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内容
内容简介

红色家风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革命前辈关于家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融合了家风的基本内涵与革命文化意蕴。红色家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为底蕴,在革命家庭场域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齐家实践风貌,既饱含亲情的生活性和伦常性实践智慧,又独具细腻且切近日常生活的道德涵育优势,是代领青年价值观培育的优质文化资源。

《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试图运用红色家风这一承载中国革命历史的特殊文化载体,为增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提供有益尝试。

作者简介
陈苏珍,1985年1月出生,福建闽侯人,法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与家风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在《福建论坛》《学术交流》《红旗文摘》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所撰写学术论文曾获全国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二等奖、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等奖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红色家风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的展开

二 价值观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三 红色家风为价值观培育提供新资源

四 红色家风涵养是价值观培育的新探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色家风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家风的演变与育人价值

一 家风的历史演变

二 家风的育人价值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定义与类型

一 红色家风的定义

二 红色家风的类型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精神与特征

一 红色家风的精神基因

二 红色家风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 红色家风的孕育与生成

一 红色家风的孕育条件

二 红色家风的生成逻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色家风涵养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论述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的本质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主要思想

一 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 中华优秀家文化的核心功能

三 中华优秀家文化的现代传承

第三节 革命前辈关于家庭建设的论述

一 打破封建的家长专制

二 摧毁腐朽的婚姻制度

三 重视家庭教育之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红色家风的理论品格

一 红色家风的内容要素具体明确

二 红色家风的价值基因持久稳定

三 红色家风阐扬的精神与时俱进

四 红色家风的社会传播引领风尚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时代功能

一 坚定理想信念

二 砥砺道德品格

三 抵制不良思潮

四 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育人经验

一 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二 亲情感化与严格家规相结合

三 说理训诫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四 追求进步与联系群众相结合

……

第五章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审视

第六章 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第七章 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二 以主体参与深化价值观认同

首先,以红色家风调动主体参与的能动性。红色家风从家庭生活出发,实际上是关注人作为价值观培育主体的在场性。实践是沟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也是全面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途径。红色家风基于日常生活涵养价值观,包含着对人生意义、人类命运的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发展人、解放人的人文情怀。红色家风发扬主体参与能动性的价值意蕴在于,引导大学生体验生命之价值,拓展生活之意义。个性化的价值观实践养成路径要求以人为本,能够针对大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遵循大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要以大学生为主体,考量其个体素质情况、性格特征、心理气质等个性化因素。主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这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考量的主要因素。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只有从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才能收到实效。针对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环节,要充分考虑高校复杂的多元文化涵养环境,反映多种文化冲突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主体诉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借助红色家风载体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正面影响。

其次,以红色家风唤醒主体情感体验,情感唤醒属于涵养价值观“情”的环节,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等。在“情”的阶段,情感同个体生活的体验是密切相关的,情感接纳则是形成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环节。借助红色家风独特的价值观养成实践模式,以家风中展现的血缘、亲情等情感因素为纽带,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必然能获得更为稳定的价值观认同效果。情感认同在大学生价值观涵养过程中发挥作用,最显著的表现是给个体思想和行为带来差序效应,所谓“亲师信道”正说明情感认同对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红色家风中有很多真切的情感流露,在对家人的严格要求中传达着深沉的关爱,能够发挥增进情感认同的作用。情感认同的差序效应还体现在个体对待和处理矛盾的优先顺序上,对矛盾双方的处理方式,反映了其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背后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和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凸显红色家风中的亲情与关怀,以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此外,红色家风中的价值观培育实践既注重理论灌输,又加强情感关注;既善于抓住主旋律,又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

最后,以红色家风磨炼个体的意志品格。意志培养属于涵养价值观“意”的环节,是巩固价值观认同的阶段,侧重于培养追求价值观真理的自觉感情,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意志品格,并促使个体价值观努力朝着践行的方向外化。意志的磨炼对确保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青年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富足和父母对子女过度的保护都导致对挫折教育的忽视,“温室花朵”式的成长经历难以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个体进入社会生活后难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意志的磨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坚强的意志能够使人们在面临学习困难、生活困境、工作压力时,保持一种始终不放弃、不被困难打倒的勇气和毅力。塑造科学、合理、完整的符合社会主流期待的价值观,离不开对意志的磨炼。重视日常生活在价值观认同中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视日常生活对青年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忽视日常生活领域对大学生意志的培养,势必造成主流价值观认同作用的弱化,甚至流于表面形式,更无法内化为大学生稳固的价值观念。革命前辈在红色家风建设中注重对意志品质的持续磨炼,在面对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的种种困难时,教导亲人迎难而上,秉持艰苦奋斗精神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这些都能转化成磨炼意志的优质资源。红色家风在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方面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以现实的人为落脚点,以个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契合了时代新人价值观培育的意涵。红色家风强调主体意识的发挥,能够深化并巩固价值观认同。红色家风体现出的对个体意志品质磨炼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他律与自律的辩证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苏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8866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240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