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书画蜡笺(精)/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图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蜡笺是中国传统书画纸的一种,其制作工艺可追溯至隋唐时期,鼎盛于清代,至清末民初渐渐衰落,后失传近半个世纪。沪上书画纸加工及古字画修复装裱名家俞存荣自20世纪90年代起潜心于蜡笺制作工艺的研究和复原,2019年,其蜡笺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书纵向梳理了中国书画纸的千年发展史,全面阐述了蜡笺的起源、用料、品种、书写性能和多种用途等,同时解析和展示了蜡笺复杂的制作流程,及其传承和创新之处。 导语 文房四宝中,纸的出现最晚,但它的发明,意义却远远超出砚、墨、笔。除了常规的纸品外,还有一些增加了特殊工艺,品质极佳,造价昂贵,施以蜡笺技艺的书画加工纸就是其一。御用蜡笺有的描上金龙,有的泥金洒银,不惟颜色艳丽雅致、手绘图案精妙绝伦,书写于其上更有平滑流畅、静穆惬意之感。本书纵向梳理了中国书画纸的千年发展史,全面阐述了蜡笺的起源、用料、品种、书写性能和多种用途等,同时解析和展示了蜡笺复杂的制作流程,及其传承和创新之处。读者可以追随作者的思绪,探寻海派蜡笺技艺的前世今生,了解其还淳返古的制作技艺,体悟其所蕴蓄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一代代传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书画蜡笺(精)/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图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俞存荣//俞灵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6064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5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254 |
| CIP核字 | 2023083649 |
| 中图分类号 | TS76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