理理论研究
、理论概念辨析、互联网宗
教信息、互联网宗教与数字
人文的对话、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郑筱筠//向宁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27363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2
出版时间 2023-11-01
首版时间 2023-11-01
印刷时间 202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766
CIP核字 2023213791
中图分类号 B91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