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爸爸老舍/舒乙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舒乙先生作为老舍之子,研究老舍具有先天的便利和优长,他写了很多本关于老舍的文章和图书。本书精选他对于老舍研究最为重要的文字,一部分是关于老舍的生平叙述的,特别是老舍的童年、老舍的爱好、老舍的关坎、老舍的最后日子等;另一部分是关于老舍研究的。 作者简介 舒乙(1935-2021),北京人,满族,中国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1954年9月留学苏联。历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馆长,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并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出版作品多部,散文集《老舍的关坎和爱好》获满族文学奖。近年来以绘画为主,其画作影响力见深见广。 目录 五把钥匙 老舍的家谱 老舍早年年谱 顶小顶小的小羊圈 一个京城贫儿的辛亥经历 老舍和贝满女中 老舍在英国 八方风雨四海为家 冰火八年间 北碚:我的第二故乡 老舍在美国 老舍的1950年 丹柿百花小院 北京——创作的源泉 老舍和书的故事 慢慢写,别太快 老舍教子八章 老舍最后的两天 再谈老舍之死 老舍和胡絜青的墓 导语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 老舍是北京人。 老舍是满族人。 老舍是穷人。 老舍生于19世纪最末一年,死于20世纪中叶,他活了67岁。这个时期,正好是中国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期,是新旧交替的时期,是出历史巨人的时期。 老舍两次出国,前后达十年之久,一次是在英国和新加坡,另一次是在美国。 以上五点,是了解老舍的五把钥匙,是可以把老舍和别的作家区别开来的特征。 这些问题对于研究老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老舍对于北京文化,对于满族文化方面的贡献,本书做了特别的揭示。 精彩页 五把钥匙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 老舍是北京人。 老舍是满族人。 老舍是穷人。 老舍生于19世纪最末一年,死于20世纪中叶,他活了67岁。这个时期,正好是中国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期,是新旧交替的时期,是出历史巨人的时期。 老舍两次出国,前后达十年之久,一次是在英国和新加坡,另一次是在美国。 以上五点,是了解老舍的五把钥匙,是可以把老舍和别的作家区别开来的特征。老舍作品的体裁、语言、风格都可以由这些特质中找到来源。老舍的文学成就,老舍的性格,乃至老舍的生死也都和这五个特质有密切的关系。 老舍是北京人,这一条决定了他总是写北京城和北京人。北京是世界文化名城,本身有独一无二的神采,可以演绎出无数传奇故事。同时,这一条决定着老舍用北京话写作。众所周知,官话,国语,普通话,都是以北京音为基础的。老舍是北京人,他的北京话地道,他的文章后来往往被当作学中文的范本来念。 老舍是满族人。满族是中华各民族中文化较高的民族。满族做过统治全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全民族,不分地位高低,都享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有较多的机会从事文化活动。尤其是到了清朝末期,满族成了“熟透了”的民族。连普通的满族成员都个个文武双全,多才多艺,会武术,会吹拉弹唱,会养花种树,会养狗养猫养鸟养蛐蛐,会烹饪也会品尝,懂礼节,有规矩,口才好,懂幽默,有语言天才。一个满族出身的人,一旦当了作家,必有其丰富多彩的修养优势。 老舍是穷人。这一条使他天生地同情穷人,天生地倾向进步和变革,而且有嫉恶如仇和悲天悯人同样发达的性格。他因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丧父而自幼便痛恨帝国主义,是爱国主义者,创作了《二马》《四世同堂》等作品。穷人,包括拉车的、妓女、巡警、小商小贩、小职员、小知识分子是他的描写对象,创作了《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作品。他的穷人出身使他对人民政权的建立感到狂喜,从而保持了高度旺盛的创作势头,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作品。 老舍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又长时间在国外生活过。在他身上既有古老中国的传统,又有现代世界意识,像一个站在纵坐标和横坐标交点上的人,他的古文知识和外文知识同样优秀。这样一位作家,不同于古典作家,也不同于当代作家,有他独特的长处。他的格律诗作得很好,颇有唐诗味儿;他的英文话剧也写得好,可以交给美国大学生去直接演出。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高峰,老舍文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能够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品,绝非偶然。 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之外,《离婚》《微神》《猫城记》《正红旗下》等也是老舍的代表作,都在世界上传播很广,有多种外文译本。 老舍本人也做了大量中外文化交流的事,包括教外国人学汉语,将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介绍到世界上去,把自己的小说翻译成外文,等等。老舍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戏剧绝不弱于世界上的任何人,是强项。老舍自己取得的文学成就便是一个证明。 1995年7月于北京(《中学生文学精读·老舍》前言,香港三联书店,1996年) 老舍的家谱 老舍先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谱,因为他是穷人出身。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这一点,这应该是事实。 但是,经过调查研究,以历史材料为根据,后人可以替他补做一个简易的家谱,来填补这个空白,也不失为一种补救,对他的身世研究多少有些用处。 家谱的主要依据是老舍先生和胡絜青夫人的婚书。这件实物尚在,保存于北京老舍纪念馆中。该件统一格式的印制单位是“北平市政府社会局”,上贴有四枚印花票,票内有两枚内右区的印章。日期是“中华民国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婚书上有两位新人、证婚人、介绍人(两位)、主婚人(两位)、家长(两位)的各自签名和印章。结婚仪式地点在西单报子街会贤堂。这份婚书上明确填写了老舍先生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字。这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史料文献。 和老舍先生“生辰八字”有关的记录还有: 他生于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三酉时(相当于1899年2月3日下午5点至7点之间)。 他的出生地点在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的小羊圈胡同(今小杨家胡同8号),当时属于正红旗驻地,生在北屋的东套间里(今尚存)。 他的血型是B型。 老舍先生有三位结义兄弟(拜把子兄弟),他排老三,老大叫董子茹,老二叫赵水澄,老四叫罗莘田(常培)。结义时间是1922年下半年,地点在天津南开中学。事实上,他们确实是终生好友,亲如手足。 在调查家谱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事值得记述。 在辽阳市郊满族聚居区的一个小村里,找到几户姓舒的,他们谈了以下的事情,其中颇为惊人的是: 这个村的人都是一个姓氏的后裔,都是舒穆禄部落的,后来,冠汉姓时,东北音“Xu”(第四声)可以找到四个同音汉字—一舒、徐、许、宿,于是这个村的舒穆禄氏后裔现在有姓舒的,有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爸爸老舍/舒乙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舒乙 |
译者 | |
编者 | 李劭南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01483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5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8 |
CIP核字 | 2019066075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