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韩作者电影导演创作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探讨中韩“作者电影”导演创作的学术著作,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电影’与中韩当代导演代群”,从宏观视角梳理了“作者电影”的理论背景与中韩当代导演(中国电影“新锐导演”和韩国“新新电影”导演)的语义命名、创作状况及文化倾向;第二部分“中国‘作者电影’导演创作”,从微观视角具体分析了陆小雅、姜文、张猛、万玛才旦、李安、蔡明亮等导演作品的“作者性”“作者表达”或“作者策略”;第三部分“韩国‘作者电影’导演创作”,亦从微观视角重点分析了李沧东、奉俊吴等韩国导演作品的“作者性”或“作者策略”;第四部分“中韩‘作者电影’范式与表达”,从伦理视阈、视听修辞等角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具体分析了中韩“作者电影”《归来》《芳华》《燃烧》《釜山行》及中国当代喜剧片的“作者表达”。
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点鲜明、论述翔实,对当代中韩“作者电影”导演作品的主导形态、“作者策略”(或“作者性”)、文化流变及实践意义的论析言之有物,见解新颖。该书对电影创作者、电影教育与研究工作者、攻读电影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广大电影评论工作者均有切实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峻冰,安徽蒙城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韩国又松大学客座教授。作家、电影评论家。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四川省校园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迄今在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影视评论、文学评论等作品两百余万字,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国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有多篇作品获省级、国家奖。在国内外多家出版机构公开出版诗集《乡土与人生的恋歌》(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行吟韩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散文集《寻觅消逝的岁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长篇小说《李密传》(合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彭祖传奇》(合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乾隆皇帝下江南》(合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学术专著《电影的论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电影导演创作与文化思辨》(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续编》(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四川电影评论30年》(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现代中韩辞典》(主编,教学社,韩国,2006)、《中韩双解辞典》(中中韩辞典,上、下,主编,延世大学出版社,韩国,2015)、《标准韩中双解辞典》(标准韩韩中辞典,一、二、三、四,主编,字典与辞典出版社,韩国,2018)、《一天看中国》(主编,天地出版社,2009)等三十余部。2017年获四川省文联“百家推优工程”电影类“优秀文艺家”称号。
目录
第一部分 “作者电影”与中韩当代导演代群
第一章 “作者论”视阈下的“作者电影”:历史传统与现实考量
一、“作者论”的形成与“作者电影”实践
二、“作者电影”的质疑与修正
三、“作者电影”之于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电影“新锐导演”:语义命名、创作状况与文化坚守
一、话语背景与语义命名
二、创作实绩与艺术探索
三、文化坚守与流变影响
第三章 韩国“新新电影”:语义命名、创作现状与人文倾向
一、文化语境与语义命名
二、实践现状与创作趋向
三、人文诉求与主体性坚守
四、得失与启示
第二部分 中国“作者电影”导演创作
第四章 陆小雅电影的“作者策略”:时代隐喻的影像书写
一、时代隐喻与社会变迁:陆小雅作为“作者”
二、作者策略:现实世界的哲学思辨
三、创作好故事:批判的启蒙
第五章 姜文电影的“作者策略”:自传标签与自我表达
一、剧作:文学作品的自传化改编
二、风格:魔幻现实主义诗化书写
三、语言:个性自我的影像表达
第六章 张猛电影的“作者性”:理想的破碎与重建
一、记录:普通人被边缘化的心路历程
二、调度:东方文化含而不露的“载意之象”
三、体悟:时代变革造就的个体生命创伤
第七章 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编导合一、民族形式与审美现代性
一、“作者策略”与作者主体性建构
二、藏地影像审美现代性的文化省思
三、“编导合一”的思辨与启示
第八章 李安电影近作的“作者策略”:新技术革命时代电影本体美学探索
一、语境:电影技术的历史变迁
二、表征:李安的新技术观念对电影实践的影响
三、本质:新技术革命对电影本体美学的挑战
四、结语:启示及意义
第九章 蔡明亮电影的“作者性”:写实主义、身体叙事与感官经验
一、身体叙事母题
二、写实影像与身体演出
三、身体叙事特征
第三部分 韩国“作者电影”导演创作
第十章 李沧东电影的“作者策略”:宗教伦理叙事与另类底层建构
一、残缺与痛苦:宗教伦理意味的现实主题表达
二、多元与宽容:宗教伦理语境中的民族性格揭示
三、二元对立:存在/缺席的宗教伦理叙事建构
四、植根尘土与生命意义
第十一章 奉俊昊电影的“作者性”:现实观照、历史溯源及启示意义
一、语义:“后民族电影”与本文独特的一致性建构
二、“怪物”:后民族语境中奇观化主旨形象
三、寓言:后民族气质与言此意彼的述说方式
四、溯源: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观照及启示
第四部分 中韩“作者电影”范式与表达
第十二章 道德伦理电影《归来》与《芳华》的“作者表达”:中历史文化、伦理反思与人性本真的抵牾与救赎
一、视角:个人经验与历史经验
二、主题:人性的修复与存在性的归属
三、审美意蕴:“作者论”视阈下的“芳华”与“归来”
第十三章 中国当代喜剧片的叙事与表达:“作者策略”之幽默俗俚的对白
一、语义与语境:幽默俗俚的言语对白作为叙事与表达之眼
二、言语形塑典型人物之眼:身份叙事与体认
三、言语揭示潜在隐义之眼:心理叙事与暗指
四、言语促成后现代游戏之眼:文化叙事与表征
五、意义:言语的消费及俗世哲学意味
第十四章 道德伦理电影《燃烧》的“作者表达”:视听修辞之现代后现代虚无主义困境
一、镜语修辞
二、声音蕴含
三、基于哲学批判的虚无主义处境
四、文化成因及现实启示意义
第十五章 疫情灾难片《釜山行》的“作者性”人性签名与俗世伦理的时空修辞
一、语义与语境
二、灾难时空与乌合之众
三、俗世伦理与人性签名
四、常规程式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中韩“作者电影”导演作品年表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韩作者电影导演创作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峻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54779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2022-12-01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442
CIP核字 2022254101
中图分类号 J911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