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圣罗马帝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论述了神圣罗马帝国将近千年的历史,但正如作者所说,他的目的不是要撰写一本叙述性的历史著作,不是要为曾经包括在神圣罗帝国版图之内的德意志和意大利撰写历史,而是要将这个帝国当作一种体制或体系来加以剖析。因而,与人们通常理解的不同,作者把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定为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在罗马加冕之年。在他看来,这是一件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无此则“世界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样子”。那么,这一体制或体系如何形成的,作者认为,它是那些业已过时的宗教信仰和历史相糅合的畸形产物,就是说是在基督教和罗马帝国古老传统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目录
1904年版前言
第四版序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蛮族入侵前的罗马帝国
2世纪的罗马帝国
民族界限的消失
基督教的兴起
基督教与国家的联盟
教会对帝国民族性观念的影响
第3章 蛮族入侵
原始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关系
日耳曼人对罗马和罗马帝国的感情对罗马统治永恒性的信念
奥多亚克灭亡西罗马帝国
东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
罗马帝国的逐渐解体
罗马宗教与罗马法的永恒性
第4章 西部帝国的重建
法兰克人:其强权的发展东罗马人和伦巴德人统治下的意大利
反对崇拜偶像的帝王们:意大利的反叛教皇与法兰克诸王的联盟法兰克人征服意大利
教皇利奥三世的冒险和计划
查理大帝在罗马加冕
第5章 查理帝国及其政策
在罗马加冕的重要意义
当代编年史的记载
关于查理的动机问题加冕的法律效果
查理对教会的地位
对日耳曼臣民的地位
对欧洲其他种族的地位
对他的性格和政策的一般看法
第6章 加洛林诸帝和意大利诸帝
路易一世(虔诚的路易)的统治
加洛林帝国的解体
德意志王国的开始:国王康拉德一世和国王亨利(捕鸟者)
意大利诸帝
萨克森王奥托
奥托作为皇帝在罗马的加冕
第7章中世纪帝国的理论
世界君主国与世界宗教
基督教会的统一
唯实论学说的影响
教皇们作为罗马君主国的继承者
复兴罗马帝国的性质
皇帝和教皇各自的职能
证据与实例
预言的解释
两幅了不起的图画
第8章 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王国
德意志或东法兰克君主国
德意志的封建制度
罗马因素和条顿因素对帝国性质的交相影响
第9章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王朝诸帝
奥托大帝在罗马的冒险
教皇约翰十二世的受审与被废
奥托在意大利的地位
他的欧洲政策
他的帝国和加洛林帝国的比较
奥托三世皇帝的性格和计划
亨利二世皇帝和康拉德二世皇帝
亨利三世皇帝:他对罗马教会制度的改革
第10章帝国与教廷的斗争
教皇权力的起源和发展
教皇和早期诸帝的关系
亨利四世和格雷戈里七世关于授权问题的争端
格雷戈里的观念
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斗争的一般后果
第11章皇帝们在意大利:红胡子腓特烈
腓特烈和教廷
罗马法研究的恢复
布雷西亚的阿诺德和罗马共和党人
腓特烈和伦巴德诸城市的斗争
他作为德意志国王的政策
第12章皇帝尊号和僭妄要求
帝国领土的疆界——对其他国家管辖权的要求
匈牙利
波兰
丹麦
法兰西
瑞典、挪威、冰岛
西班牙
英格兰
苏格兰
爱尔兰南部
意大利和西西里
威尼斯
塞浦路斯和亚美尼亚
东方
条顿诸帝和拜占庭诸帝的对抗
四顶王冠
在罗马加冕典礼前未采用皇帝称号“神圣帝国”一语的起源和意义
第13章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覆灭:政教之争再起
亨利六世统治时代
腓力和奥托四世的竞争
腓特烈二世皇帝的性格和生平
皇权在意大利的被摧毁
大空位时期
哈布斯堡的鲁道夫
帝国性质的变化
教皇们的傲慢行为
路易四世皇帝与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的冲突
选侯们在莱恩斯会议中的抗议
帕多瓦的马西留的《和平的守护人》
教皇权力开始衰落
第14章德意志的宪法:七选侯
14世纪的德意志
查理四世皇帝的统治时代
选举制的起源和历史
帝国选举程序
选举团
查理四世的黄金诏书
对德意志
选举君主国的评论
查理四世政策的后果
第15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帝国
学术复兴
政治思想的开端
要求一个国际权威来保障和平
皇帝作为欧洲君主的职能理论
实例
帝国和新学问的关系
文人:彼得拉克和但丁
法学家
中世纪好古的热忱:其原因
亨利七世皇帝在意大利
但丁的《君主论》
第16章中世纪的罗马城
哥特战争后罗马城的迅速衰落
黑暗时代的罗马状况
12世纪共和国的恢复
布雷西亚的阿诺德之宣道
尼古拉·里恩佐的性格和思想
中古罗马的社会状况
条顿诸帝访问罗马
反抗诸帝的暴动
诸帝在罗马留存的遗迹
近代罗马缺少中古的、特别是哥特式的建筑物原因:敌人和公民的破坏
近代的复原工作
真正中古建筑的残存特点:钟楼、镶拼图案
罗马教会与罗马城革命后的罗马
第17章 东罗马帝国
西部人对东部帝国的漠不关心
西帝国的复兴实际上并未削弱
东帝国对蛮族人和穆斯林的斗争使
东帝国能自我维系的原因
其内政和军事管理
纯粹专制的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和教会对蛮族的关系
东罗马帝国和东正教会世俗权力对教会的影响
东西罗马帝国要求代表古罗马帝国之争
东罗马帝国的存在对西罗马帝国威望的轻微影响
西罗马帝国的存在未扰乱东罗马帝国人们的上帝
东罗马帝国人们未理想化其皇帝的原因
东罗马人智识的特点
其历史与西罗马帝国历史的比较
第18章文艺复兴:帝国性质的改变
德意志的弱点
帝国领土的丧失
帝国宪法的逐渐改变
序言
本书的目的与其说是叙
述罗马-德意志帝国①境内
各邦——中世纪的意大利,
9—19世纪的德意志——的
历史,不如说是把神圣罗马
帝国当作从许多已经完全从
世界上消逝了的信仰和传统
中产生的一种制度或体系来
描述。但是如果对于那些随
着皇权的兴衰而发生的重大
事件不加以说明的话,这样
的描述是难以理解的。所以
似乎最好是采用叙事的形式
,而不采用议论的形式;并
把德意志的政治史纲要以及
关于中世纪意大利事务的一
些评介和一些可以称为帝国
理论的阐述结合起来。为了
使历史事件的顺序更为清楚
起见,作者在前边附了一个
皇帝和教皇的年表。
1866年②和1870年③的重
大事件使过去德意志的历史
极为清楚,而且为了正确地
理解,极为需要从它们与旧
日帝国的性质和影响的关系
这个角度来进行观察,所以
它们虽然不在本书原来的范
围之内,但是对于它们的一
些评述和它们产生的原因,
也应包括在本书之内;这样
可以增加本书的趣味或价值
。著者发现:如果要把这些
评述加进去的话,他必须把
最后三章拆开重写,而他没
有时间来做这项工作,所以
他宁愿把它们写成一个新的
补编,在这个补编中简要地
叙述普鲁士的兴起,1866
年结束的“邦联”统治之下的
德意志情况,以及德意志民
族重新统一于新帝国所经过
的步骤。
本书经过彻底的修改,
并做了一些补充,这项工作
的完成,著者大部分应当感
谢他的渊博的德文本译者布
朗斯威克的亚塔尔·温克勒
博士。著者还应感谢在他准
备最后一章的过程中他从他
的朋友A.W.华尔德先生所
得到的帮助。华尔德先生是
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的历史
学教授,作为一个历史学家
,他的卓越地位为人所熟知
,不需作者再做任何赞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圣罗马帝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詹姆斯·布赖斯
译者 译者:孙秉莹//谢德风//赵世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2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6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2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64
CIP核字 2016058159
中图分类号 K516.3
丛书名
印张 19.62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