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衡》所收论文涵盖面极广,既包括对《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包括近现代作家如鲁迅、贾平凹等作品的研究,还包括对荀子、葛洪等思想的研究,史学书写的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及教育的研究。
本期为总第13期,设有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思想家个体研究等七个特色栏目。本辑论文涉及思想史、古代史、现代文学史以及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图书 | 中国文化论衡(总第13期)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论衡》所收论文涵盖面极广,既包括对《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包括近现代作家如鲁迅、贾平凹等作品的研究,还包括对荀子、葛洪等思想的研究,史学书写的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及教育的研究。 本期为总第13期,设有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思想家个体研究等七个特色栏目。本辑论文涉及思想史、古代史、现代文学史以及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古代文学研究 《诗经》器乐:一种富有意境的表达 王建成 徐宁 巫与上古神话的口头传播——以楚辞巫风作品为考察对象 叶庆兵 《毛诗序》的“诗史”景观 陈斯怀 唐诗中的西施形象 张文君 清代弹词《子虚记》 鲍震培 现当代文学研究 建立自觉的文学意识——寻迹贾平凹早期小说 薛忠文 关注现实与超越性反思——战时文化语境下徐訏的文学实践与生命体验 佟金丹 史学研究 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 张同胜 互通与碰撞:明清时期外国人的大运河书写 张伟 王占一 试论宋代诸葛亮传书写体现的时代史学精神 高军 先秦儒家思想研究 浅论“述而不作”的崇古思维与独断型阐释模式 钟厚涛 尽伦尽制,由圣入王——荀子对孔子圣人观的继承与改造 宫浩然 郑治文 《中庸》政治理想的困境与启示 汪进超 思想家个体研究 鲁迅视野中的侠文化 陈夫龙 论辜鸿铭批判西方汉学不足及其文化发展意义 黄涛 黄千容 魏晋时期士人的双重诉求——以葛洪内神仙外儒术思想为研究对象 岳晓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 大众文化消费视角下中国古代戏剧经典的重构路径探索——以《西厢记》为例 王丽霞 张敏 作为电影神话的《少林寺》:合拍机制、武侠叙事和共同体意识 张春 蔡嘉洋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刍议 张然 闫春宇 书评 一部具有坚实文献基础与集大成性质的《诗经》学术著作——评孔德凌《郑玄〈诗经〉学研究》 韩宏韬 礼乐文明视野下周代司徒述论的新思考——读张磊《周代司徒与早期文明》 刘泽琳 张梦莎 《中国文化论衡》主编寄语 《中国文化论衡》用稿规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化论衡(总第13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伟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242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0 |
CIP核字 | 2023165145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