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的冠婚葬祭/世说中国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民间冠婚葬祭的习俗,这些习俗可谓是从生活的智慧中诞生,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其中有人情、有礼仪,当然,也含有迷信的因素。但作为一种仪式综合考虑,可以说,冠婚葬祭的风俗是民族文化之一,与古代传统、文化和制度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这些风俗相关的传说都是歌颂勤劳大众、惩罚恶人的故事,充分反映了民众的心愿,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境况;同时又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是中华文明、华夏子孙的智慧证明,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丁秀山,1926年生于中国青岛,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到日本,先后在名古屋中华交通学院、名古屋外国语专门学校任华语专任讲师。主要著作有《活用中国语会话》《中国语日常会话表现集》《中国语常用成语·惯用语例文集》《中国风俗文化简介》《愉快的北京之旅》《丁先生的饮食佳话》等。 目录 年中行事 寒山寺的除夕钟声 腊月之城 喜庆的春联 桃符的起源 孔子与对联 讨个吉利过年 街上的传统游戏 春节的由来 “年”的传说 除夕夜守岁的传说 灶王奶奶与除夕 元宵节 由泄愤生出的灯谜 十五夜的“元宵” 挂灯笼的传说 少数民族的春节 二月二,龙抬头 炒豆救龙 三月三,王母娘娘过寿辰 “三月会”的传说 清明节扫墓 清明插柳的由来 四月八日浴佛节 端午节 白蛇传 粽子与赛龙舟 招待出嫁女儿的习俗 七夕姑娘 牛郎与织女 七仙女织女 盂兰盆会 中秋节 月饼的故事 重阳节 冬至吃饺子 腊八粥 祭灶神 灶神与杂粮面 婚礼与葬礼 婴儿诞生 虎头鞋的传说 三媒六证 传统婚礼 盖头红的故事 三天回门 冥婚 现代婚礼 戒指的传说 祝寿 临终 为亡者烧纸的由来 讣告 迎接亡灵后再次送亡灵 可与大名队列匹敌的送葬队伍 土葬的规矩 现代葬礼 牌位葬礼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的冠婚葬祭/世说中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秀山 |
译者 | 译者:李艳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54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4-01 |
首版时间 | 2023-04-01 |
印刷时间 | 202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24 |
CIP核字 | 2023029699 |
中图分类号 | K89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2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