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横渡乡村 艺术社区与社会学艺术节 |
内容 | 内容推荐 “横渡之春:社会学艺术节”在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举办,是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新的实践。值此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表示热烈祝贺!向论坛策划人耿敬、王南溟先生致以敬意,向参加论坛和艺术活动的各位学者与艺术家致以问候!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国家擘画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用艺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与精神生活,如何积极探索以优秀的艺术作品表现乡村主题,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代中国艺术家、艺术理论家们共同思考的时代课题。 目录 贺词与致辞 “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贺词 “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致辞 第一部分 艺术乡建与理论 艺术何以乡建?——艺术社区与乡村博物馆(美术馆)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横渡乡村笔记:艺术家行动中的乡村提示与“社会学艺术节” 《视·觉——解析数码摄影的三大要素》讲座 社会学艺术节与横渡村民访谈 对谈横渡镇中心小学的“美术馆日” “2021社会学艺术节 横渡乡村”论坛综述 村民手机摄影展、费孝通图片展小记 白溪画卷 艺术乡建在新一代学生中的反应:“新文科在横渡 学生论坛” 第二部分 “2021社会学艺术节 横渡乡村”论坛 “2021社会学艺术节 横渡乡村”论坛议程 特别演讲:横渡艺术社区建构中的社会动员——以“村民手机摄影竞赛”为例 论坛第一部分 由艺术引发而来的社会学思考 发展进程中的观念误区与艺术社区建设 传统与当代戏剧的碰撞:社会性表演艺术工作坊 社会组织在艺术社区中的资源整合与社区动员 论坛第二部分 新建筑体与乡村艺术社区规划 富裕之后的社会后果:乡村社会的生产、消费与休闲 世界乡村:库哈斯的地缘视野与变动的乡村 回归日常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从乡村产业建筑再利用谈起 田园实验:“非常规”视角中的乡土景观演绎 论坛第三部分 乡村社区:在劳作中的艺术 艺术乡建与文化自觉:关于目的、过程与影响的社会学思考 啄石启悟:创作在横渡及其村民互动 “边跑边艺术”到横渡:艺术乡建的新路径 第三部分 “新文科在横渡 学生”论坛 “新文科在横渡 学生”论坛议程 论坛第一部分 人类学与乡村规划 作为文化展演的乡村社区再造实践——对修武县大南坡村的人类学观察 展览性乡村建设还是乡村建设展览?——我在碧山村、景迈山与“看见社区”的实践和反思 重生与新生——横渡产业文化空间设计实践 民俗节庆与村落共同体的互建研究——以云南大营七宣哑巴节为例 论坛第二部分 乡村社区与动员 让乡村建设回归乡土——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反思 后小康时代的“新脱贫”问题——横渡镇村民摄影展和再生机制的尝试 乡村振兴中农民自主性的建构——潘家小镇的“蝶变”之旅 走出美术馆与社工策展人的跨学科实践 论坛第三部分 圆桌:艺术乡建背景下的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 以儿童为载体的乡村文化营造方案:美丽乡愁的遗产实践 跨学科长期合作在横渡呈现成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人才培养回顾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横渡乡村 艺术社区与社会学艺术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耿敬,王南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1459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5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