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乡村干部应用文写作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应用文的取材立意、文体风格、写作类型等基础知识展开介绍,在此基础上,选取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计划、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申请书、总结等基层工作者常用公文及类公文,详细介绍了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助力广大乡村干部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应用文的取材立意 // 001
第一节 材料的处理 // 001
第二节 主题的确立 // 024
第二章 应用文的文体风格与修改 // 031
第一节 应用文的结构 // 031
第二节 应用文的语言 // 043
第三节 应用文的修改 // 056
第三章 报告写作 // 061
第一节 报告写作 // 061
第二节 调查报告写作 // 068
第四章 规章制度与计划写作 // 073
第一节 规章制度写作 // 073
第二节 计划写作 // 077
第五章 项目申请书与总结写作 // 088
第一节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申请书写作 // 088
第二节 总结写作 // 096
第六章 公文及类公文写作 // 103
第一节 公文概述 // 103
第二节 基层工作者常用公文及类公文写作 // 115
附录一 调查报告例文 // 132
附录二 规章制度例文 // 145
参考文献 // 168
序言
前言
人类信息交流量的加大,使信息的文字载体——文
章(主要是应用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文应社会需
求而产生,为满足社会发展而发展。越来越细的社会分
工,使应用文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也对应用文的写
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要想撰写出实用的应用文,除了需
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摒弃陈规陋习,适应经济社会
发展的新形势。
乡村干部大多已经具备了应用文写作所需要的基础
知识,要想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还需
要学习相关写作理论、了解相关写作规范。
因此,本书对乡村干部应该掌握的应用文写作的理
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典型的、常用的应用
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助广大乡村干
部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导语
乡村干部大多已经具备了应用文写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要想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学习相关写作理论、了解相关写作规范。本书对乡村干部应该掌握的应用文写作的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典型的、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了具体分析。
精彩页
第一章 应用文的取材立意
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本身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三大典型特征。想要更好地完成应用文写作工作,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下文将按照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探讨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材料的处理
材料,是指作者为达到写作目的,通过各种方式,从不同渠道搜集、整理并且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
材料是写作应用文的基础,材料是为表现、深化应用文主题服务的,因而,大量占有材料是撰写应用文的必要条件。
所谓材料的处理,是指根据文章主题的需求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取舍的过程。
一、材料的类型与作用
应用文是写实的,所以其所用材料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且含义更为广泛。已写入文章之内的事实或论据被称作材料;没有写入文章之内,但已进入作者视野,被作者所意识、搜集到的事实或论据,即文艺创作中所谓的素材也可被称为材料。
应用文材料的类型有很多:既有直接材料,也有间接材料;既有现实材料,也有历史材料;既有主体材料,也有背景材料;既有具体材料,也有抽象材料;既有典型材料,也有一般材料;既有正面材料,也有反面材料;既有事实材料,也有理论材料;既有文字材料,也有数据、图像等非文字材料;等等。
我们这里仅介绍几种常用的材料类型。
事实材料:自己观察、调查和看到的生活现象和对事实的记载与叙述。
理论材料:各种经典著作,学科权威观点,自然科学领域的原理、公理,政策法规,得到普遍认同的生活道理,社会公认的规范,等等。
数据材料: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实验数据,调查研究结果的数字记录,等等。
文献资料:各种记录、报刊、史略、图表、图片等。
材料在应用文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是一切写作活动的前提。应用文写作以实用为目的,材料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写作者对实物和现实的直接经历与感受;没有材料,写作者不可能写出应用文。
人们常将文章比作人:主旨犹如人的灵魂,材料犹如人的血肉,结构犹如人的骨骼,语言犹如人的细胞,表达方式犹如人的外貌、衣饰。一个健美的人不仅要灵魂高尚,骨骼健壮,细胞活跃,外貌清秀,衣饰合体,还要血肉丰满,这样才有蓬勃的生命力。从这一段形象、恰当的比喻中不难看出,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作为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文章效果。
材料不仅要充足、真实,而且要有典型性和完整性。大量占有材料是动笔前的首要工作,而占有充足、真实、系统、完整的材料,才能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材料是提炼和形成文章主旨的重要前提
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基本主张或中心思想,不能凭空捏造,是作者在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写作程序上讲,材料是第一位的,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的;而主旨是第二位的,是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意念和感受,是虚的。“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清·刘大櫆《论文偶记》)。虚从实中来,用真实的物、事表达的理和情,即文章的主旨。在应用文写作中,主旨和材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离开了材料,主旨就成了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是立不住脚的。
3.材料是表现文章主旨的支柱
“作文字须是靠实……不可驾空细巧”(朱熹语)。这里的“实”就是指材料。一篇应用文的内容如何,首先要看文章使用的材料是否真实可信。真实是撰写应用文的根本,也是评价应用文优劣的标准之一。思想、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是对应用文的又一基本要求。主旨可以用一句话或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表述,但其在文章中不能孤立存在,而应该用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数据等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表现、支持和证明。尽管有些应用文也提出了观点并列举了若干材料,但其观点并不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的,而是为迎合观点拼凑的材料,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更有一些应用文,观点是有的,但无法用材料佐证观点,阐述也流于泛泛的空谈。应用文写作实践表明,主旨的提炼和深化是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实现的,材料是表现、深化应用文主旨的支柱,材料如何取舍和组织取决于应用文的主旨。
二、材料的搜集和积累
“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材料是撰写文章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材料,再高明的作者也写不出文章来。搜集和积累是取得大量材料的两种方式,可以为应用文写作做好准备;也可以“积学以储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不断丰富写作经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材料的积累包括素材的积累、认识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三个方面,这样得到的材料才是动态的、鲜活的、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材料积累的过程也是提升认知的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乡村干部应用文写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张子睿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17081
开本 32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23-02-01
首版时间 2023-02-01
印刷时间 202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224
CIP核字 2023002772
中图分类号 H152.3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