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老爸老妈/读者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老爸老妈》以美文的形式生动诠释了父亲、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家风,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透射出构建良好家风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乃至全社会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目录 母亲与北京/冯俊科 我妈说话/李汉荣 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倪萍 母亲的鼾歌/丛维熙 父亲的大学/米立 妈,等你回来/张冰晶 丁香花开的时候/刘少华 妈妈的礼物/舒乙 远去的马蹄声/贺捷生 风筝/王安忆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余秋雨 虎子无犬父/叶兆言 外祖父的白胡须/琦君 我的父亲/马未都 北方有盛宴/吴惠子 传家之宝/秦嗣林 父亲的心肝/张国立 父亲南怀瑾/南一鹏 父亲张伯驹/张传彩 晓雾/张充和 父亲给我的三封信/汤一介 父亲和信/肖复兴 我的父亲/刘轩 面对权力的父与子/关山远 假如春天可以留住/何江 好日子/林海音 人在做天在看/董倩 父亲节/冯唐 七十二本存折/麦家 笑的遗产/韩少功 呵护百岁母亲如女儿/冯骥才 女儿与我/蔡志忠 老爸老妈/毛尖 父亲/王蒙 记忆中的那碗汤圆/毕飞宇 我的父亲母亲/张克澄 茜纱窗下/王安忆 聆听父亲/张大春 鱼的孩子/裘山山 除了幸福,不要做别的选择/闫兰 多是人间有情物/徐慧芬 共伞/洛夫 少时出远门/严明 母亲的放弃/三秋树 流泪的怀念/李军 最后的早餐/妞妞 贫寒是凛冽的酒/王磊 反复告别的盛世情书店/李婷婷 父亲的白衬衫/梁鸿 外婆失踪一百八十八天/余言 读书人和热拓鱼/马良 导语 本书选自“读者丛书”“家庭·家教·家风”系列中的“家风篇”,是读者杂志社编选的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通俗读本,本书从各类图书、期刊、网站精选美文几十篇汇编成册,所选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是一本宣传家风建设,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 本书包括:母亲与北京、我妈说话、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母亲的鼾歌、父亲的大学等精选散文。 精彩页 从纪念堂出来的人们,大都急匆匆地向外走去。我猜测他们的年龄,超过80岁的不多。85岁的母亲从纪念堂出来后,站在台阶上,回头看着刚刚走出来的地方,两眼泪水未干,不停地用手绢擦着。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我们知道她这一辈的人对毛主席的感情是很深的。解放战争中,年轻的母亲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参加村里的妇救会,做军鞋、磨面粉、送军粮支援前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等历次运动,母亲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每次都默默无闻地参加。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人饿得浑身浮肿,孩子饿得走不动路,母亲也从无怨言。她说再苦也比旧社会那兵荒马乱、逃荒要饭的日子强。直到现在,家里老屋的正墙上还挂着毛主席的画像。走出纪念堂大门,母亲对我们说:“毛主席就像个当家人,咱国家大,人太多,这家不好当啊。毛主席带咱们过过好日子,也过过苦日子,还是好日子多,咱一定不能忘记毛主席。” 母亲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操心和付出。我们小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里兄弟姊妹多,粮食奇缺,顿顿吃不饱肚子。母亲每次从地里干活回来,不顾劳累,给全家做饭。做好饭后,先给我们每人盛上一碗。此时,锅里的饭常常不是没了,就是剩下很少几口。母亲在锅里再添点水,烧开了丢一把青菜一煮,就是自己的一顿饭。有时锅里的饭剩多了,她先不吃,等我们吃一会儿后,就拿着勺子,一人一勺地给全家人添饭,剩下的自己再吃。母亲常说我们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亏得太狠了。晚上家里其他人已经睡觉了,母亲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我们做衣服鞋袜,料理家务。我17岁参军离开家后,母亲大概为我操心最多,流泪最多,竞哭坏了一只眼睛。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哥哥和嫂子来看我,母亲磨了一袋50多斤的面粉,让他们千里迢迢扛到北京,说是怕我这里粮食不够吃。我到北京市委工作后,母亲要求家人和亲戚不要往单位给我写信和打电话,有事跟我爱人联系,更不许到北京找我,以免影响我的工作。每年春节回到老家,母亲总是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说给国家干事,脚要站稳,要尽心尽力,不能有私心,不要怕吃苦,一定要当个好党员、好干部,并讲了很多古人、古语和古事教育我。 为了孝敬母亲和补偿我多年的愧疚,母亲这次来京,妻子饭菜做得比平时丰盛些。没想到每次把饭菜端到桌上,母亲看着桌上的饭菜,总是半天不动筷子,说做得太多了,吃不完会浪费。看到鱼、虾和肉,又说在老家青菜豆腐吃习惯了,吃这些东西不习惯。我们知道,她是嫌这些东西太贵。母亲听说饮水机上的纯净水一桶十多块钱,心疼地说:“水咋就恁贵?”从此,就和哥哥每天用壶接自来水,在炉子上烧开了喝。冬天天黑得早,我六点多下班后回到家,屋里一片漆黑,以为家里没人。拉开灯,看见母亲和哥哥在沙发上坐着。问为啥不开灯,母亲说聊天不用开灯,开灯浪费电。母亲认为,她和哥哥到北京来,我们家里多了两口人吃喝,负担已经够重了,能省就省点,日子要节俭着过。常常是妻子走进厨房做晚饭,发现米饭已经做好,各种青菜已经择好洗净。家里的地板、桌凳、沙发、窗台、床铺等,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妻子劝母亲不要管这些琐碎小事,母亲说:“你们上班忙,回家多歇歇。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单眵闲饭。”逗得全家人直乐。 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爸老妈/读者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读者杂志社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60586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22170842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