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土壤之中,审美只能充当未来生活的种子。当然,未来生活的种子并不是静默等待,成长的养分来自与周围各种生活观念积极对话。文学作品负责开启这种对话,文学批评的审美主义解读促使这种对话持续扩大,并且进入各个维度的纵深。对话并不是也不可能停止在某一个匆忙的结论之上,而是持续展开为丰富的过程,并且形成思想张力。这也是我更愿意使用“博弈”这个词的原因。
文学在当前新型的文化结构内部占有何种位置?本书从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 图书 | 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现今的土壤之中,审美只能充当未来生活的种子。当然,未来生活的种子并不是静默等待,成长的养分来自与周围各种生活观念积极对话。文学作品负责开启这种对话,文学批评的审美主义解读促使这种对话持续扩大,并且进入各个维度的纵深。对话并不是也不可能停止在某一个匆忙的结论之上,而是持续展开为丰富的过程,并且形成思想张力。这也是我更愿意使用“博弈”这个词的原因。 文学在当前新型的文化结构内部占有何种位置?本书从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 第一章 文化结构、现代性:文学的位置 第二章 文学:概念建构与大众娱乐 第三章 挑战与博弈:文化研究之后 第四章 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第五章 文学批评与“历史”概念 第六章 “历史化”的构想与矛盾 第七章 文学理论:若干命题的内涵、联系与延展 第二部分 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 第八章 雅、俗之辩 第九章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 第十章 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第十一章 摇摆的叙事学:人物还是语言? 第十二章 乐观的前提:袪魅与复魅 第十三章 虚拟、文学虚构与元宇宙 第十四章 网络加持与文学批评谱系 第三部分 阐释:开放与边界 第十五章 文学批评:八个问题与一种方案 第十六章 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 第十七章 作者、读者与阐释 第十八章 阐释的共识——读张江教授《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 附录:数学语言的局限 第十九章 阐释的辩证平衡 第二十章 文学批评、阐释与意义空间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南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17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74 |
| CIP核字 | 2023204353 |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2 |
| 宽 | 172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