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到你心中(马哈希的灵性课堂)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令人彻悟的圣书,印度灵性大师拉玛那·马哈希尊者,国内读者的了解尚少,但在印度和欧美地区,拉玛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他的悟境被誉为达到了与佛陀、老子、耶稣基督共通的高度。他的教诲高妙玄远、简单有力,胡因梦、肯·威尔伯、杰克·康菲尔德等众多灵性导师都深受其影响,对他的开示倍加推崇。本书是国内有关其人其教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最为重要的作品。想要亲近拉玛那·马哈希尊者,本书是有力的阶梯。

内容推荐

作者拉玛那·马哈希尊者是印度上世纪彻悟本心的究竟觉者,被誉为印度数百年来悟境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至善上师之一。马哈希尊者的成道和说法,是当代灵性意识领域极为重要的成果和依据。本书特点如下:

一、胡因梦、肯·威尔伯、奥修、荣格、拉达克里希那等,一致虔心礼赞——拉玛那·马哈希尊者。

二、中国大陆第一本拉玛那·马哈希尊者的经典作品,确为灵性成长必读之书。

三、一部超凡入圣、令人彻悟的圣书:马哈希尊者以其犹如佛陀、老子、耶稣基督一般的高妙悟境,开示灵性自觉的精深奥义!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平生少有亲笔著述,他的传世作品都是别人根据他的谈话录整理而成的,《回到你心中:马哈希的灵性课堂》也是如此。他的话语简洁有力,即使被整理成文字,也总保留着令人着迷的智慧和强辩的说服力。

在这本对话体例的记言书中,拉玛那谈论到了他对于内在、体验、沉默、心智、智慧、自性和宁静的看法,他所采取的是一种向内参问的形式,在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不断深入探察的过程中,渐渐地拔除了让心灵感觉到痛楚的尖刺,引导人们重新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友爱。

如果说有一些读物能够对现代人重拾安宁、灵性自觉有所帮助的话,那么,《回到你心中》的确是一本这样的书,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灵圣书。

目录

读者好评

拉玛那的启示

译者序

我是谁

 我是谁

灵性指导

 指导

 修行

 体验

 成就

马哈希福音 

 工作与弃世

 沉默与独处

 收摄心智

 奉献与智慧

 自性与个人性

 了悟自性

 上师及其恩宠

 和平与喜乐

 自我参问

 修行与恩宠

 觉悟者与世界

 心即自性

 “我”与“我”的念头

注解

词汇

马哈希小传

试读章节

提问(以下简称问):我是谁?

回答(以下简称答):由七种元素(dhatus)合成的粗质肉身,非我;分司色声香味触的眼耳鼻舌身,非我;分司语言、动作、抓攫、排泄与享乐生殖的五种意欲感官,非我;分司五种吐纳作用的生命之气(prana),非我;甚至起动心念的心智,亦非我;而只带有残存心念的茫昧无觉,其中既无对象,亦无作用,亦非我。

问:若此种种皆非我,我是谁?

答:在否定了上述所有非此非彼之后,所留下的觉性,即我。

问:觉性的本质为何?

答:觉性的本质是存在——意识——喜悦。

问:何时才能了悟自性?

答:当所观的世界消失,就会有自性——亦即是观者——的了悟。

问:当世界仍然存在(被视为真实),会有自性的了悟吗?

答:不会。

问:为什么?

答:观者和所观,有如草绳与毒蛇。毒蛇的幻象不除,草绳的真相不现。同理,除非将视世界为真的信念去除,否则无由了悟底层的自性。

问:何时这世界,亦即所观的对象,能被去除?

答:当造成所有认知与行动的心智(mind)静默了,世界将会消失。  

问:心智的本质是什么?

答:所谓心智,乃是一种居于自性中的奇妙力量,它导致所有心念的产生。一离心念,别无心智。因此心念即是心智的本质。一离心念,别无一个名为世界的存有。

P4-5

序言

拉玛那·马哈希生于南印度,是本世纪彻悟自性的究竟觉者,也是声振寰宇的伟大的说法者。在成道之前,他原是印度一个中等婆罗门家庭的孩子。少年时与其他的学童毫无两样,常和友伴一起念书戏耍,从来没有意识到任何灵性经验,也未曾显露对修行的兴趣。然而,他在十七岁那年却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转变。

有一天,他独自坐在叔叔家中的一个房间里,突然一种死亡的恐惧极其真实而暴烈地攫住了他。马哈希一直是个健康的孩子,当时也毫无病痛,然而他却感觉到他在刹那间就要死去了。这状况突如其来,也毫无征兆。此刻的马哈希在震惊之中,既不去追究这恐惧的由来,也不想求助于任何人。相反地,他声色不动,在当下独自面对这巨大的危机。他后来自述道:

这死亡的恐怖在震惊中将我的心智驱转向内了。我在心中自问:“现在死亡来了。这意味什么?是什么要死去了?这肉身死去了。”而我即刻便戏剧性地演出这死亡的发生。我模仿死尸将四肢平伸,仿佛全身僵冷地躺下,以便在更大的实感中参问。我闭口屏息以防发出任何声音,或说出“我”或是其他的字眼。

“那么,”我对我自己说,“这肉身已死。它将被人送去火葬场烧成灰烬。然而在这肉身死亡之后,我死了吗?这肉身是我吗?它静默而无知觉,然而在它之外,我却感觉到我的人格完全的活力,以及在我之内的‘本我’的声音。所以我原是超越肉身的精神。肉身死去,然而超越肉身的精神却不为死亡所触及。这即意味我原是永生不死的精神。”

这整个过程并非缓滞的动念,而是活生生的真相的灵光乍现,几乎不假思索地为我所直接体验。“本我”原来真实不虚,是我当下唯一的实相,而一切关乎肉身的有意识活动都流入这“本我”。从此“本我”或自性便在一种强大的引力之中定于自身。死亡的恐惧永远消失了。从此我与自性合一,永不退转。念头可能仿佛乐曲中的各种音符来来去去,然而“本我”有如衬底的基本音韵化入了所有其他音符,恢恢不散。

书评(媒体评论)

马哈希大师,一位南印度的圣者,他将持“我见”不放之人比作火车上的旅人。当他们走上火车,不将行李放上行李架让火车来载运,却紧背着行李站在车厢里。同理,当我们可以卸下“自我”的时候,却仍然紧抓着“我见”不放。因为“我见”让我们随时感觉到自己遭受威胁,甚至遭受攻击,虽然偶尔会为自己辩护,却非自己能够掌控。 “我见”像一座难以攀爬的高山,却不得不爬,从而令生活布满了荆棘。

——胡因梦(台湾著名身心灵导师)

拉玛那尊者的教导,不仅对印度人很重要,对西方亦是如此。它对全人类非常有益,对于那些不知不觉地在混乱中沉沦的个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警醒。

——荣格(现代心理学大师)

我听到拉玛那·马哈希尊者所说的一句话之后,便开始非常认真地练习冥想。那句话乃是这样:“在深睡的梦境中,不存在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肯·威尔伯(美国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到你心中(马哈希的灵性课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拉马那·马哈希
译者 陈建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1818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8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82-4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