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儿童早期发展与神经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学前教育经典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一共分为六章。前两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人脑发育的核心概念、儿童早期教育从业者了解神经科学研究进展的必要性,以及阻碍利用神经科学证据完善早期教育实践的因素,指出了神经科学的发现实际应用于儿童早期教育实践的鸿沟,并强调重视辨别神经科学的“神话”和事实,以合理、有效地遴选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应用于早期教育实践。第三、四章聚焦于儿童早期发展的两大关键领域一情绪发展和语言发展,概括了儿童情绪和语言相关的脑发育特点及影响因素,特别指出神经科学的证据对在早期养育和教育中积极支持儿童发展、战胜逆境挑战具有重要启示。第五章则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进展,讨论了长久以来的天性和后天教养之争,为儿童早期教育实践者提出了如何理解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如何开展相关实践工作的建议。最后一章着眼于特殊需要的群体,以如何帮助社会一情绪发展不良的儿童、如何帮助患有产后抑郁的母亲以及如何建立积极教养关系这三个关键问题为范例,探讨从业人员在解决相关问题中可能面临的专业挑战,以及儿童早期教育从业者如何遴选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来启发改进自己的工作。 目录 第一章 神经科学:是什么? 成像技术的局限 脑的结构:基础 忽视的影响 发育中的脑 神经科学:辨别神经科学神话与事实 总结性思考 第二章 为什么儿童早期教育从业者要了解神经科学? 儿童早期教育与神经科学:是否存在鸿沟? 神经科学神话对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意味着什么? 如何弥合鸿沟? 总结性思考 第三章 情绪健康:如何促进大脑健康发展? 什么是情绪发展? 子宫中萌芽的大脑 情绪脑——边缘系统 灾难性的皮质醇——在长期的压力下皮质醇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大脑与自我调节 多迷走神经理论和多迷走神经系统——为什么把其理解为童年早期话语的一部分是有意义的? “一切真的消失了吗?”——大脑可塑性在克服童年早期不幸中的作用 第四章 儿童语言与交流能力发展:神经科学能告诉我们什么? 阅读本章的必要性 神经科学研究怎样为实践提供有用的信息? 家庭学习环境的影响 主体间性在促进儿童早期语言与交流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孤独症 总结性思考 第五章 天性与后天教养之争:神经科学是否与之相关? 阅读本章的必要性 什么是天性与后天教养之争? 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表观遗传学如何帮助解决天性与后天教养之争? 理解脑发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总结性思考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我们将从这里走向何处? 我们怎样帮助社会一情绪发展不良的儿童? 我们怎样帮助患产后抑郁症的母亲? 关于认识积极的教育关系作为儿童学习环境的关键因素的必要性,神经科学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总结性思考 专业词汇表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儿童早期发展与神经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学前教育经典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米内·孔克巴亚 |
译者 | 译者:刘馨//谢丽娜//刘婷//吴定诚//李淑芳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785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202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6 |
CIP核字 | 2022061746 |
中图分类号 | G61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76 |
宽 | 210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