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画吾自画——湖南省博物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精装) |
内容 | 内容简介 面对齐白石这个经历丰富而复杂、少有的勤奋而高产的艺术家,及其数量巨大而真伪混杂的存世作品,虽然近年众多展览、出版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持续升温,但不可否认的是,与齐白石的巨大成就和地位相比,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很不够的,再加上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仍会经常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思维定式与脸谱化的认识。对于普通公众甚至一般的艺术爱好者而言,引起他们津津乐道的可能更多的是齐白石“从木匠到大师”的逆袭故事、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花墨叶”与栩栩如生的“水族”绘画。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实际上也面临着“许多或主观或客观的人为障碍,譬如经历者的错忆、旁观者的误读、消费者的神话”,甚至齐氏本人的自述也很可能隐匿、淡化或强调一些事情。总之,对于齐白石,中国人太“熟悉”了,而正是这种习以为常、似是而非的“熟悉”遮蔽了更多的事实与真相,使我们停止了思考,阻碍了我们认识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不少误读。对于类似齐白石的这种“熟悉”、遮蔽与误读现象,在美术史中其实并不鲜见。究其原因,艺术家原作及基础文献收藏的整理、公布、研究不够可能非常关键。一方面,对实物、图像资料的依赖决定了美术史绝非书斋里的学问,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仍然是刺激美术史研究的动力。书画鉴定家、艺术史家傅申就曾说过:“每一个人是多面性的,我们很不容易完整地了解一个人,所以我们要鉴定一个过去的、历史上的书画家的作品时,我们都像是在盲人摸象,只能摸到一部分。因此,摸到越多越好,越多就越完整、越准确。”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美术史研究是一个风格史建立与不断更新的过程。潘诺夫斯基曾说过:“风格史只能经由阐释个别的艺术品而建立起来,因此以风格史来修正对个别艺术品的阐释,可能看起来会像一个恶性循环。的确,它是一个循环,但不是恶性的,而是一个方法性的循环。”只有通过这种循环,我们才能不断确立艺术家可靠的真迹体系,不断发掘出“熟悉”中的陌生,不断接近事实与历史真相。作为齐白石作品的重要收藏机构及其家乡的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愿意以其独特馆藏资源的研究与展览,努力为这种艰苦的学术过程添砖加瓦,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正是我们推出本次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的学术诉求与初心。 目录 诸论 “熟悉”中的陌生 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的鉴藏与展览策划 图录 前言 第一单元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早期1882-1918年 第二单元 老萍自用我家法/变法期1919-1928年 第三单元 少年无此好红颜/鼎盛期1929-1948年 第四单元 一花一叶扫凡胎/晚期1949-1957年 齐白石年表 探索与研究 齐白石“鼠”类题材绘画研究 以湖南省博物馆藏《老鼠蔬果册页》与《松鼠葡萄图》为例 略论湖南省博物馆藏齐白石早期绘画的特点及意义 以有年款作品为例 焦虑与超越 齐白石衰年变法新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画吾自画——湖南省博物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精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湖南省博物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811161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