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再见经远:2018中国水下考古“经远舰”调查工作纪实报告
内容
内容简介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大东沟南部海域(今鸭绿江入海口南)展开激战,北洋海军的经远舰与致远舰曾编为一组协同对敌,在海战后期致远舰沉没后,经远舰被日本四艘主力舰只围攻,最终被击沉于大连庄河黑岛附近,绝大多数官兵与舰同沉。在此之后的一百二十多年里,由于局势动荡,资料缺失,有关经远舰的论述已众说纷纭,沉没的准确位置不详,水下舰体情况更是不清楚。2014年8月底,借助调查致远舰之机,水下考古队依照零星的资料线索,临时在黑岛附近进行搜寻,很幸运地找到部分尚露出海床的铁船残骸。经过前期的工作筹备与方案报批,2018年夏正式启动对此艘沉船的考古调查。本次考古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家联合,借调20余名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队员,历经近两个月的艰苦调查,幸运地在泥下6米多深位置发现“经远”铭牌,由此确证沉舰身份。其后,又对舰体残存情况及艏部、艉部进行了摸底确认,并提取出水文物500余件,赶在十月北方天气彻底变冷之前顺利结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经远舰沉没地临近海岸,水质浑浊,本次水下考古借助声呐仪器进行实时观测与定位,有的放矢地布设调查区域,竭尽所能在无能见度的海底环境里开展考古,并做好一切工作记录。至于潜水方面的风险及每天的发现,在《2021版(新版)再见“经远”——2018中国水下考古“经远舰”调查工作纪实报告》中均有详尽的描述。其间,可见风浪的频频袭扰,团队对调查工作的尽心尽责,解决突发问题的群策群力,可见为获取一张水下照片所做出的种种努力。2018年的黄海,可谓饱经风雨,一个夏季竟然有三个台风能横扫到中国黄海海域,尤其正面袭来的“苏力”,给本就时间紧张的水下考古工作再平添难度。有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也得到了同行及社会认可,并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作者简介

张瑞,1979年6月生,天津市人,200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获考古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历史学硕士学位,馆员。现任职于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工作内容田野考古发掘,考古摄影,水下考古摄影。为中国水下考古专业技术人员。

自2009年全国第五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结束后,先后参加了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湖北、河北、天津和辽宁等省市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其中,参与的“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分别获得同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

目录

整装出行奔赴辽宁水下考古工地 2018年8月1-2日

初到黑岛熟悉工作环境轻松愉快 2018年8月3-6日

酷热难耐喜迎风雨工作交替进行 2018年8月7-10日

忙中出错恰逢台风初至劳心费力 2018年8月11-15日

风过雨停欧哥赶到逛大集喜出海 2018年8月16-18日

庆老婆生日迎苏力驾到再次避风 2018年8月19-21日

一天之内出海往返领队无奈回港 2018年8月22日

避风之日准备之时大家抓紧学习 2018年8月23日

送别队友医院看病让我心生苦恼 2018年8月24日

不添麻烦带病上船尽我能尽之力 2018年8月25日

天气睛好全力开工不分昼夜轮班 2018年8月26-27日

风浪渐起挡不住大家的工作热诚 2018年8月28-29日

长臂挖掘机显神力绝对清淤主力 2018年8月30-31日

通知避风抓紧抢工用好每分每秒 2018年9月1日

爱子家中摔伤鞭长莫及愧疚满满 2018年9月2日

风力稍减冒雨出海全体心憋暗气 2018年9月3日

领队灵光一闪经远木牌神奇出水 2018年9月4日

三管齐下火力全开工作开始升级 2018年9月5日

重返致远沉舰历经磨难思绪万千 2018年9月6日

按图索骥主攻经远舰铭天公作美 2018年9月7日

秋高气爽拍摄文物再登考古零一 2018年9月8日

成竹在胸兴致高昂吟诗作赋一番 2018年9月9日

队伍默契成熟工作按部就班顺利 2018年9月10日

舰铭预期位置发现领队如释重负 2018年9月11日

昨晚狂风大浪今日回港加水休息 2018年9月12日

拍照整理喜迎央视进驻准备直播 2018年9月13-14日

心心相念今日终于可以下水看字 2018年9月15日

三维扫测不挡再带周强夜潜看字 2018年9月16日

甲午海战纪念日思绪缥缈无定处 2018年9月17日

抓紧文物拍摄央视大队人马赶到 2018年9月18日

夜里赶稿清晨与志杰潜水一激灵 2018年9月19日

为央视准备材料和他们一起备战 2018年9月20日

大风突至建民三号无法停靠返港 2018年9月21日

潜水走位演练一波三折紧张有序 2018年9月22日

大风演练走位问题频出祈祷明日 2018年9月23日

风平浪静有如神助央视直播完美 2018年9月24日

顺利结束繁华退去爱国之情永驻 2018年9月25日

收拾装备整理行囊心系再见经远 2018年9月26-27日

前言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大东沟南部海域(今鸭绿江入海口南)展开激战,北洋海军的经远舰与致远舰曾编为一组协同对敌,在海战后期致远舰沉没后,经远舰被日本四艘主力舰只围攻,最终被击沉于大连庄河黑岛附近,绝大多数官兵与舰同沉。在此之后的一百二十多年里,由于局势动荡,资料缺失,有关经远舰的论述已众说纷纭,沉没的准确位置不详,水下舰体情况更是不清楚。2014年8月底,借助调查致远舰之机,水下考古队依照零星的资料线索,临时在黑岛附近进行搜寻,很幸运地找到部分尚露出海床的铁船残骸。经过前期的工作筹备与方案报批,2018年夏正式启动对此艘沉船的考古调查。本次考古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家联合,借调20余名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队员,历经近两个月的艰苦调查,幸运地在泥下6米多深位置发现“经远”铭牌,由此确证沉舰身份。其后,又对舰体残存情况及艏部、艉部进行了摸底确认,并提取出水文物500余件,赶在十月北方天气彻底变冷之前顺利结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一线水下考古颇具挑战,身为项目领队感受颇深。“经远舰”考古或许是本人最有压力的一个项目,不同于“致远舰”考古调查工作有一个“试水”过程:按三年开展工作,有较长的时间进行规划与调整。事实上,经远舰考古调查只有一次机会,没有时间容许“纠错”,这么大的舰船该从何处着手开始调查?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需要清开厚厚的泥层进行考古观测,颇费思量,这牵涉如何精准选择沉舰调查部位,因为每个点位的选择都意味着接下来半个多月的工作时光:抽沙清淤与考古观测。也许有惊人发现,也许一无所获,但半个月时光却已流失。在这里非常感谢关心支持考古工作的各级管理部门,诸多参与实际考古调查的水下队员,提供现场支持的“中国考古01”船,承担专业抽沙服务的广州打捞局,现场操作水下三维声呐的舟山邀拓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宣传直播报道的央视团队与现场嘉宾,当地政府、海事部门以及提供住宿与诸多帮助的黑岛度假村;等等,共同推动调查工作进展。其间,调查团队一起探讨沉舰在海底的可能埋藏情况,推演海战细节,剖析舰船构造,比对武器装备乃至少量海捞沉舰实物等等诸多材料,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确定了沉舰翻扣海底的沉态,为后续的考古调查指明了目标。很明显,在舰体翻扣状态且舱内灌满淤泥的情况下,人是无法进入船舱进行探寻的。基于经远舰海战时位处阵列左翼,右舷侧的铭牌或许未受炮击而得以保存。在思考了一个晚上后,本人最终决定去寻找可能存在的右舷侧铭牌。即使铭牌无存,也需要找一个部位深抽下去,以此探明舰体被埋泥中的确切深度,不至于纯粹浪费时间。自然,铭牌保存还与翻扣状态及内凹舰墙有关。如果战舰的沉没方式为正沉,位于高处的铭牌就会直接暴露于海床面,由于海蛆啃食以及海水浸泡劣质化等原因,木质舰铭牌会很快腐烂,经远舰沉没状态为倒扣,舰铭牌被深埋在泥土中,反而得以保存。战舰在翻扣时,外悬的舰侧铭牌很容易被泥土刮掉,而经远舰悬挂铭牌的甲板舷墙正好为内凹设计,翻扣之时铭牌不曾分离。诸多因素导致这应当是目前唯一幸存的北洋军舰铭牌,这也是本次水下考古调查中非常重要的发现。

经远舰沉没地临近海岸,水质浑浊,本次水下考古借助声呐仪器进行实时观测与定位,有的放矢地布设调查区域,竭尽所能在无能见度的海底环境里开展考古,并做好一切工作记录。至于潜水方面的风险及每天的发现,在本书中均有详尽的描述。其间,可见风浪的频频袭扰,团队对调查工作的尽心尽责,解决突发问题的群策群力,可见为获取一张水下照片所做出的种种努力。2018年的黄海,可谓饱经风雨,一个夏季竟然有三个台风能横扫到中国黄海海域,尤其正面袭来的“苏力”,给本就时间紧张的水下考古工作再平添难度。有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也得到了同行及社会认可,并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能亲历此项工作本人倍感荣幸。甲午海战牵涉厚重的民族情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参与考古的调查人员更是感同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再见经远:2018中国水下考古“经远舰”调查工作纪实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866153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3-18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