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有李森、一行等诗人和理论家的文章,呈现了学界对近年来新诗写作与批评核心问题的论争,具体分析了张曙光、耿占春、清平、冯晏等诗人的作品。
以重估百年新诗的开端与得失为契机,书中回应和分析了诗意母语与诗之真实、当代诗的经验主义和非经验主义、当代诗中的语言可信度问题以及叙事的转调与句法的变异等重要议题。
| 图书 | 中国新诗档案(诗意母语与诗之真实)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有李森、一行等诗人和理论家的文章,呈现了学界对近年来新诗写作与批评核心问题的论争,具体分析了张曙光、耿占春、清平、冯晏等诗人的作品。 以重估百年新诗的开端与得失为契机,书中回应和分析了诗意母语与诗之真实、当代诗的经验主义和非经验主义、当代诗中的语言可信度问题以及叙事的转调与句法的变异等重要议题。 作者简介 李森,1966年11月6日生,云南省腾冲市人。当代著名诗人、学者。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中华文艺复兴研究小组组长、论坛主席。已在国内外出版《李森诗选》《屋宇》《中国风车》《春荒》等诗集与《画布上的影子》《荒诞而迷人的游戏》《苍山夜话》《动物世说》《美学的谎言》等16部著作,主编《新诗品——昆明芝加哥小组》诗刊和《复兴纪》丛刊。《他们》诗派成员。“漂移说”诗学流派的创始人。 目录 卷首语 诗歌的原木(一行撰) 诗歌批评观察 重估价值:百年新诗的开端与得失——2019年新诗评论综述(纪梅执笔) 诗歌写作观察 当代诗的经验主义与非经验主义:近年来中国新诗写作概观(一行执笔) 原初论坛 诗意母语的陷落?——汉语新诗诗意生成的逻辑(李森撰) 论坛:诗意母语与汉语新诗(邱健整理) 诗学专题:诗之真实与可信 朝向真实:当代诗中的语言可信度问题(一行撰) 诗的真实和诗人的自恋(楼河撰) 惭愧、坦诚与惊奇之诗——新诗生命力的三种形态及语言可信度的构成(方婷撰) 个案研究 叙事的转调与句法的变异——张曙光近作阅读札记(谭毅撰) 从抒情诗到“世界荒诞如诗”——耿占春诗歌创作转向(纪梅撰) 诗的相对论——论清平的诗歌(方婷撰) 从“波浪”到“皱褶”:刘南山的神游诗(一行撰) 陌生化书写、时间意识与想象力的突围——略论品儿诗歌(敬笃撰) 梦境·雾霾·镜像——冯晏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书写(何飞龙撰) 附录:作者简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新诗档案(诗意母语与诗之真实)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李森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3510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0 |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66 |
| CIP核字 | 2022240929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184 |
| 宽 | 13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