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经典全本译注评:论语译注评(精装)
内容
内容简介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
《中华经典全本译注评:论语译注评(全本精装)》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作品。它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中华经典全本译注评:论语译注评(全本精装)》的译注部分是《论语新注新译》的简写本,而后者是迄今为止在注释《论语》疑难词句方面做得*为精准的。
《中华经典全本译注评:论语译注评(全本精装)》的评鉴,是在通观《论语》,综合把握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做出的。书末附以“《论语》中的成语、熟语”“《论语》中的名言名句”,便于读者观览、引用。
目录

前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中的成语、熟语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前言序言

读者手中的这部《论语译注评》的译注部分是《论语新注新译》的简写本,而后者是迄今为止在注释《论语》疑难词句方面做得最为精准的。
至于本书的评鉴,是在通观《论语》,综合把握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做出的。它用平实的语言,对散在各篇、似乎漫无纲纪的《论语》原文予以疏解,使之呈现出“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使得相距遥远且不那么好理解的思想变得亲切而可贴近。对相关典籍,历代注家、现代学者的著作博采而不拘泥,求真而不求新。评鉴的重点,在于理解孔子的思想;方法是文本分析,源流考辨;同时补充史实、典故,使得每篇评鉴既有筋骨,又有肌肤血肉。评鉴的基本态度,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是“同情之理解”;即站在古人的立场,从思想史的视角解读孑L子,同时将那些对当今之世有启发借鉴意义的内容发明出来,以供读者参考。
书末附以“《论语》中的成语、熟语”“《论语》中的名言名句”,便于读者观览、引用。
既然本书译注部分是简写本,就有必要介绍一下作为母本的《论语新注新译》。该书书名原为《<论语〉译注与考证》,杨逢彬著,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说该书“是迄今为止在注释《论语》疑难词句方面做得最为精准的”?简言之,一是下了苦功夫,二是掌握了考释疑难词句的诀窍。所以,郭锡良先生认为该书可与杨树达先生《论语疏证》、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鼎足而三”。
该书从2004年我在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讲授《论语》时开始撰写,到2016年上半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历时12年,其中95%的精力,都花费在书中一百几十项考证上。因为运用电脑软件做了例句搜罗等工作,相当传统做法的几十年功夫。书中也有杨柳岸的研究成果,如3。5“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考证。
至于所谓“诀窍”,还烦请读者耐心细读下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经典全本译注评:论语译注评(精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逢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30460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