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边城/青少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边城》是其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本书收录了《边城》、《柏子》、《萧萧》、《丈夫》和《三三》等五篇小说。

内容推荐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他的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他的代表作。美丽独特的湘西山水滋养了沈从文的文学情怀和审美情调,其小说大部分即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本书收录了《边城》、《柏子》、《萧萧》、《丈夫》和《三三》等五篇小说。

目录

边城

柏子

萧萧

丈夫

三三

试读章节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脚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自家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争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等待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于是在水势较缓处,税关趸船前面,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舨,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一个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急的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了那个目的物,把它用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须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酉水中游如王村、象岔、保靖、里耶和许多无名山村,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若有奇迹可以发现,人的劳动的成果,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

白河的源流,从四川边境而来,从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发时可以直达川属的秀山。但属于湖南境界的,茶峒算是最后一个水码头。这条河水的河面,在茶峒时虽宽约半里,当秋冬之际水落时,河床流水处还不到二十丈,其余只是一滩青石。小船到此后,既无从上行,因此凡是川东的进出口货物,得从这地方落水起岸。出口货物俱由脚夫用桑木扁担压在肩膊上挑抬而来,人口货物也莫不从这地方成束成担的用人力搬去。

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这些住户中,除了一部分拥有一些山田同油坊,或放账屯油、屯米、屯棉纱的小资本家外,其余多数是当年屯戍来此有军籍的人家。)地方还有个厘金局,办事机关在城外河街下面小庙里,经常挂着一面长长的幡信。局长则长住城中。一营兵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仿佛并不存在。冬天的白日里,到城里去,便只见各处人家门前各晾晒有衣服同青菜;红薯多带藤悬挂在屋檐下;用棕衣作成的口袋,装满了栗子、榛子和其他硬壳果,也多悬挂在檐口下。屋角隅各处有大小鸡叫着玩着。问或有什么男子,占据在自己屋前门限上锯木,或用斧头劈树,劈好的柴堆到敞坪里去如一座一座宝塔。又或可以见到几个中年妇人,穿了浆洗得极硬的蓝布衣裳,胸前挂有白布扣花围裙,躬着腰在日光下一面说话一面作事。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活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但这些人想些什么?谁知道!住在城中较高处,门前一站便可以眺望对河以及河中的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纤夫,那些纤夫也有从下游地方,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船来时,小孩子的想象,应当在那些拉船人一方面。大人呢,孵一窠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

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这条小河街。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与锅罐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抽出一双筷子捏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妇人就走过来问:“大哥,副爷,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故意装成生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子,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酽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木滤子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这烧酒自然是浓而且香的,能醉倒一个汉子的,所以照例也不会多吃。杂货铺卖美孚油及点美孚油的洋灯与香烛、纸张。油行屯桐油。盐栈堆四川火井出的青盐。花衣庄则有白棉纱、大布、棉花,以及包头的黑绉绸出卖。卖船上用物的,百物罗列,无所不备,且间或有重到百斤的铁锚,搁在门外路旁,等候主顾问价的。专以介绍水手为事业,吃水码头饭的,在河街的家中,终日大门必敞开着,常有穿青羽缎马褂的船主与毛手毛脚的水手进出,地方像茶馆却不卖茶,不是烟馆又可以抽烟。来到这里的,虽说所谈的是船上生意经,然而船只的上下,划船拉纤人大都有个一定规矩,不必作数目上的讨论。他们来到这里大多数倒是在“联欢”。以“龙头管事”作中心,谈论点本地时事,两省商务上情形,以及下游的“新闻”。邀会的,集款时大多数都在此地;扒骰子看点数多少轮作会首时,也常常在此举行。真真成为他们生意经的,有两件事:买卖船只,买卖媳妇。

P5-8

序言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他的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他的代表作。美丽独特的湘西山水滋养了沈从文的文学情怀和审美情调,其小说大部分即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

沈从文自幼就陶醉在对于家乡水的联想之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高小毕业后,沈从文还不满十五岁,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读一本大书”。其后数年间,他随部队辗转于沅水流域各地。他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曰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沅水及其支流辰河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慧。于是,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使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沈从文早年热爱美术,甚至想到美专学习。他在美术绘画上颇有造诣,因此在对社会的观察时,总是以一个画家审美的慧眼,或者说是以一个画家追求唯美的目光来看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多是清新婉丽的形象,而伤感甚至悲痛往往是隐藏在湘西人性美的背后的。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水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边城》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对于《边城》,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有较为深透的理解:“为什么这个小说叫‘边城’?这是个值得想一想的问题。‘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巧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1934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有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读《边城》)

《边城》里最难写,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翠翠。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与爷爷相依为命,对爷爷体贴入微,愉快地承担着家里的生活担子,还常常帮爷爷划船渡人。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爱得痴心;当傩送驾船远走,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爱得那么坚定执著。一个弱女子,满心盛的都是“爱”。翠翠对爷爷的爱则带着一些任性、一些娇气,由于她感觉到爷爷不理解自己,便设想着自己出走给爷爷带来“惩罚”——让爷爷尝尝失去她的痛苦;可是当她想到爷爷的无奈便又为他担心起来,于是一次次地叫爷爷回家,生怕两人真的就会分手。这生动地反映出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之情。她对天保兄弟的爱则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幻想,或者说这种爱似乎是一直以梦幻的形式出现的。在梦里,她“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于是她“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她只有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于是,她只能“痴痴的坐在岸边”,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从翠翠身上,可见苗族青春少女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出色的心理描写是《边城》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沈从文曾说:“我是天生就有一种理解女人的心。”《边城》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十分透彻、贴切,以至于有人感叹说,沈从文是个男的,怎么能够把女孩子的心理琢磨得那么透!《边城》中有很多处都写了翠翠在初涉爱情时的矜持、害羞而又怦然心动的细微心理。在去看龙舟竞渡时,一听到别人说起“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翠翠的脸开始发烧,在想到“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时,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而这种乱在面对二老的问话时让她腼腆不安,她脸还发着烧不便做声,心中却想着碾坊陪嫁的事,于是不自觉地有了点烦恼、忧愁,又似乎有了点快乐,同时却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这种爱情心理是十分含蓄而矛盾的。然而后来第一个来他家提亲的却是老大天保:“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怦怦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翠翠地惊愕和极度失望、掩饰的心理过程,在看似随意的动作中暴露无遗。之后,“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可是见了祖父眼中的一汪泪,她又惊又怕,“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赶不去”。翠翠的心意,祖父自然不理解,连翠翠自己也觉得不明白。但正是这乱乱的心绪,反映了翠翠内心对祖父的负疚感、无人解怀的孤寂感以及梦与现实的矛盾感,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青春少女躁动不安的心理。

典雅性与口语化相结合的语言也是沈从文的特色。《边城》里没有喧嚣的辞藻,也没有强烈的色彩,只有“言语的亲切”。但那些看来不用心修饰的句子,却是以自然为最高修辞原则,以恬静之美为最高美学风范,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其中,典雅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描述性语言上,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恬静美丽的画面中有了淡淡的愁怨,读者感受到的有诗歌的意境,有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边城/青少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2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