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成果集(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该项目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第一个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层次健全的高素质工艺美术评论人才队伍,服务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次项目开展了72天的培训,其中集中培训31天,艺术考察7天,实践34天。聘请了57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研讨、评议,相关学习活动被学习强国、新华网、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光明日报等4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使更多人关注当代工艺美术评论现状,期冀建设工艺美术评论体系,甚至为现代设计发展提供经验。本书对此次项目中的研讨文章做出了总结归纳。 目录 数字融合视域下年画的保护与传播实践 符号经济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创造力优化路径探析 “化西为中”: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晚明之“奇”的共时性展开 传统手作的都市化传承实践——以潍坊刺绣为例 关于柴田是真的纸本漆画《宝贝尽图漆绘》的复原研究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批评——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 徳化艺术瓷雕创作现状及再发展探索 楚式国风潮玩的出海策略与设计方法研究 山东龙山时期黑陶审美的时代性探究 黎陶制作技艺传承的转型路径探析 现代陶艺评论的现状与反思 博物馆工艺美术IP开发的现状与趋势 莱芜锡雕手工艺创新发展评述 从实用艺术到装饰艺术——浅论贵州蜡画的产生与发展 跨界融合:当代漆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工艺美术大师品牌塑造研究 临沂柳编工艺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策略探析——以山东临沂非遗保护实践为例 数字化技术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中的创新应用 甘肃特色地域文化个案研究:以方言称谓划类深究定西剪纸本真 中国当代玉雕如何融入生活——翡翠玉雕的创新维度 首饰佩戴与身体规训 诗与壶的融合与突围——章海元潮州手拉坯朱泥壶的创新之路 当代大众审美中的雅俗观 文明互鉴视角下的马面裙“形”“意”释读 《礼记》造物思想的“用”与“美”的意涵探析 传统与现代:对内蒙古工艺美术类非遗发展的思考 传统金属工艺的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再设计研究 隐喻·重构·秩序:国宴用瓷的叙事性设计方法评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成果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姜坤鹏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49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44 |
| CIP核字 | 2023172211 |
| 中图分类号 | J505.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6 |
| 宽 | 175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