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秋加的小说/康巴作家群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秋加才仁通过自己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寄宿学校任教几十年的时间,自己大量深入基层牧区,寻找当地的老人获寻那些远逝的游牧生活,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体验生活在巴颜喀拉山麓牧民的生活习俗、现代化生活方式带给传统游牧文化的冲击,以及生态移民的生活状态,通过不同类型的小说充分真实的展现和描述被誉为玉树最冷地区的三江源头的游牧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习俗。《秋加的小说》用几篇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子组成一幅壮丽、神秘、荒凉的游牧生活场景,让小说中的人物倾诉游牧生活的艰辛和幸福。

内容推荐

作者秋加才仁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寄宿学校任教期间,深入牧区,收集关于巴颜喀拉山麓牧民生活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小说,真实地展现被誉为玉树最冷地区的三江源头游牧民生存状态和生活习俗。小说集《秋加的小说》由中篇和短篇组成,以不同的内容描述不同的游牧生活场景。作品始终围绕着三江源地区游牧腹地的牧人生活和生存状况来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

目录

数汽车的孩子

牦牛之夜

河里的孩子

故乡:被遗失的赞美

浪子

试读章节

这是最好的风景,时光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打发,纳罗已经记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这样的癖好。

那片草原上,游牧的孩子喜欢在夏季放牧归来之后,开始训练自己喜欢的小牦牛犊子,骑上它们才能征服奔驰的骏马。然后喜欢和几个朋友聚集在一起游戏,拿那羊角当马骑或者把那些废弃的牛角一一摆放在一起当作自己的牛羊。孩子们拿起收藏的羊骨踝开始在帐篷前的草滩上举行一场厮杀,拥有最多的羊骨踝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小小的欲望和占有的贪婪开始弥漫在这些幼小的心灵间。纳罗像个闯入者不太受欢迎,“这么大人还和小孩子一起玩,不公平”,已经赢得无数羊骨踝的才仁首先发难,以便保持自己取得的胜利成果。对于纳罗来说任何内容的语言在钻进他的耳朵之后都会失去意义。他一次也不在乎这些反对声,那些孩子瞬间收起自己的玩物四处逃散。

纳罗躺在草滩上,对于这片土地来说,只有这半个月是大自然借给牧民最美好的时光和记忆。看着天空中红彤彤的晚霞,那些幻化成各种形状的神奇之物,是唯一能给纳罗快乐的礼物。他喜欢幻想这些东西晚上会住在哪里,白天从什么地方出来,那些上面真的有大人告诉他们的神灵,不管怎么样,除了孩子们玩羊骨踝时的冷漠外,其余的时刻他都可以参与到不同的游戏中。在草原上他就是这里的王,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尽管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但是他知道自己只是不太喜欢说话而已。那些年老天格外眷顾草原上的生灵,风调雨顺。父亲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而昨晚帐篷中传出的异样的呻吟,更能体现父亲愉快的心情。“明年就有一百头牛,二百只羊了。”父亲每天重复着一句话,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醒纳罗要放牧好牛群早出晚归,找到丰美的草地和水源地;不能让狼群靠近自家的牛。对于财富纳罗没有什么观念,他只知道他辛苦放牧的成果就是可以让父亲去县城回来后带回甜美的糖果,他喜欢吃完糖果后把每一种吃过的糖果的包装纸叠在一起,藏在那个罐头盒里。在他的眼里发明这些好吃的糖果和五颜六色的包装纸的人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神秘感和在自家冬季牧场岩洞中常年闭关的修行者一样伟大和充满魅力。他很想问一句那修行者会不会做出这样的糖果。可是每次有机会见到那满脸是胡须、披着长发的修行者时,修行者总是会给他比别的孩子多的糖果,然后就开玩笑地说:“以后你就要住这个山洞,别忘了这山洞里晚上经常会从下方的小洞里窜出一只野猫,要给它吃的。它是另外一边的野猫,我们两个很有缘,它从山的另一头穿行很久才到这里,看看多不容易。”纳罗似懂非懂地看着手里的糖点了点头,父亲一直都觉得那是修行人对他和母亲的一种安慰,好几次回来的路上他都告诉母亲,别抱什么希望,年龄都这么大了还有点傻乎乎的。

说到冬季牧场,那可真是一处好地方。  是游牧人最安逸的季节,牛群不再像夏季那样喜欢漫山遍野地狂奔浮躁,温顺的牛群开始储备自己的体能以度过那漫长的季节。纳罗也可以不用一天到晚都跟在牛群的后面。低矮的土坯房坐落在山谷中,风尘吹动那些拼命抓住大地的植物,大雪还没有降临,父亲说这是一个好兆头。那些季节也是纳罗最无聊的时刻,山谷中只有三户人家,除了噶呗家就没有小孩子,那些青年人喜欢骑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摩托往城里跑。

这注定是一个寂寞的季节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些逛过城市的人总会带一些稀奇的礼物给他,代价就是他需要在春节的几天帮助他们放牧,那些香烟纸盒、玻璃弹、撕掉了一半的小人书都是最贵重的礼物。对于撕掉的小人书的来历纳罗一直都不明白,会是什么人撕掉了这些神圣的印有文字的纸。父亲处理那些撕烂的《格萨尔王传》都是拿到离家里很远的岩洞中,因为父亲认为撕烂和随意扔掉有文字的纸张是一种罪孽。不管怎么样,这些礼物足以打发这个季节。

有些时候纳罗也会去城里,那是和父母一起去,也是对他在一年内勤劳放牧的最好奖励。在附近牧区的孩子,一直都是自己捡牛粪,另外打一种叫做鹌鹑的鸟。在提倡慈悲的牧区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情?根据大人们的说法,鹌鹑这种鸟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发出一种很大的噪声。传说很早的时候,一位喇嘛骑马走过时,突然飞出一群鹌鹑惊吓了坐骑,被摔下的喇嘛在临终时,告诉他人,“布琼(男孩)扔出的石子远又准,打死鹌鹑没有罪孽”。所以纳罗和小伙伴就变着法地追杀那些鹌鹑,满地放上各类套子,撒上几颗青稞粒,等到傍晚一定会有几只绞死在套子上,这些都是为过年的时候买上新鞋、新衣服的资本。纳罗很纳闷,好好的牛羊肉不吃,为什么偏要吃只剩骨头的鹌鹑?为了揭开这神秘的习惯,纳罗召集了噶呗家的两个男孩,在趁父母去串门的时候,在炉灶上冒着热气的开水中放了两只没有剥皮的鹌鹑,等待着美味出现,可是出现的却是父亲的马鞭,一顿毒打让纳罗几天都无法正常地坐下了,从此以后纳罗再也没有质疑过鹌鹑的味道。

P1-3

序言

为“康巴作家群”书系序

阿来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在中国文坛异军突起的作家群体。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一辑和第二辑,共推出十二位优秀康巴作家的作品集。2013年,中国作协、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我因为在美国没能出席这次会议。2015年和2016年,“康巴作家群”书系再次推出“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三辑、第四辑,含数十位作家的作品。这些康巴各族作家的作品水平或有高有低,但我个人认为,若干年后回顾,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康巴(包括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一区域,历史悠久,山水雄奇,但人文的表达,却往往晦暗不明。近七八年来,我频繁在这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处游历,无论地理还是人类的生存状况,都给我从感官到思想的深刻撞击,那就是这样雄奇的地理,以及这样顽强艰难的人的生存,上千年流传的文字典籍中,几乎未见正面的书写与表达。直到两百年前,三百年前,这一地区才作为一个完整明晰的对象开始被书写。但这些书写者大多是外来者,是文艺理论中所说的“他者”。这些书写者是清朝的官员,是外国传教士或探险家,让入得以窥见遥远时的生活的依稀面貌。但“他者”的书写常常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看到差异多,更有甚者为寻找差异而至于“怪力乱神”也不乏其人。

而我孜孜寻找的是这块土地上的人的自我表达:他们自己的生存感。他们自己对自己生活意义的认知。他们对于自身情感的由衷表达。他们对于横断山区这样一个特殊地理造就的自然环境的细微感知。为什么自我的表达如此重要?因为地域、族群,以至因此产生的文化,都只有依靠这样的表达,才得以呈现,而只有经过这样的呈现,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未经表达的存在,可以轻易被遗忘,被抹煞,被任意篡改。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未经表达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存在。

而表达的基础是认知。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观察、体验、反思、整理并加以书写。

这个认知的主体是入。

人在观察、在体验、在反思、在整理、在书写。

这个人是主动的,而不是由神力所推动或命定的。

这个人书写的对象也是人:自然环境中的人,生产关系中的人,族群关系中的人,意识形态(神学的或现代政治的)笼罩下的人。

康巴以至整个青藏高原上千年历史中缺乏人的书写,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神学等级分明的天命的秩序中,人的地位过于渺小,而且过度地顺从。

但历史终究进展到了任何一个地域与族群都没有任何办法自外于世界中的这样一个阶段。我曾经有一个演讲,题目就叫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而是整个世界扑面而来》。所以,康巴这块土地,首先是被“他者”所书写。两三百年过去,这片土地在外力的摇撼与冲击下剧烈震荡,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终于醒来。其中的一部分人,终于要被外来者的书写所刺激,为自我的生命意识所唤醒,要为自己的生养之地与文化找出存在的理由,要为人的生存找出神学之外的存在的理由,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书写。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才讲“康巴作家群”这样一群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自我书写者的集体亮相,自然就构成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这种书写,表明在文化上,在社会演进过程中,被动变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变成了主动追求的人,这是精神上的“觉悟”者才能进入的状态。从神学的观点看,避世才能产生“觉悟”,但人生不是全部由神学所笼罩,所以,入世也能唤起某种“觉悟”,觉悟之一,就是文化的自觉,反思与书写与表达。

觉醒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当文学的眼睛聚光于人,聚光于人所构成的社会,聚光于入所造就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生活才焕发出光彩与活力。也正是因为文学之力,某一地域的人类生存,才向世界显现并宣示了意义。

而这就是文学意义之所在。

所以,在一片曾经蒙昧许久的土地,文学是大道,而不是一门小小的技艺。

也正由于此,我得知“康巴作家群”书系又将出版,对我而言,自是一个深感鼓舞的消息。在康巴广阔雄奇的高原上,有越来越多的各族作家,以这片大地主人的面貌,来书写这片大地,来书写这片大地上前所未有的激变、前所未有的生活,不能不表达我个人最热烈的祝贺!

文学的路径,是由生活层面的人的摹写而广泛及于社会与环境,而深入及于情感与灵魂。一个地域上人们的自我表达,较之于“他者”之更多注重于差异性,而应更关注于普遍性的开掘与建构。因为,文学不是自树藩篱,文学是桥梁,文学是沟通,使我们与曾经疏离的世界紧密相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秋加的小说/康巴作家群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秋加才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9716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9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201613763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