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介绍云南澜沧拉祜族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报特别编辑的,全书共分13章,它在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的总原则下,以补为主,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它将更全面系统地反映云南澜沧拉祜族当地的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展示山川风貌、物产资源、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该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图书 |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概况/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介绍云南澜沧拉祜族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报特别编辑的,全书共分13章,它在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的总原则下,以补为主,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它将更全面系统地反映云南澜沧拉祜族当地的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展示山川风貌、物产资源、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该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山川 三、江河 四、气候 五、土壤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三、水资源 四、生物资源 五、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六、主要物产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整控江摩崖 二、下允佛寺 三、芒洪八角塔 四、拉祜风情园 五、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六、邦崴千年古茶树 七、蜜蜂崖石刻 八、募乃风景区 九、糯福基督教堂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一、清代区划 二、民国区划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 二、争取解放的武装斗争 三、人民政权的建立 四、平息叛乱 第三节 和平协商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贯彻中央指示,实行农业大包干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 第六节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县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 第四章 农业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税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概况/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0855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2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7.44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