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现象学运动/现象学原典译丛/中国现象学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一书是专为英美读者写的一部现象学入门书,完成于1959年,多次再版和修订。本书是根据1982年第三版译出。作者是按照现象学运动的历史向一般读者介绍现象学运动,对现象学运动的起源、成长和繁衍加以简明易懂的叙述。著者认为,现象学运动并不是胡塞尔一个人的现象学的发展史,这个运动的多样性比起他相互联系的统一性更为突出。本书从现象学纵向的历史发展方面和横向的传播方面,展示了现象学运动丰富多彩的内容,是迄今为止介绍现象学的一部最全面、最完整的著作。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缩写词表 导言 1.现象学运动的定义 2.无亲缘关系的诸现象学 A.非哲学的现象学 B.哲学的现象学 3.预告 第一编 现象学运动的准备阶段 第一章 弗朗茨·布伦塔诺(1838-1917):现象学运动的先驱 1.布伦塔诺在现象学历史中的地位 2.布伦塔诺的目标:对哲学进行科学改造 3.作为科学的哲学之基础的新心理学 4.经验主义的新型式 5.描述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的对比 6.经验的一种新形式:内知觉与内省的对比 7.“意向性”:基本的心理现象 8.心理活动之“自然的”分类 9.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10.对于时间的意识 11.作为伦理知识基础的自明性的类似物 12.布伦塔诺反对“不真实的实体”的斗争 13.布伦塔诺在多大程度上是“心理主义”的代表? 精选文献目录 第二章 卡尔·施图姆福(1848-1936):实验现象学的奠基人 1.施图姆福在现象学历史中的地位 2.现象学在施图姆福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3.施图姆福现象学的一般特征 A.现象学的题材是由原初现象和次生现象构成的 B.现象学是中立的科学或前科学(Vorwissenschaft) C.现象学是中立的前科学中第一门学科 D.现象学并不是由专家研究的独立学科,宁肯说是一切已建立起来的科学的研究工作的第一层次 E.现象学只要是描述的科学,就一定要用一切适当的方法,包括实验的方法研究 4.施图姆福对现象学作出的某些具体贡献 A.非独立部分与独立部分的区分和对于实体的经验与对于属性的经验的区分 B.对于因果联系的体验 C.对于“感受感觉”(Gefuhlsempfindungen)的体验 D.不根据归纳而发现经验材料中间的结构法则 E.“Sachverhalt”(事态)的发现 5.施图姆福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联系 …… 第二编 现象学运动的德国阶段 第三编 现象学运动的法国阶段 第四编 现象学运动的地理分布 第五编 现象学方法的要点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象学运动/现象学原典译丛/中国现象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
译者 | 译者:王炳文//张金言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751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9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80 |
CIP核字 | 2010229723 |
中图分类号 | B089 |
丛书名 | 现象学原典译丛 |
印张 | 32.1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3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