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当代教育史研究新进展
内容
内容简介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中外历史研究开始视野下移,并向生活史转向,中国教育史研究也紧跟历史研究转向的步伐,开始关注普通人群的教育生活及教育史学科的重新建构,本研究所涉及的中国教师史、应试与学校史以及学科史,便是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热门话题,且无论是研究主体、研究视角、学科支持还是研究结论等多有创新。第一,研究主体的针对性。以往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多是倾向于对中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研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的地位不突出,只见物而不见人,而教师与学生正是教育及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两大主体。因此,本研究让教育活动中的两大主体即教师及学生,从幕后走到前台,让他们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借以改变以往教育史研究中的“见物不见人”现象,让教育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史,而不是“物”的教育史。
目录

教师与学生史

理念·境界·情操——《竺可桢日记》阅读札记

传统教师观的历史沿革及意义

名师教学技能为何难以复制:从古代塾师教学“绝活”难以传承谈起

先秦时期中国教师理论体系概述

先秦创始墨家的原创性教育思想探析

元代书院山长角色的转变——以元末学者陶安为中心的探讨

明清宫廷教育与皇子的读书生活

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研究

清代江南乡村女塾师述略——以苏南苏、松、常、太为例

清末小学教师的转型与在职培训

上说下教:江州“义门陈氏”家族教育活动场景再现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与训育

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的历史定位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研究

回归人本:陈鹤琴、陶行知教育本土化办学探索的价值共识

陈宝泉师范教育思想探析

大学生生活的主体叙事及其特质(1977-1990)

科举与教化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八股文的作用和意义

卑微者的尊严:宋代伎艺人的文艺教化活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论科举考试的文化渊源

校非“围城”:董渭川“学校社会化”思想的启示

课本抗战之山东《战时教科书》

抗战时期日伪在山西实施的奴化基础教育

教育史学研究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当代教育史研究新进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国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92440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62000
出版时间 2021-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29.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