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南隅:王运熙讲乐府诗》分为两辑:第一辑主要讲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乐府诗的发展和艺术特色,第二辑带领读者赏析著名的几首乐府诗,如《桃叶歌》《江南曲》等。在深入浅出的文史结合的讲述和欣赏中,让读者对乐府诗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好读,有学者的深度、作家的文笔,是一本优秀的人文普及型读物。
图书 | 日出东南隅(王运熙讲乐府诗)/大家讲人文 |
内容 | 内容推荐 《日出东南隅:王运熙讲乐府诗》分为两辑:第一辑主要讲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乐府诗的发展和艺术特色,第二辑带领读者赏析著名的几首乐府诗,如《桃叶歌》《江南曲》等。在深入浅出的文史结合的讲述和欣赏中,让读者对乐府诗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好读,有学者的深度、作家的文笔,是一本优秀的人文普及型读物。 作者简介 王运熙,男,1926年6月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合作主编并参加其中《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的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合作主编并参加撰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文心雕龙探索》、《乐府诗述论》、《望海楼笔记》、《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李白诗选》、《李白研究》等。 目录 辑一 论述篇 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曲 六朝清商曲辞的产生地域、时代与历史地位 论吴声与西曲 离合诗考 神弦歌考 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 吴声、西曲中的扬州 郭茂倩与《乐府诗集》 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 论吴声西曲与谐音双关语 辑二 赏析篇 王献之《桃叶歌》 柳恽的《江南曲》 六朝乐府《前溪歌》 六朝乐府《碧玉歌》 六朝乐府《团扇歌》 序言 “往古之时,丛木日林。 ” 在一本文集的小引中, 海德格尔这样起笔。 他说:“林中有路,每入 人迹罕至处,是为林中路。 ” 他叮嘱人们,那些路看 似相类实则迥异,只有守林 人认得。 由此亦可想见,认识些 诚实的守林人有多幸运。 而幸运自该分享。 于是有了这部丛书。 这是守林人绘就的地图 。 带着它们,当可认识林 ,认识既显且隐的林中路。 董伯韬 二〇二三癸卯芒种将至 在上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出东南隅(王运熙讲乐府诗)/大家讲人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运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6072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6 |
CIP核字 | 2022151186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