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张家山汉墓竹简(三三六号墓)(上下册) |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简介 《张家山汉墓竹简〔三三六号墓〕》简述 张家山三三六号汉墓位于湖北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该区域分布大量西汉墓葬,墓葬中多出土竹简。其中*为著名的当属出土《二年律令》和《奏谳书》的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 三三六号汉墓与二四七号汉墓相距仅400米,年代同为西汉早期,上限为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较二四七号汉墓晚十余年,墓中出土了827枚竹简,整理报告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竹简中的大宗为律令简,共375枚,拟题为《汉律十六章》,*次发现完整的《朝律》文本。《二年律令》为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施行的律法,《汉律十六章》的抄写年代为汉文帝二年至七年(公元前178~前173年)。《汉律十六章》上承《二年律令》,下启睡虎地、胡家草场汉律,处于汉文帝改革中的关键节点。本篇是继《二年律令》之后,完整公布的第二批西汉初期法律文献,对研究西汉早期法律篇章布局和律家思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三六号汉墓出土的其余六种书卷分别为《功令》《彻谷食气》《盗跖》《祠马禖》《七年质日》和遣册。《功令》由若干条“令”集成,是任免官吏令文的汇编。这是*次出土的系统的《功令》文本,填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白,对深入了解西汉时期官吏的任用、考核及相关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彻谷食气》由《綦氏》《载氏》《择气》三章组成,较之马王堆汉墓帛书《去谷食气》保存更为完整。《盗跖》是目前所见该文献的*早抄本,对其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 本书上册为全部竹简的原大图版和释文,资料完整,释文精当。下册收录除遣册外六种书卷的放大两倍图版,采用开脊设计,便于阅读、临摹。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张家山汉墓竹简(三三六号墓)(上下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荆州博物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78660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7.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