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特警作战(真实世界中的X战警图文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以上反恐作战、营救人质只是各国特警的一个最基本任务,此外,他们还要承担起诸如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反分裂、防爆排爆、要人保护等任务。

由陈海涛编著的《世界特警作战(真实世界中的X战警图文本)》全面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最著名的特警部队的选拔、训练、装备、作战等。请大家翻开此书,一睹那些专业特警队的风采吧!

内容推荐

2010年8月23日的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中,有8名香港游客身亡,菲律宾警察在整个营救过程中的拙劣表现令人愤慨。在恐怖活动频发的今天,特警的作用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都在组建和完善自己的特警队伍。

《世界特警作战:真实世界中的X战警(图文本)》全面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最著名的特警部队的选拔、训练、装备、作战等,包括美国SWAT特警队、法国GIGN宪兵特别突击队、俄罗斯总统警卫队、德国边防第九大队等,他们装备一流,训练有素。武力超群,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反恐和打击犯罪的武装力量。

《世界特警作战:真实世界中的X战警(图文本)》由陈海涛编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人员众多、体系完整的美国特警

1 霹雳小组——SWAT特警队

2 眼花缭乱的各州市特警队

3 术业有专攻——美国专业特警队

4 总统“带刀侍卫”队

5 划破夜空的蓝光突击队

6 称职的保镖,未遂的暗杀事件

7 加州特警队的拙劣表演

第二章 和车臣恐怖分子斗法的俄罗斯特警

1 浪漫的憧憬,残酷的旅程

2 必不可少的力量-一人质营救特警队

3 红色贝雷帽特警队&反劫机特警队

4 国家元首的守护神——身怀绝技的总统警卫队

5 一场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反恐行动

6 血与火交织的10天

7 女特警智斗劫机犯

第三章 争奇斗艳的法国特警

1 GIGN,宪兵特别突击队

2 法兰西黑豹——RAID特警队

3 特警中的科学家——法国科学警察

4 宪兵、警察混成大队——总统卫队

5 马赛国家警察行动队舍身救人质

6 突袭山洞救宪兵

第四章 专业的象征——德国特警

1 德意志捷豹——边防警察第9大队

2 足球流t民的克星——科隆球迷特警队

3 光头党的天敌——德国反纳粹特警队

4 和爆炸物打交道的人——反爆特警队

5 魔火行动——边防第9大队扬威摩加迪沙

第五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意大利特警

1 蒙面枪手——NOCS特警队

2 艺术品的守护神——缉私特警队

3 90秒,勇入虎穴救准将

第六章 现代特高课——日本特警

1 视之无形,闻之无声——日本公安警察

2 确保万无一失——机动特警队

3 人类机器——保安特警队

4 恐怖分子的“盛宴”

第七章 规模庞大的印度特警

1 出鞘的反恐利剑——“黑猫”特警队

2 队伍庞大的反恐怖突击队

3 “黑猫”变“病猫”,印度特警成笑料

第八章 欧洲其他国家特警

1 不容忽视的英国特警队

2 公正裁决之剑——奥地利“眼镜蛇”特警队

3 克格勃的继承者——拉脱维亚特种警察部队

4 好一把反恐利剑——葡萄牙特警队(GOE)

5 西班牙黑衣“斗牛士”——国家警察人质营救小组

6 比利时的守护神——安特卫普警察特遣队

7 向西方靠拢——波兰特警队

第九章 其他国家特警

1 真实版“拆弹部队”——以色列防爆队

2 黑色终结者——阿根廷国家警察特别行动组

3 各司其职的泰国特警队

4 韩国反恐尖兵——KNP868反恐特警队

5 跨国救人质,舍我其准的印尼特警队

6 一战成名的秘鲁反恐怖突击队

7 88秒解决人质危机的伊朗特警

试读章节

1 霹雳小组——SWAT特警队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SWAT(霹雳小组)特警队都象征着能一脚踢开大门,闯入屋内逮捕最危险罪犯的超级战警,而好莱坞电影中的夸张手法及电脑游戏中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化了人们对SWAT所代表的美国特警的印象。

SWAT是“特种武器与战术”(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的英文缩写,它也可以简单地翻译为“特警队”,是指拥有先进技术和战术手段的反暴力、反恐怖特别执法单位,主要任务是反恐怖、解救人质、搜查、逮捕危险人物或对付极度危险的严重暴力罪犯。

事实上,SWAT特警队只是一个泛称,美国各州市通常都拥有自己的SWAT特警队,而洛杉矶警察局一般被认为是现代美国SWAT特警队的发源地。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受其国内政治局势座钟楼上,居高临下地肆意对行人进行射击,他的这种“高精度”蓄意屠杀先后进行了一个小时之久。后来,在他射杀15人,并射伤30余人后,才被警方击毙。更加讽刺的是,当警方已经赶到现场并使出了浑身解数后,罪犯仍然又杀害了10余人。这个杀手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得克萨斯钟楼狙击手”。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斯汀警察局局长不得不通过媒体承认,警方缺乏应对类似严重暴力犯罪的应急计划,以至于让罪犯在一种完全不受干预的状态下行凶。显然,面对诸如此类极端凶残的暴力罪犯,乃至其他受过专门训练的恐怖分子所进行的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恐怖袭击行动,普通的警力已经力不从心,难以对付。

为了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寻求应对此类棘手案件的新手段,美国各地警察局纷纷开始成立以反恐为主要任务的特警队。这一次,洛杉矶警察局走在了前面。1967年,在洛杉矶,一名罪犯利用障碍物巧妙地与警方对抗,周旋了很长时间,并打伤了3名警察和1名平民。这次事件再次证明了警方的传统手段对于那些具有狙击手潜质的犯罪分子无效,于是他们转而寻找新的对策。洛杉矶警察局开始与附近的海军陆战队展开密切合作,设立特警队,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以对付具有狙击手潜质的犯罪分子,并制定了一些全新而又独特的作战条例。

洛杉矶特警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每小组有5名队员,包括小组长、观测手、狙击手、前方警戒手和后方警戒手,两个小组为一个作战班。在洛杉矶警察局局长的授意下,这支特警队被命名为SWAT特警队,他们一般不和警察局的其他部门一起执行任务,而是单独执行秘密任务。

洛杉矶市开了先河之后,其他各市也相继组建了各自的特警队,他们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都不一样,名称也各不相同,有的叫“特种武器小组”,有的叫“战术反应小组”,还有的叫“危机反应小组”等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在警服标识和队徽上都标有“SWAT”这个英文缩写,而且其主要任务也都是反恐怖。

作为反恐利器,这些城市特警队白组建后就成了美国警察中的骄子,而这些与普通警察迥异的特警队也确实不负众望,在反恐怖、遏制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上具备了相当的战斗力,并在实战行动中展示了不凡的战斗力。

1.精英荟萃的队员

作为特种警察部队,SWAT对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所有申请加入者必须是完全自愿的,并且是来自现役警员,个别队员甚至来自美国的陆海军特种部队的退役军人。各市警署在挑选特警队队员时,标准不一,但通常都要求申请者具有2~3年的警龄或军龄。此外,申请者的体能、心理素质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特警队通常挑选的是那些十分可靠、没有酗酒习性或者家庭问题的警员,因为这些人通常都情绪稳定,耐心细致,身体强壮,又精通警务。

各市的SWAT特警队在人员编制上也有很大差异,多的有近百人,少的可能只有几个人。在编制上,也不尽相同,规模较大的往往设有大队、小队、组三级编制,小规模的只有一个小队,甚至一个小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隶属于各州、市的警察署,以小组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尽管小组的人数不一,但一个典型的SWAT小组通常是这样构成的:每小组一般有5名队员,包括小组长及其助手、观测手、狙击手和突击队员。在特殊情况下,各小组还会增设救护队员和瓦斯枪手。这种情况下的SW.AT小组往往拥有7~9名行动人员。P6-8

序言

2010年8月23日,一辆载有22名香港乘客的旅游大巴被劫持,这次人质事件最终以悲剧收场,香港游客有8人死亡,7人受伤,劫匪也被击毙。

这是一场曾引起广泛关注的恐怖劫持事件,令人震惊的不仅仅是十几名遇难受伤的人质,更有菲律宾特警的拙劣表现。事后,就连不少非专业的观众都能明显看出菲律宾特警的不专业:

其一,劫持发生之后,菲律宾警方反应迟钝,谈判之初,核心方向判断失误,未将人质安全放在第一位。也没能把握最佳战机,从现场传回的图片和视频画面中,都可以看到劫匪持枪站在车门处的情景,此时,只需一名称职的狙击手,就能将其一枪毙命;

其二,警方冒失发动强攻,但却没有足够的战斗意志和为人质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因此,人们看到的是,一群警察在汽车周围如无头苍蝇般盲打莽撞,一个太平门爬半天都进不去,为了避险,他们宁愿翻窗户,也不敢去前门直接面对劫持者。更有甚者,有的特警甚至已经爬进车里,但竟然被劫匪几枪吓得丢盔弃甲,狼狈跳下车。

其三,缺乏必要的特种装备,至少在营救现场我们没有看到。试想,如果警方在展开武力行动的瞬间,向劫匪所在的大致方位发射一枚催泪弹、眩晕弹或震爆弹之类的非致命性武器,那么,人质的伤亡情况也不至于那么惨。

看到这一切,很多人在无比痛心的同时,也往往会作出这样的假设,如果让其他国家的著名特警队来执行这一营救任务,结果又会怎么样?

我们说这种假设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已没有了任何挽回的可能性。但我们可以看一看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特警在面对类似事件时是怎么做的:

1977年6月28日,一架由巴黎飞往东京的日航Dc-8型客机被日本极左恐怖组织赤军派的几名武装分子劫持。事发后,日本内阁经过激烈争吵,由于没有在国外展开武力营救的能力,也出于保证人质绝对安全的考虑,最终日本政府向恐怖分子妥协,同意释放劫机者被关押在监狱中的9名同伙,并向他们支付6000万美元赎金。

尽管有失颜面,但日本政府做出的决定起码保证了所有人质的安全,这一点是负责的,是值得称道的。

1977年10月13日,载有5名机组人员和]86名乘客的西德汉莎航空公司的第181次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飞往罗马。得到消息后,德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了谈判代表团和著名的边防警察第9大队,他们乘机尾随被劫持飞机,先是到了阿联酋迪拜,接着又跟随到了索马里摩加迪沙机场。17日夜,危机已没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边防第9大队的突击队员遂进行了武力营救。借助夜幕的掩护,突击队员在专门用于夜间作战的强光猫头鹰眼型探照灯、特制的手榴弹、可瞬间爆发出50千瓦强光的炫目炸弹以及带红外夜间瞄准仪的步枪的配合下,三下五除二,迅速击毙或制伏了暴徒,所有人质被安然无恙地救出。

这场辗转六七个国家的跨国劫机案,在边防警察第9大队突击队员的打击下,得到了圆满解决。我们看到,就算强大如边防第9大队之类的特警队,也没有去贸然发动强攻,而是充分借助了夜色和特种装备。

1996年12月17日晚,日本驻秘鲁大使馆遭到恐怖分子突袭,数百名国内外的军政要员被劫持。由于牵扯甚广、影响巨大,秘鲁政府当即将营救人质当做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并采取了几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为了控制局面,秘鲁政府先后投入了900多名特警和特种部队成员对日本大使馆实施严密封控;其次,通过一切可能向使馆内部进行渗透,通过安装微型窃听器等了解最新情况;再者,藤森总统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用来分析、处理来自各国反恐机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最后,为了更好地开展武力营救行动,政府还将特警部队秘密调往利马郊区,进行武力解救人质的模拟训练。另外,当局从1月份起,就开始组织工兵部队和矿工挖掘通往日本大使馆的地下通道。

1997年4月22下午,做好一切准备的秘鲁特警突击队,从地道中发起了突然袭击,经过38分钟的激战后,营救行动终获成功。被扣押的72名人质中,除秘鲁最高法院法官阿库尼亚因受伤引起心脏病突发,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外,其余人质都安然获救。14名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2名队员在行动中以身殉职。历时126天的人质危机,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尽管秘鲁政府态度强硬,决不向恐怖分子妥协,并准备用武力化解危机。但对外界,以藤森总统为首的政府表现出的却是渴望和平解决的姿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政府派出的谈判人员在恐怖分子面前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硬的立场,而是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经过巧妙周旋,竟迫使恐怖分子在对人质长达数月的囚禁时间里,没有杀害任何人质,并且还分批释放了一些人质。更让人敬佩的是秘鲁突击队员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为了保护人质不惜以身挡弹、以身殉职。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才带来了这场人质事件的完美收场。

以上反恐作战、营救人质只是各国特警的一个最基本任务,此外,他们还要承担起诸如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反分裂、防爆排爆、要人保护等任务。在本书中,你还可以一睹那些专业特警队的风采,他们在技能上更专业,在任务方向上更专注,现实中就有一些这样的特警队:

在每次外出执行任务之前,队员都要经过精心的准备与乔装,并根据需要变身为政府官员、商人、明星、邮电员、工人、白领、乞丐或盲人……然后他们会利用新身份展开工作。这就是鲜为人知的纽约市乔装特警队:

他们的战场是各类足球场,他们的“敌人”是足球流氓,他们的名字叫科隆球迷特警队;

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打压包括光头党在内的一切新纳粹势力,他们就是光头党的天敌——德国反纳粹特警队;

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只是身穿白大褂,携带各种精密仪器,从各种犯罪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中提取有用信息,帮助刑侦人员尽快侦破重大案件,他们是法国科学警察;

他们负责抓捕那些偷窃各类艺术品的罪犯,并能够用各种手段追回失窃的艺术品,他们堪称“艺术品的保护神”,这就是意大利缉私特警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各国特警的人员选拔与训练、武器装备及征战历程,以及其他的秘闻与趣事,请翻阅本书,这里给出的是关于世界各国特警的一个三百六十度呈现。

书评(媒体评论)

“从一百个小伙子中选一个飞行员,从一千个小伙子中选一个突击队员。”

——美国蓝光突击队的选人哲学是宁缺勿滥

“对于杀手来讲,机遇总是存在的,而我们就是要把杀手的机遇化解为绝对的零。”

——俄罗斯总统卫队负责人佐洛托夫的名富

“初选要求应征者年龄在25~27岁之间,必须有军队或边防警察部队服役经验;身高必须在1.80米以上。身体强壮。机智灵活;具备个人特长及特殊战斗技能;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出色的心理素质。”

——德国边防警察第九大队的选拔异常严格

“也许我们永远不可能完成保卫市民的神圣使命,但是我们的确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问题有所改观。我们拼命工作着。但是面对那些敢死队员时也无能为力,对于我们来说。还有比此时此刻束手无策更让人痛苦的打击吗?”

——面临频发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以色列防爆警察任务艰巨

“我们大多数队员对国家是忠诚和单纯的,这一思想从服兵役开始就一直延续下来。能为我们的国家服务。而且作为法律和秩序的最后捍卫者,我们对这样的职责感到非常骄傲。”

——韩国KNP868反恐特警队员对国家必须绝对忠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特警作战(真实世界中的X战警图文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海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6463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5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8: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