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逊漂流记/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一个具有冒险主义精神的英国人的故事。他不听父母劝阻,去海外历险,不想却被困于孤岛上,孤苦伶仃,生存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孤岛上存活了下来。经过不懈努力,他运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还救援并教化了野人“星期五”,成了孤岛的岛主。经过28年的等待,他找到机会回归了祖国。

《鲁滨逊飘流记》详细描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二十八年的经历。那是一座远离人类文明的荒无人烟的小岛,因此获救和逃生的希望几乎为零。凭着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勇气,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农具和日常用品,耕种作物,驯养野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营造了自己的安乐王国。他从野人手里解救出了“星期五”,并与之建立了充满温情的朋友关系。最后鲁滨逊解救了被叛匪抓住的大船船长,成功地夺回了大船,返回了文明世界。

内容推荐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著名小说家,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笛福出生于伦敦,一生经历丰富,到过欧洲许多国家,年轻时从事过多种职业,也历经多次牢狱之灾,后来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719年,59岁时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刚一出版就广受欢迎。接下来的几年,他又陆续写出了《鲁滨逊的沉思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翁鲁滨逊,出身于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从小就酷爱航海和冒险,梦想有一天能出去闯荡世界,周游天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出走,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乘船出海,从此踏上了航海的冒险历程。

在多次的航海经历中,他遇到了不少危险,不过都通过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化险为夷,活着逃了出来。后来,他到了巴西,靠着聪明和辛勤劳动,在那里开办了种植园。可在接下来的一次航海中,他意外遇险,成为唯一幸存者,并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从此,他靠自己的双手,建房子、种庄稼、圈养山羊、晒制葡萄干、制作生活器皿和生产用具,养猎狗、小猫和鹦鹉,以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勇气,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荒岛变成了适宜于生活的乐园。

在独自生活了许多年后,鲁滨逊偶然遇到一群野蛮人来这个岛上举行人肉宴,并从他们手里救出了一个俘虏,给他取名“星期五”,让他作为自己的帮手,共同开发荒岛。

他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后来,帮助一名船长平定了船上水手的叛乱,乘他的船返回了英国。而他当年在巴西的种植园此时已经规模巨大,通过自己的老朋友帮忙,鲁滨逊收回了种植园部分的产权并将它卖掉,一下子变成了大富翁。

小说中的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是智慧、勇敢和坚强的化身。他虽然从小就充满了梦想,但从不耽于空想,而是不畏艰辛,努力用行动去实现它。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危险时,他的做法总是:冷静认清现实,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和资源,然后想办法去克服它,从不气馁和绝望。他之所以能在荒岛上生存下去,靠的正是这种清醒的眼光、超凡的意志和坚强的行动能力。

这部小说出版至今已经近三百年了,但鲁滨逊这个人物,通过他的行为,一直都在激励并启迪着我们广大的读者,在特定的时候或环境下,我们也可能会遭遇到像他那样的困境,如何去学着他的做法,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这是值得我们永远思考的问题。

试读章节

我一六三二年出生在约克市,家里经济还比较宽裕。我父亲本来是德国人,后来到英国做生意,挣了不少钱,然后搬来约克市居住,在这里娶妻生子。我母亲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我被起名叫鲁滨逊·克鲁索。

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曾经当过英国步兵团中校,可后来他在敦刻尔克(作者注:城市名,法国东北部海港城市)与西班牙人打仗时阵亡了。而另一个哥哥则至今下落不明,正如后来我父母也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

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我从来就没怎么认真学过一门手艺。很小的时候,我就满脑子到处闯荡的念头。我父亲很传统,他总是想法让我接受良好的教育,指望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一心只想航海,任何人的劝告我都听不进去。我这种倔强的性格,仿佛注定了我将来要遭遇不幸。

一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里,非常恳切地劝我说:你除了到处瞎跑,还能干些什么呢?如果离开了亲朋好友的帮助,将来怎么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他告诉我,那些到海外去冒险,去创业,或凭非凡的功业扬名的人,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走投无路的人,另一类则是资产雄厚、野心勃勃的人。而我们家的社会地位居于两者之间,属于中间阶层。以他多年的经验,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最能让人幸福。

他要我要搞清楚一点: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会遇到生活中的不幸,而中间阶层的人就很少会有灾难,也不会像上层社会或下层社会那样大起大落。伴随中产家庭的永远是安定和幸福的生活。

接着他又苦口婆心地劝我不要耍小孩脾气,不要自找苦吃,如果我听话,好好呆在家里,不出去瞎闯荡,他就一定会想办法帮助我。最后,他又举了两个哥哥的例子,让我引以为戒。他说:我以前也劝过你大哥,叫他不要去佛兰德打仗,但是他不听,年轻气盛硬是要去,结果把命都丢了。如果你非要愚蠢地出去闯荡的话,上帝都不会保佑你,将来走投无路的时候,别后悔自己当初没听我的劝告。一提到我死去的哥哥他就泪流满面。当他说到将来我一定会后悔,要孤立无援、走投无路时,竟伤心得说不下去了。他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所以,我打消了去闯荡的念头,决定按父亲说的好好呆在家里。可没过几天,我就把这个决心忘得一干二净了。

几个星期后,为了躲开他的劝阻,我决定逃得远远的。可是,我并没有立刻就走,趁母亲高兴的时候,我告诉她:我就想出去长长见识,再说我都已经十八岁了,学手艺什么的也太晚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干这些事。要是您肯帮我向父亲说说情,让我出去闯一次,等我回来后,我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努力工作,弥补我浪费掉的时间。哪知母亲听了非常生气。她说:跟你父亲说这个没用,他绝对不会同意。另外,我也不会答应。不久,她居然把我们的谈话都告诉了父亲。他听后叹了口气说:“这孩子如果呆在家里,或许会很幸福,可是如果他非要到外面瞎跑,会有大苦头等着他吃的。”事后不到一年,我终于逃走了。

有一天,我到赫尔市(作者注:城市名,英国北部海港城市)去转转,刚好一位同伴正打算坐他父亲的船去伦敦。他怂恿我跟他一块儿去,还说不要我一分钱。我没跟家里人打招呼,就在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那天,踏上了那艘开往伦敦的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和刺激。可船刚驶出亨伯河口,便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我从来没坐过船,感到身体非常难受,心里也很慌张。我突然觉得这是不是上天对我不听劝告,私自离家的惩罚。风越来越大,海面上波涛汹涌,我在船上胆战心惊,觉得每一个巨浪都仿佛要把我们吞下去似的。每次我们的船跌落到浪谷,我都以为我们浮不起来了。在这种极度恐慌和害怕中,我默默祈祷: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小命,只要我的脚一沾上陆地,我就立刻回家,回到父亲身边,一辈子不再坐船了。以后我一定听父母的话,再也不自讨苦吃了。

但到了第二天,一切都风平浪静,我又开始有点舍不得这种海上生活了。不过我还是有点晕船,打不起什么精神。到了傍晚,天气完全放晴,风也住了,随之而来的傍晚非常美丽,落日又是那么鲜红。第三天早晨,风平浪静,阳光明媚。海面上的这种美景,是我从未见过的。我头天晚上睡得很好,也不晕船了,心里非常高兴,看见第一天那么汹涌可怕的大海这会儿竟变得这样平静可爱,非常惊讶。这时,那位怂恿我上船的朋友生怕我因为前天的风暴动摇了决心,来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头说:“喂,老弟,现在觉得好些了吗?前天晚上刮的那阵小风把你吓着了吧?”我说:“那还小?那可是场可怕的大风暴呀!”他回答说:“大风暴?傻瓜,你把它叫做大风暴?嗨,其实那算什么啊!我们的船非常坚固,海面又这么宽阔,那点风算得了什么呀。不过你是第一次遇见,这也难怪。来,我们喝一碗甜酒,把这些都忘了吧。你看今天的天气多好!”这段伤心的经历我就长话短说吧。总之,那晚我被灌得酩酊大醉。说来奇怪,从那以后,我的心里不再慌乱,对大海的恐惧也烟消云散,我以前要去航海的欲望又涌上心头,把在害怕时发下的誓愿抛到了九霄云外。

船航行了六天,我们到了英国东部的港口城市亚茅斯。所有船只都在这里等候顺风,好驶入耶尔河。我们本来是准备乘着潮汐驶入河口的,无奈风刮得太大,就暂时抛锚停在那里了。四五天后风刮得更大了。可大家见怪不怪,一点也不担心,照样休息玩耍得不亦乐乎。不料到了第八天早晨,风势突然加大,这时,船上的人才开始行动起来,把风帆落下来,把所有东西都捆紧,好让船能顶住风浪。到了中午时分,海浪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船头有好几次都没入水中,甲板上也满是水。有一两次我们甚至以为锚要脱了。于是船长下令放下大锚,我们抛下两根锚,并把锚链放到不能放了为止。风暴来势如此凶猛,就连老水手的脸上都开始露出惊恐的表情。船长尽全力指挥大家,努力保护船只的安全,但当他出入舱室,几次从我身边经过时,我都听见他不停嘟囔着:“我的天啦!这样还让人活不活,我们就要完蛋了。”看着他们慌乱的模样,我都被吓傻了,一动不动地蜷缩在舱室里,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尽管我并没有像上次那样祈祷,而且也觉得自己不会死的,但是当船长从我身边走过,说到我们要完蛋的时候,我又吓坏了。

我摸索着走出舱室向外望,眼前是一幅我平生从未见过的可怕景象:海浪像一座座山峰,每隔几分钟就向我们扑过来一次。我看看周围,景象更是惨不忍睹。两艘停在我们附近的船因为装的货物过重,已经被砍去了桅杆。突然,我们船上的人惊呼起来,一艘离我们一海里远的船沉没了。还有两艘船,因为脱了锚,正被风浪推向大海深处,船上没有桅杆。而那些小船的情况稍微好点,它们随着波浪起伏,不过也有两三只被风刮得从我们船边漂过,冲向大海。快到傍晚时,大副和水手长都恳求船长也砍去前面的桅杆。船长起初不同意,但水手长抗议说,如果不砍,船就要翻了,这时船长才答应了。前面的桅杆砍去之后,主桅杆失去了平衡,船身摇摆得更厉害,没办法,船长只好下令把主桅杆也砍掉,这样甲板上就空空的一片了。大家可以想象,像我这样第一次出海的人,上次遇见那么一点风浪都吓得不轻,这次遇到这种情形,害怕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呢。风暴越来越猛烈,就连水手们自己也承认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风暴。我们的船虽然坚固,但是因为装的货物太多,吃水太深,开始有点撑不住了,只听见水手们不断地喊着:“船要沉了!”这时我看见一个奇怪的场景:船长、大副、水手长和一些聪明的人都在不断地祷告。到了半夜,灾难来了。突然,一个去检查舱底的人跑上来,喊道:船舱漏水了。接着又有一个跑上来喊:舱底的水已经有四尺深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听到这样的喊声,我的心都要停止跳动了。这时有人冲到我的床边对我说:你以前什么都不会干,现在抽抽水总可以吧。于是我打起精神,走到抽水机旁,卖力地干起来。正干着,船长看见有几只小煤船正顺着风向海上漂去,当它们从我们的船边经过时,他下令放一枪作为求救信号。我当时不懂放枪的用意,听到枪响,大吃了一惊,以为是船破了,或是有什么更可怕的事发生了。总之,吓得趴在甲板上,都要晕过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清醒过来,我们继续抽着水。但舱底的水越进越深,船马上就要下沉,要把它开进港湾肯定是不可能了。于是船长便连续鸣枪求救。一艘不太大的船刚刚从我们面前漂过,听见枪声,便放下一只小艇来救我们。那小艇冒着危险驶来,但是我们既没法上去,它也没法靠拢我们。后来那些人拼命划桨,不顾危险来救我们,我们的人从船尾抛下一根带浮筒的绳子,并且尽量把它放长,他们几经努力才把绳子抓住。我们使劲把小艇拉到船尾,然后全部人都上了小艇。大家尽力划着。边划桨,边让小艇顺风漂流,向北漂了好长一段距离,一直漂到温特顿海角附近。我们离开大船还不到一刻钟,就看见它沉没了,这时我才明白大海沉船是怎么回事。

说实话,当水手们告诉我大船正在沉没时,我都不敢去看它,这时的我又惊又怕,浑身发抖,一连心跳仿佛都停止了。小艇上的人拼命把船向岸边划去。渐渐的’,我们能看到海岸了,并且看到岸上许多人在奔跑,似乎准备等我们靠岸时救我们。可我们的小艇前进得很慢,怎么努力也靠不了岸。直到我们划过了温特顿的灯塔,大家拼尽全力才最终让小艇靠了岸。上岸后,我们跌跌撞撞走到亚茅斯。当地的人们热情招待了我们这些落难的人,而当地的官员、富商、船主们则给我们安排住处、筹集钱财。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去伦敦,还是回赫尔。如果那时我选择回到赫尔,回到家里,我一定会很幸福,父亲一定会非常高兴。但当时的我像着了魔似的就想要出去闯一闯。明知前面是绝路,还要拼命往前冲。

P1-7

序言

如果世界上还有什么个人的冒险经历值得发表,并能在发表后还得到读者欣赏的话,编者认为本书即是。编者认为,主人公一生的奇特遭遇实在是大家闻所未闻的。作者的语言朴实、态度严谨。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他巧妙地把所有事件与宗教联系起来,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教育他人,从而使我们对任何情况下上帝的智慧景仰爱戴、深信不疑。编者相信书中所写的全部是事实,绝无半点杜撰或编造。因此,读者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得到消遣,而且更会收到教益。毫不客气地说,本书的付梓出版将是对世人莫大的贡献。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卢梭

此书的大成功,不全在于事实的奇异,乃在于描写的逼真,如一个真实的人在描述他的真实的经历给你听。——郑振铎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杨红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丹尼尔·笛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4257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8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