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香草山(修订版)/走向幸福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也许你要问:这是一部小说?一篇自传?书信和日记?抑或散文与诗歌?《香草山》归属于什么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

在《香草山》中,余杰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蜕变: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本书是余杰的唯一一本爱情小说,而且是自传体爱情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廷生、宁萱从不相识到相识,从一般朋友一步跨越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意自己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通过余杰在书中所坚持的追求自由灵魂的立场、爱的毫无保留,不难发现,余杰的新书留给读者的将是这样一个深刻而且需要直面的问题: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

内容推荐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香草山》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且是我们每一个渴望爱情与获得自由灵魂的人所要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它像一面镜子,照亮自己的灵魂。

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

从形式上看,余杰小说是书信体,全书30万字则是你一言,我一语,故事不算多,但所讲述的道理却都非常深刻。这部小说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非虚构写实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渴望爱、寻找知音、捍卫自由灵魂的过程中,诉说各自对寻找自由而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以及永不放弃的对理想的追求。

目录

序 一封写给玛莉亚的信

第一章 百合花

第二章 鸽子

第三章 葡萄园

第四章 荆棘

第五章 活水井

第六章 苹果树

第七章 风茄

第八章 泉水

第九章 蜂蜜

试读章节

一、宁萱的信

廷生:

你好。

我自觉很冒昧给你写信。

我原是不能接受给陌生人写信这样冒昧行为的人。

我曾经有过数次被文字打动的经历,也曾有过与这文字后的心灵结识的冲动。但出于漠然悲观的天性,最终宁肯默默地与文字交流。迄今为止从未写过一封给陌生人的信,但王小波的死给了我极大的打击,因为他就是我曾经想要写信的人。而如今,信还在心里酝酿,收信的人已渺然不知所向。我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心与悔恨。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孤独,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

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

于是,因为王小波,因为孤独,因为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我终于提起了笔,给你,严重而真诚。

作个不恰当的对比,许广平第一次冒昧给鲁迅先生写信的时候,提了一个大而无当的问题:人生遇到歧途怎么办?我自觉我这封信虽没有提问,却也大而无当,不知所云。可鲁迅先生认真地回答了许广平的信,他看透黑暗,却从未绝望。你呢?还有一颗易感而真诚的心吗?

最后,我要告诉你,我是个女孩,美丽,也还年轻。

宁萱

一九九九年六月四日深夜

P3

序言

一封写给玛莉亚的信

——《香草山》(修订版)代序

亲爱的玛莉亚,我的姊妹:

当我读到你和朋霍费尔(港台译作潘霍华)弟兄的情书集的时候,冰冷的时光已经将我们阻隔开来:朋霍费尔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六十多年了,而你离开这个世界也快三十年了。我在遥远的东方,在风沙扑面的北京,在伤花怒放的窗前,阅读你们这段短暂而惨痛的爱情,这段倍受煎熬却为神所祝福的爱情。我们离得如此之远,我们又靠得如此之近。

此时此刻,我与妻子共同完成的书信体长篇小说《香草山》已经问世五年多了。当我开始修订这本单薄的“生命见证”的时候,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台湾友人捎来的《潘霍华狱中情书》。毫无疑问,这是对正处在若干搅扰中的我们最大的安慰和鼓励。我和我的读者朋友们,与昔日的你们一样,共同生活在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生活在弯曲背谬的时代,岂能不珍惜光阴、岂能不珍惜爱情呢?于是,我提笔给你写这封信。

是的,与你们惊天动地、刻骨铭心的爱情相比,我们这如此平凡的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想,我们之间最重要的相同之处便在于,不同境遇中的爱情都来自上于帝丰富的恩典与慈爱。玛莉亚姊妹,你和未婚夫共同完成的这本《狱中情书》,可以同你的未婚夫一个人写的《狱中书简》放在一起,让读者捧在手中,互为参照,交错阅读——如果说《狱中书简》呈现了朋霍费尔作为耶稣的门徒、作为反法西斯的斗士,那与光明和真理同在的、毫不妥协的一面;那么《狱中情书》中则展现了这个男人柔情似水、心细如发的另一面。即便对一位英雄或圣徒而言,没有爱情的人生亦是不值得过的人生。由于人普遍的、深重的罪性,一个没有爱人的英雄很容易蜕变成另一个暴君。

“我不会活过三十九岁。”迪提西·朋霍费尔曾对一位友人如是说,他已然预感到了上帝会拣选他作为一件宝贝的瓦器。然而,当朋霍费尔三十七岁时,遇见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那就是你呀,玛莉亚,那时你只有十八岁,刚刚从高中毕业,正在外婆家里阅读他写的《追随基督》。对你而言,那是一本过于艰涩的书;对你而言,十字架的道路更是一条过于崎岖的道路。一九四二年六月,你们俩第一次见面,彼此都为对方深深吸引。但是,母亲认为你还太年轻,况且朋霍费尔正在从事极度危险的抵抗运动,因此要求你们俩人停止接触,为期一年。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你们相爱。一九四二年下半年,东线战事开始吃紧。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内,你先后失去了最亲爱的父亲和哥哥。这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啊,此刻给予你最大的安慰的正是朋霍费尔。一九四三年一月初,你毅然告诉母亲说,你已经决定要与朋霍费尔结婚,任何情况都不能改变这一决定。你也深知与他在一起生活,你将不得不放弃“在舞蹈、骑马、运动、玩乐场的欢乐”。一月十三日,你在给朋霍费尔的信中郑重地写道:“我今天得以全心全意、以欢喜的心向您说:好(我愿意嫁给您)。”四天以后,朋霍费尔在回信中无比激动地写道:“我感觉自己得到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深受感动。历经过去数周的混乱之后,本来已不敢再怀抱希望,如今无法想像的伟大和幸福就在眼前,我心砰砰然,充满无限的感激和害羞。”那一刻,玫瑰也要为之绽放,石头也要为之唱歌,天使也要为之祝福。亲爱的朋友,你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吗?你盼望这样的时刻早日来临吗?

然而,幸福是如此短暂,灾难的来临又如此迅速。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五日,朋霍费尔在柏林被捕。此后,他辗转于不同的监狱之中,直至走向死亡;此后,你则奔波在探望的路途上,直至二十岁生日那天得到他被杀害的消息。上帝是一位残酷的父亲吗?不,即便在这血腥的事实面前,你的信仰也未发生曾动摇。亲爱的玛莉亚,我无法想像那时只有十九岁的你,如何面对先后失去父兄、未婚夫又深陷牢狱的人生绝境?你身处风暴中心,还能享有心灵的平安吗?你谨记圣经的经文——“爱是恒久忍耐”,这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你的日记一直写到了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一日,那天你的心境是如此平安:一平安’这个字是多么难理解啊。在我身边,一切如此平静。波浪般的麦田、歌唱的禽鸟、微笑的花朵、村中的小姑娘的歌声、铁匠的打铁声和马的嘶鸣。而在我的内心却是动荡、战争、思念与惧怕、绝望,不过却有安全感的认知,因为你,迪提西。还有更多。——刚刚传来英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的消息。”从此,你再也没有打开过这本密封的日记。

亲爱的玛莉亚姊妹,你知道吗,《香草山》出版之后,许多看过它的读者告诉我,他们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式的爱情故事,只是没有将它们写出来而已。原先,我以为自己的爱情独一无二的罗曼蒂克。其实,人人的爱情都是传奇与神迹。每一个人的爱情都如诗亦画,上帝为每一个宝贵的生命,都安排了另一位生活在香草山上的良人。我为我和妻子那不配的文字却唤醒了若干陌生朋友沉睡的爱情而感到欣悦,而玛莉亚啊,你和朋霍费尔的情书必能唤醒更多向往爱情和真理的人,成为对他们人生更美的祝福。朋霍费尔所理解的幸福也是我所渴望的幸福,那存在于别处的幸福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善——“我们的幸福在另外的、隐匿之处,我们有些幸福是现今、将来都无法理解的。很难假设,如果没有这段爱情,朋霍费尔是否能挺过监狱中的折磨;很难假设,如果没有这段爱情,朋霍费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不会成为失丧的迷羊?玛莉亚,你呢?

亲爱的玛莉亚姊妹,你与朋霍费尔弟兄的爱情刚刚开始便结束了,你带着满身心的创伤远赴美国开始新的人生。创痛是如此之深,你先后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育有三个孩子,然后是长久的独居。玛莉亚,在你的后半生里,有眼泪,也有欢笑,还有朋霍费尔那双在天国中默默注视着你的眸子。他曾经为生命而战,你也像他那样为生命而战,他在你身上看到的事应验了一一“幸好你没有写书,然而你做、你知、你经验,你以真实的生命,充实了我过去只能梦想的。”在阅读你们的这些书信时,我与妻子的爱情和婚姻刚刚进入第七个年头,我们不知道,日常生活的磨砺会不会让我们的爱情黯淡无光?在这个时刻,你们的分享让我们学会了谦卑与顺服。

是的,没有哪个人有资格“同情”你们一一除了上帝之外;相反,你们却成为我们生命的标竿,你们的每一段对话都挑战着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生活。我们与你们拥有同一本圣经,虽然语言不同,上帝的话语却一模—样。

我在阅读这些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的信件时,不禁猜想:那些不能见面的日子,那些空袭警报连年的日子,你们俩是如何度过的?玛莉亚,你省吃俭用地将食品和生活用品寄到狱中的未婚夫手中;朋霍费尔呢,则在一次次的审讯中将上帝和爱人作为自己的依靠,永不止熄的爱将牢狱变成了天堂。你们才刚刚认识不到一年、刚刚订婚不到三个月,你们本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时间没有停下来等待你们互相之间息息相通。于是,被狱方严格检查的书信成为你们之间联系的惟一渠道。一向严肃的朋霍费尔在给玛莉亚的书信中,也有不少情深意切的句子,他这样安慰未婚妻说:“让我拥你入怀,深长而亲昵地,让我吻你、爱你,抹去你额头的愁容。想到你的愁苦,就像我自己的愁苦;想到你在爱中一同等待且充满耐心,就是我每天的安慰。”玛莉亚,这些句子是否让你甘之如饴呢?

玛莉亚,你无法跟博学的未婚夫讨论那些深邃的神学问题,但你的关爱渗透在每一件礼物之中。你知道我阅读你的情书的时候,最感动的是哪几段话吗?有一次,你在信中询问说:“你说,手套真的合身吗?或者指套的部分太长?如果不是非常准确,你一定要把手套寄回来。以前帮爸爸做女红的时候,东西常常退回来,直到非常准确为止,而且爸爸还会不断增加很多新的意见和愿望。我想,除了给爸爸,从来没有这么喜欢缝制礼物。”还有一段,你在收到未婚夫的信件之后想说:“我多想在你身后、越过你的肩膀看你写信。我常常想像,你的手运行在纸上书写,你的头因为深思而稍稍低垂、额头挤出了皱纹,会是什么样子?可是我就是不知道,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颗多么值得细心呵护的小女生的心啊。

玛莉亚,朋霍费尔告诉你,他在圣经中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先知耶利米在同胞遭遇最艰困的危难时,他说:‘将来在这地必有人再买房屋、田地’,作为相信未来的记号。这就是信仰:上帝每天将信仰赐给我们;我说的信仰,不是逃离世界的信仰,而是在这个世界上持守着、即使这地带给我们极大的危难也深爱这地、并且忠于这地的信仰。我们的婚姻,是对上帝的地土说‘我愿意’;我们的婚姻强化了我们的勇气,要在这片地土上成就点什么、而且带来影响。我怕那些只敢用一只脚站在这片土地上的基督徒,也只能用一只脚站在天堂里。”玛莉亚,这也是你力量的源泉所在,在朋霍费尔离去之后,你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三十二年,这段话时刻与你同在。老实说,对于我们而言,尽管我们常常抱怨周遭的一切,为同胞人性的沦丧忧伤痛悔,其实我们的境遇比起你们来好得太多了,然而我们所做的却根本达不到你们的万分之一。我在眺望你们所肩负的苦难的同时,也在扪心自问:我能否做得更好一些呢?我能否用两只脚踏在这片地土之上?

亲爱的玛莉亚,在你离开这个世界十五年之后,你的姐姐露丝终于将这些书信和日记整理出版,这是你和朋霍费尔共同的精神遗产。又过了十四年,我才得到了这本由海峡对岸传来的中文译本,你能够想像我的喜悦吗?愿爱让我们的手牵在一起,愿更多相爱的夫妻的手牵在一起,一如你当初在信中所说的那样,你在梦中牵了未婚夫的手。

亲爱的玛莉亚,我相信,在那芳草萋萋的香草山上,在那些牵手漫步、浅酌低唱的情侣之中,必有你与朋霍费尔的影子。那一刻,我和妻子会急迫地向你们走过去,我们有那么多的话要告诉你们,我们有那么多的泪水与微笑要同你们一起分享。

愿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祝福。

也愿这些文字成为对所有读者朋友的祝福。

一位你陌生而熟悉的弟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香草山(修订版)/走向幸福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95702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6: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