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七岁的礼物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七岁,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是一个承受心灵风暴的季节,《十七岁的礼物》是一本以成长为话题的书,它是一位母亲送给十七岁的儿子,也是送给所有花季雨季孩子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教你如何认识自己并塑造自己,如何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十七岁,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推荐

十七岁是一扇门,从稚嫩走向成熟,带上梦想和信念,开始新的旅程;十七岁是一道坎儿,从依恋走向独立,学会主宰自己,你就不会屈从命运;十七岁是一扇窗,从现在伸向未来,拥有强大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世界。这本《十七岁的礼物》,是一个母亲爱的结晶、智慧的凝聚。它会带给你启迪、信心和力量,它会为你成功的人生助一臂之力。我相信,拥有它,你便拥有了一份成长的财富。

目录

1 生如夏花

为自己喝彩

 独一无二的你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上帝的偏爱和天使的吻痕

 为自己喝彩

珍惜你自己

 别把自己丢了

 人生没有返程票

 离悬崖多远最好?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生命可以更精彩

 苦苦地追求、甜甜地享受

 约会自然

 “花样美男”与“野蛮女友”

 为美好欢呼

2 走出雨季

倒出鞋里的沙

 星空的启示

 装满果汁的杯子

 垃圾也能发电

 拔掉心中的刺

 天使与魔鬼

搬开心中的顽石

 态度决定一切

 差生也可能当总统

 别为打碎的花瓶哭泣

 不必永远坐前排

 学学天上的小鸟

守望心灵的家园

 初次的感觉

 守望生命中的青苹果

 人生不是游戏

 警惕“第一次”

 拒绝美丽的诱惑

3 青春元悔

沙里淘金

 一无所有的百万富翁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价值百万的简单方法

 给自己一个期限

放飞心灵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梦想成就未来

 找到自己的北斗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为梦想创造可能

 长大,就是对自己负责

 备好生命中的“大石块”

 执著铸就理想宫

 作家与鲸鱼

4 历练人生

壁立千仞

 诚信是金

 堂堂正正做人

 君子坦荡荡

 自尊的价值

桃李不言

 播种美德,收获健康

 问心无愧

 阶梯与滑梯

 成由勤俭

大家风范

 有没有那么一个词可以终生奉行

 关键时刻,你敢确定吗?

 抬起头走路

 做自己的朋友

 能忍者,成天下大事

强者之旅

 奇迹诞生的途径

 英寸外的黄金和次追求

 让生命破茧成蝶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5 飞到最高

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人人皆可师

 10-9=?

多给自己机会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用心去发现

 时刻准备着

成败一念间

 细节决定成败

 蝴蝶与澳大利亚

 没有任何借口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

点石成金

 其实,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行动是最好的格言

 建立自己的快乐驿站

 思考的力量

 月光宝盒的魅力

6 风雨彩虹

刺中的玫瑰

 那灿烂的向日葵

 拿好快乐的遥控器

 感恩的心

 世界是一面镜子

生命中的最美

 比金钱更重要的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干干净净的人间大爱

 伸出你的手

 经典爱情

苦难是金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约束,是为了飞得更高

 奔跑、超越和智慧

 美丽的忧伤

7 一路芬芳

播种鲜花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赏识是一种美德

 一句话,一辈子

交往的智慧

 柔和的力量

 刺猬的故事

 学学名人的幽默

 打造魅力

 学会尊重

 给别人一个理由

 仪表是无声的名片

 微笑是人类最近的距离

 合作与共享

 让小鸟叼来大树

 照亮别人,快乐自己

 哈佛的大雁游戏

 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后记

试读章节

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只是许多人没有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有时候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负,好像世上唯我独尊;有时候又有一种微不足道的自卑,好像自己一无是处。不仅是你我,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有这样的矛盾心理。

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带着独特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过人之处。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它会让你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那是你人生的一种升华和成功。

在美国新泽西,有一位愚钝无比的小男孩,无论老师如何努力地教他,他仍然无法学会从1数到10。

无奈之下,老师决定请他的父亲来学校一趟,好好沟通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如此差劲时,老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盛怒的父亲立刻当着老师的面大声呵斥孩子:“你这么大了,连从1数到10都学不会,将来长大能有什么用?”

这个学不会10个数字的孩子眼珠飞快一转,笑嘻嘻地说:“我可以做一个拳王争霸赛上只需要数到9的裁判。”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布鲁斯·富兰克林。

在今天的美国体育界,谁都知道,布鲁斯·富兰克林是全美职业拳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裁判!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美好特质与潜能。只是,许多人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没有用好。

有时候。如果运用得当,你在某一方面的缺陷,恰好就是你在另一方面的优势:不善言辞的人,更善于倾听,理解力会更强;行动比较迟缓的人。更喜欢深思,稳定性会更强;视力不好的人,感觉格外灵敏,往往具有超强的听力……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正如在木匠眼里,没有一块木板是废物,哪怕一个小木块;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都有他存在的价值。“鸡鸣狗盗”的故事还记得吗?孟尝君广聚人才、礼贤下士,养了食客三千多人,个个都有突出的才能,只有两个人非常不起眼,一个只会学鸡鸣,一个只会学狗叫,大家都看不起他们。然而,在生死关头,救了他的正是这两个被大家认为最没有用的人。

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只要坚定不移地把自己当做一块金子,不断地磨砺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机会,不管身居何处,也总会脱颖而出。

成为天才的第一步,就是要相信自己是天才。

不要自怨自艾,要极力挖掘自己的闪光点;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找到自己能够闪光的位置。充满自信,永不服输,你就会拥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刻。

上帝的偏爱和天使的吻痕

愉快地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积极地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

“唉,我的眼睛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

没想到,你这个一贯十分自信的小帅哥竟然也会对着镜子叹气了。

“那就不和谐了。你现在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我肯定地说。

“你当然这么想,儿子总是自己的好嘛!”调皮地眨眨眼,你还是将信将疑。

真的,儿子。对于青春,镜子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它告诉我们自己的阳光和活力,也夸大了别人不易察觉的瑕疵和缺点,真让人又爱又恨。

有个男孩子生下来左边脸上就有一块暗红色的胎记,使得他本来英俊的脸有些狰狞恐怖。然而,他一直积极而快乐地生活着,各方面都很优秀,还非常喜欢演讲。他泰然自若,自信而大方地侃侃而谈,以幽默诙谐的谈吐、睿智敏锐的思想,赢得观众由衷的赞叹。他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他脸上的胎记是天使的吻痕。因为他是个优秀不凡的孩子,上帝偏爱他,为了把他和其他孩子区别开来,就让天使给他做了一个记号。他一直深信不疑,并且格外珍惜自己的不凡天分,在各方面都很努力。长大之后,他依然把那块胎记作为幸运的标志。因为,他理解了妈妈的深沉的爱,如果没有它,就没有自己当初的努力,自己也许就会庸庸碌碌。

热爱生命的第一步,就是要喜欢自己。P6-9

序言

有一种财富叫成长——《十七岁的礼物》序

梅洁

有人问马克·吐温,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信条?他说,毫无疑问,是成长。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改变自己,直到生命的结束。

成长如此重要,它伴随着你的一生,也决定着你怎样度过一生。

每个人的前途都是自己打造的,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命运。在人生关键的青少年时期,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并塑造自己,也学会如何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这就为一生的前途铺就了基础。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这种财富叫做成长。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假如时光倒流,我会……”许多人曾经这样感叹。也有人曾经断言,如果人生颠倒过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成功。人不会有来生,时光也不可能倒转。但是,听听那些曾经走过年轻的人们的忠告,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成功的机率也就会更大。

《十七岁的礼物》是一本以成长为话题的书,它是一位母亲送给十七岁的儿子,也是送给所有花季雨季孩子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作者田杨曾经是一位诗人。她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教师。作为一个十七岁孩子的母亲,她爱孩子,也了解孩子;作为一个在大学工作了20多年的老师,她深知未来对孩子们的要求,也知道现在他们应该为前途准备好什么。在这本书中,她把自己及周围的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多年来苦苦思索后对人生的感悟无私地呈现出来,在她温婉的笔下,倾注了无限的爱心,融满了成长的智慧。

“每一只蝴蝶,都是蛹咬破茧而变成的。人生也是这样一个历练的过程。束缚我们的茧,有许多层,冲破它们,才能展翅高飞。每一只蛹,都可以成为美丽的蝴蝶,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精彩的人生。”田杨这样阐述成长。她用诗性的语言、感人的故事、隽永而富有哲理的格言告诉她的儿子,也告诉世间所有的孩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他独特的使命,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人生的一种成功,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块金子,只要你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战胜自己的弱点。

《不必永远坐前排》深深地触动了我——

有篇励志文章《永远都要坐前排》,写的是撒切尔夫人的故事:

玛格丽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时,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玛格丽特不仅学业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其他活动中也都是名列前茅,最终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永远都坐前排”,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激发人追求成功的愿望。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况且人人永远都想坐前排所引发的,不仅是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还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挫败感,最终导致的是人性的自私、贪婪和不择手段。

人无完人。像撒切尔夫人一样优秀的人毕竟是少数,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如果没有坐到前排就是人生的失败,那么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失败的。这是一种误区。事实上,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比处处追求挤在前排更重要。

于是,田杨告诫自己的儿子:你不必事事处处都争第一,只要认清自己的优势,脚踏实地地去追求,并把它发挥到极致,就能够在某些方面成为最优秀的,最成功的。  田杨又为我们举了个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例子:有个漂亮的女孩,曾经也是一个“永远都要坐前排”的女孩。她学习优秀,智商很高,无论做什么总是力拔头筹。父母家长宠她,老师夸她,同学羡慕她,她永远都笼罩在“第一”、“最好”的情结中。有同学谈起巴尔扎克,她不懂,就如饥似渴地吞食《人间喜剧》,直至她的见解无人能比;有人游泳不错,她就猛练三伏;钢琴风起,她又苦练三九……可是20多年过去,她并没有成为“撒切尔夫人”,只是在她所在的单位获得了一个“万事通”的绰号,除此之外,毫无建树。反而是班上一位成绩中上,其他方面也并不突出,却一贯认认真真做事的同学,成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于是,田杨对儿子,也是对所有孩子说:只要不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但成功的概念绝对不是永远都要坐前排,而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充分实现自己、实现人生的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找到自己的北斗》一文中,田杨讲给儿子一个沙漠小村的故事:比塞尔小村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但小村的阿古特尔,因为一直朝着北斗星行走最终走出了沙漠。于是,田杨以一颗智慧的心告诉儿子: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在人们的生命旅途中,也有这样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沙漠,并不是因为那沙漠太大,大到人们根本无法走出去,而是人们没有选定方向,没有找到自己的北斗。

田杨又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告诫儿子:如果我们想走得更远,就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明确而具体的,它是我们和未来的约定。未来,我们想到哪里去,我们想做怎样的人,我们想做怎样的事,我们想完成一些什么样的愿望,怎样去一步一步完成,都应该认真思考,然后很郑重地把它写在纸上,刻在心里……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田杨为我们贡献了一部充满母爱哲学和成长智慧的书,这在当下物欲横流而忽略精神给予的时代,是值得我们所有的孩子和所有的父母阅读的书。我相信阅读的结果是:你会有突然的发现和顿悟;你会有暗自的忏悔和改过;你还会有一生的记取和照亮……

十七岁是一扇门,从稚嫩走向成熟,带上梦想和信念,开始新的旅程;十七岁是一道坎儿,从依恋走向独立,学会主宰自己,你就不会屈从命运;十七岁是一扇窗,从现在伸向未来,拥有强大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世界。

十七岁,你准备好了吗?

但无论怎样,我都真切地希望在你备好的行囊里,一定装上

2007年6月21日于北京

后记

当这本书既将付印的时侯,传来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因为无法承受学习的压力、今后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刺伤自己女同学以后,跑到一个高层建筑去跳楼自杀,幸好被及时赶来的保安救下。

十七岁,本来就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是一个承受心灵风暴的季节,而80后的这一代,从来没有经受过父辈经受过的艰苦和磨难,却承受着比父辈大得多的竞争压力。应试教育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使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心理的压力不能及时疏导,悲剧就不可避免。他们非常需要一种东西,一种成长的智慧和心灵的历练。而这,恰恰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东西。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我一直保有一颗纯真的心,我爱孩子,也是他们最信赖的朋友。不仅儿子戏称我为人生导师,朋友们的孩子经常让我辅导作文,有什么心里话也喜欢向我倾诉。因为早恋的问题、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矛盾等苦恼的时候,他们不和自己的父母说,却对我毫无保留。当我的儿子考入一所重点高中寄宿的时侯,思念,像一条小蛇啃噬着我充满柔情和思念的心。于是,为了让儿子和朋友的孩子们,以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我为他们写下这本书,写下对他们的期待和忠告,希望他们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快乐成功。

这本书从2005年9月开始酝酿,到2006年8月完成初稿,2007年5月定稿,其间先后修改了5次。这个过程比十月怀胎还要艰辛,而且最痛苦的,十月怀胎收获的是越长越大的宝宝,而我每修改一次,都在忍痛割爱,越改越薄。因为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副总编辑王苏凤老师、责任编辑王轶说,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时间太紧张,一定要精而又精,让他们在轻松享受中阅读这本书。苏凤老师也有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王轶刚刚研究生毕业,走过十七岁不久,她们十分懂得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为了给孩子们打造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她们不辞辛苦,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让我非常感动。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同时也十分感谢作家梅洁老师,她在百忙之中为这本书作序,并给予我热情洋溢的鼓励。她谦和、睿智的大家风范,真诚、善良的人格魅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我受益终身。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杨彦文的鼓励和大力支持。这本书虽然由我执笔,但里面的许多思想,都是我们两个在教育孩子中共同蕴酿的,在感悟生命、感悟成长的交流、沟通,甚至碰撞中产生的。

人生中有许多道理,往往一点就通,而自己却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想明白,甚至一生都不会明白。我希望这本书给我的孩子以及所有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裨益。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拥有灿烂的笑容和成功的人生!

田杨

2007年5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七岁的礼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2045855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