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诗(回到初相遇的一刻)
内容
试读章节

伊人,在水一方

只是关心,毕竟曾是同学,她,曾经是自己十分倾慕的女子。

上一次同学会时,她没有出现,询问其他同学,也没有人知道她的近况。后来,他约了另一个女同学出来见面,因为当年她们是“死党”,交情匪浅,必然知之甚详。听起来,她过得还不错,日子平静无波,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欢的事。如到偏远小学去作课辅,或者随流动图书馆的专车下乡,让小朋友们借书还书,有时候出国玩玩。

平静的岁月里没有烦忧,又何尝不是福气呢?

红尘扰攘,也或许牵挂少一些,清心多一些吧。

可是,这一次的同学会呢?她依然芳踪飘渺。他的心中仍是记挂的,聚餐时,他一再要她的好朋友劝她:“走出来,一定要走出来!”红尘沧桑,谁没有各自的眼泪和伤痛呢?情路颠簸,就忘了吧。别说世上你最不幸,有更多伤心泪尽的人,在黑暗的角落里数着自己的心事。

可是,在一旁的我们却觉得,都这么多年了,他真该“放下”。

《诗经·秦风》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芦荻仍然耀眼繁茂,就在一个清秋的早晨,露珠才刚凝结成霜。我在水边徘徊寻找伊人,然而,伊人却在流水环绕的遥远彼方。纵使我有心逆游而上,愿意迂回盘旋去追求,奈何漫长的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如果顺流而下,可以看见伊人在曲水的上游,遥遥隔绝,可望却不可即,隐隐约约,仿佛站在水的中央。

或许世事就是这般,我们今生所追求的梦想,有一部分实现了,更多的,却是失落。

大学时,他太爱搞笑,沉静的她认为他过于流气,他抽烟,恐怕也不是她心目中的好青年。无视于他的情意,她另有自己钟爱的人,只是感情的路一波三折,最终仍是孤单。

如今,他得意于企业界,娶妻生子,烟早就戒了,人生的成绩亮眼。

纵使两人没有缘分,可也还是昔日的同学,他说:“后来,她曾经跟我联络,可是,我已经结婚了。”

无法重来的人生,因缘更不可解,此刻多说,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只有,真心的祝福。

不变的情谊

我和芬菲、阿缎不相见也多年了,他们都是我年少时的同学。

芬菲大学时读了中文系,刚教书不久,曾来我家小坐。她长得瘦高白净,有双眯眯眼,颇有几分日本女子的味道,父亲是医师。

芬菲的男友哲仁是我家小妹课堂上的老师,那时在中学就读的小妹大惊小怪,兴奋异常,逢人就说:“庄老师的女朋友来我家喔!”

阿缎比我们早就业,也在公家机关服务,后来嫁给了镇上的小学老师。听说那年我们班上,除了我和幼汧读女中,其余全都上了师范院系,成为培育英才的好老师。这么说来,三年级时,阿缎并不在我们班上。

阿缎比以前丰腴而美丽,中学时太瘦了,她有两个贴心的女儿。岁月飞逝,今日得见,也是欢喜。虽然,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岛上,南北的车程也并不远,然而俗务把我们紧紧捆绑,挣脱不易。

中午,一起用餐,在餐厅里吃套餐。还有大香蕉,不知是谁说:“营养专家说,要先吃水果、喝汤,再用主餐。”我一听,如法炮制,结果丰盛的主餐反而吃不下了。

呵呵,都怪那香蕉太大了。

执手相看,我少年时的朋友尽皆有成,多么让人开心。

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战国越人的《越谣歌》: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骑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如果将来你坐着大房车,成了有地位的人,而我还是戴着斗笠的农夫平民,有朝一日相见,你会下车跟我打招呼吧。如果将来你撑簦伞,而我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有一天见到你,我也会下马来迎接你的。簦,古代有柄的笠,就像现在的伞。这首流传于江浙一带百越地区的古代歌谣,诉说着年少时的友谊不变,纵使将来贫贱富贵也无所移,曾让我深思难忘,也正是我此刻的心情。尽管岁月悠悠,不变的情谊,总是散发着温暖,驱除了世间寒凉。

一朵出尘的荷

那次,同学会的时候,你穿着一袭白色的衣裙出现。餐厅里,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人大声嚷嚷:“我梦中的公主来了!”赶忙向前迎你。你微笑着走了过来,依旧清丽脱俗,如一朵出尘的荷。你在我身旁的位子坐下,因为,当年我们不只是邻居,还是好朋友,私交最好。

初中时,每天我们一起骑着单车上学,也因为同班,放学后,又一块儿回家。我们常有说不完的话,谈电影,说心情。今天想来,那也不过是清纯少女小小的忧欢吧。

我们的烦恼只有功课,也不算太难,只是竞争激烈,名次的排行,几乎是平均 0.1分就差了不止一名,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那时候,喜欢你的人太多了,不只同班的男生,还有隔壁班的,甚至高年级的学长。你不只美丽,而且乖巧。听说,有那低年级的学妹,每天必定守在家门口看着你过去,才肯去上学。我们总是一起,为什么我竟然不曾发现有这样的小粉丝呢?或许,我也是懵懂的吧。

有太多爱慕的信来到,但对你毫无影响,我们的日子在单纯里度过,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回忆。

长大以后的你,也一直是许多男士梦中的公主,然而你仍一径浅浅地微笑,没有丝毫的骄纵之气。在我的心里,你是一朵永远的荷,绽放在我青春的生命中。

可是,人间的沧桑是不可能轻易放过我们的。

你嫁给了大律师,衣食无虞,然而婆婆强势而蛮横,很难相处。夫家的人际复杂,却又要求面面俱到,这让你疲于奔命。丈夫爱你,然而,在家族的庞大压力之下,长久以来,毕竟心劳力绌,再不能维护你了,你们终于分手。儿女归夫家,你因此远走异国,离开了伤心之地。

你的痛,或许更胜于《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花,满是香草的兰泽弥漫着芬芳的气息。我采下它们,到底想要送给谁?而我心中思念的人儿却远在故乡。回头依恋地遥望着故乡,唉,归去的路途何其悠远漫长。两人同心却又分居两地,直到老去都怀抱着难遣的忧伤。

思念最是令人神伤。人各一方,可望却不可即,这般的心愿难偿,留下的,只是叹息了。人世间,多的是伤痛,各式各样,没有人肩上的重担会是轻省的。想念你的清丽容颜,像荷花一样,有着出尘的美丽。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见,再一起骑着单车,在小镇里四处闲逛,一如我们年少的时光?

老枫红叶

那几株枫树都很老了。老了,仍然老当益壮,仍然生意盎然,多么让人佩服。我在一座佛寺的后面,邻近崖边的所在,发现了它们的身影。

长在那么高峻的地方,恐怕也会是寂寞的吧?幸好,它们几十株一起,枝繁叶茂,蔚为可观。在蓝天之下,它们傲岸不屈,就像英雄一样。

在背光里,它们的躯干显得暗沉,叶子却鲜红似血,老枫红叶,仿佛有一种悲壮的美,令人起敬。我常想,有一天我老了,会怎样呢?没有灵活的身躯可以四处闲走,没有人生的梦想可以奔赴,甚至没有好朋友可以聊天,那样的生活,如此孤寂,我会愿意过吗?

现在我知道了,即使是一株枫树,也有它的使命,那就是依着四时的运转,努力活出精神来。不萎靡怠惰,不怨天尤人。每天都是唯一,要珍惜,要努力。  老枫树,年年在秋日展现最美丽的颜彩,它让我们知道,每个日子都不宜虚度,活到什么时候,上天自有旨意。

年少的时候,曾经读过《古诗十九首》,其中的《庭中有奇树》是这么写的: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园中有一棵美丽的树,绿叶生长得多么茂盛。我攀着枝条摘下了美丽的花朵,想送给心中思念的人。花的馨香盈满了我的前襟衣袖,只叹路途遥远无法寄赠。一朵花又有什么可贵的呢?只因长久的别离,让我惦念深深。

当时年纪小,只觉得这诗明白易懂,哪能深究其中浓重的相思之情?

如今想来,它语淡而情深,其实是非常感人的一首诗。

我站在枫树下,心里想着:这么老的枫树,衬着远山的青绿,红叶片片,自成天地间最为动人的风景。

仍旧是鲜明而亮丽的枫红,美在秋日的阳光下,它们可一点都不逊色,活得理直气壮,也活得安恬自在。

P5-16

书评(媒体评论)

琹涵的性格美极了,如此纯洁善良,勤于写作,而没有一点求名求利之心。太难得了!

——作家 琦君

读琹涵的散文,最好在有月的山中,泉水淙淙的溪畔,或是微雨的日子,或是沉静的深夜,或是……岁月悠悠,您将可以寻找到生命中的平静。

——儿童文学作家 陈木城

琹涵老师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我,她的话语中存在美丽又温柔的风景。她解读古典作品时,也分享了爱与同情。

——凌性杰 作家/教师

目录

写在前面 若能回到初相遇的那一刻

◎先秦至南北朝 听鸡鸣启程

只因害怕寂寞 《诗经·周南·桃夭》

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不变的情谊 越人《越谣歌》

一朵出尘的荷 佚名《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老枫红叶 佚名《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她的爱 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真正的释放 鲍照《拟行路难》

◎唐代 看花开花落

人参果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赏 扇 王昌龄《长信怨》

人间故事 王维《柳浪》

从来不曾爱过 王维《相思》

桃花潭水 李白《赠汪伦》

天 平 李白《玉阶怨》

爱,终于回头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寻找自己的天空 李端《听筝》

花落水流 刘禹锡《竹枝词》

秾艳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说不出的寂寞 杜牧《赠别》

你爱算命吗? 李商隐《贾生》

最是人间留不住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明月照沟渠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深情所系 李商隐《锦瑟》

好好爱自己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走自己的路 崔涂《孤雁》

经不起岁月的涤洗 杜秋娘《金缕衣》

月光如水 刘方平《月夜》

一树花开 刘眘虚《阙题》

◎宋至明代 览眼前千帆

窒息的爱 欧阳修《夜夜曲》

让爱自由 欧阳修《画眉鸟》

这个字,你会不会念? 苏轼《琴诗》

远方有歌声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荷花岁月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眼眸深处 朱熹《观书有感》

相爱容易相处难 辛弃疾《书停云壁》

记忆里的黄昏 曹豳《暮春》

心中的不舍 高启《竹枝》

梦,可以追寻 唐寅《言志》

云开月明 佚名《山歌》

◎清代 偕晚霞归来

落日也很美 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

也是格格 吴嘉纪《送吴仁趾》

初恋的故事 朱彝尊《和远士无题·每嗟相见太匆匆》

不是最孤单 王士祯《悼亡诗·遗挂空存冷旧熏》

也要疼惜自己 蒲松龄《采莲曲》

爱情,没什么道理 林以宁《得夫子书》

血拼公主 王夫之《悼亡·十年前此晓霜天》

血色的黄昏 厉鹗《杨柳枝》

轮 回 龚自珍《梦中述愿》

落叶的叹息 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爱的祝福 季淑兰《消夏词》

序言

若能回到初相遇的那一刻

若能回到初相遇的那一刻,又能怎样呢?所有的错误都能被擦去,我们能拥抱美好吗?然而,世上没有如果,逝去的不会重返,回来的哪有可能完美?在生命的漫漫长途里,憾恨,多么常见。面对,是学习;放下,只怕就是一生的功课了。

我从书柜里翻出老师两本谈诗的书来读。老师的文笔很不错,加以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是很有内涵的。

我大学毕业也很多年了。以前爱读闲书,现在反而读起经典作品来,或许是心境上的改变,或许也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吧。

唯有经典著作,经受得起岁月长河的严格淘洗。每一次把卷重读,都仿佛是回到初相遇时的欢喜。

想起大学临毕业前的谢师宴上,我穿着一袭泰丝做的黑色小礼服,灯下闪着润泽的光。宴会结束,老师走过来,称赞那件衣裳好看。如今老师和家人定居国外,相见也已经不容易了。读老师的书,也是一种相逢吧。经典诗词,的确是历久而弥新,加以人生阅历的增加,更能领会其间幽微的心事,有多么扣人心弦。现在读书纯属乐趣,离学校远了,离考试远了,只因为喜欢而读,成了生活里的赏心乐事,何其快意。幸好生在台湾,幸好识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丰厚美丽,真是我们的福气。

诗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任何一种文体的演变都是循序渐进的。诗,也是这样。

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多为采集而来的民歌,有四字一句的或是长短不定的,并不一致。而后有屈原、宋玉等人写的《楚辞》。句数多少不定,句子的字数也不等,并在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等字。

汉代有五言诗形成,但不限句数,可长可短,后人称为五言古体诗。同时出现的还有乐府诗,乐府诗有五言诗,也有长短不拘的诗。到三国时,曾出现了完整的七言诗。一直到齐、梁时,七言诗才逐渐流行。

到了初唐,近体诗的形式已经确立,从此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的形式一直保存下来,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并列。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类,绝句诗每首限定四句,律诗则有八句,都有平仄格律的要求。唐代是诗的盛世,诗人辈出,佳作有如繁星,闪耀了整个文学的夜空。

唐玄宗开元前后,逐渐形成词。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是词的全盛时期,依词牌来填,多有讲究。之后有元曲,用韵上比较灵活,也比词更为口语化。明清两代依然有人写诗填词,虽然各有特色,也有可观之处,然而,不论质和量,都无法和唐宋抗衡了。 从广义来说,诗词曲都属韵文,词曲也是诗的延伸,后代有人将它们都列于诗的范畴,也是说得过去的。  古典诗里最常出现哪些写作题材?

诗来自诗人感情的抒发,任何题材都可入诗。例如:季节、爱情、讽喻、抒怀、山水景物、赏游、怀古、咏史、乡愁、别离、悼亡、闲适以及饮酒等等。

我想不出有什么题材是不能入诗的。或许,更应该关心的,不是题材,而是是否让人感动。感谢千百年来,众多诗人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永恒的诗篇,那样璀璨的光芒,足以照耀千古,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如何回报呢?也唯有时时诵读。在心灵交会的那一刻,诗人是安慰的吧。好诗终究穿越了时空,成了我们的知己。

古典诗与古典词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我用“古典诗”一词,只是便于和今日的现代诗有所区分。也有人以传统诗称之。

诗到了唐代,重视格律的,称为近体诗。之前的统称为古体诗,或简称为古诗。

近体诗的句法整齐,不论是律诗或绝句,字数都有规定,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则每句七个字,长短固定。至于词,就必须按词律或词牌来填词,词的句子字数也是据此来决定,所以长短有所不同,词又称为长短句。

诗讲求韵味和情意,词更讲求幽雅委婉缠绵。

诗要庄重,意象必须包容阔大、意境深远。词则更为妩媚、婉约和细腻,能言诗之所不能言。也因为词是比较个人的、情感的,它在刻画上,比诗更加细致,也会有更多细节上的曲折描绘。

读古典诗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在现实生活里有着各种滋味,酸甜苦辣,不一而足。人生的境遇,更是平顺的少,拂逆的多。我们要如何看待呢?

哀伤落泪,无补于实际。委曲,不能求全。逃躲,只是怯懦。

夜深人静时,我到古典诗中去寻求安慰。那么精炼的文字,优美而深刻,唯有“珠玉”得以形容,是如何安抚了我受创的心。历代的诗人,多的是遭逢不遇,或身如飞蓬流离失所,甚至被谗害下狱致死,他们的泪更多,苦更深,伤更痛;可是,他们却回赠给世界美丽的诗篇。就在那一再反复的吟诵诗句里,我淡忘了一己的不幸。放下吧!那才真正释放了自己。

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无有怨尤。第二天,再度面对升起的朝阳时,我可以勇敢,可以奋发。亲近经典,足以让心情得到安宁,给我们带来力量。面对生命的困厄,我的好朋友去读《老子》,另一个朋

友则手抄《围炉夜话》。至于我,阅读诗词,一直是陪伴我度过漫漫长夜的一帖良方。

为什么会想要写这本书呢?

诗和词都是我所钟爱的。或许,我更偏爱诗一些。

因为它宽阔自然,坦荡大器。而且,它的篇幅更为精炼短小,在咫尺之间而有无限辽阔的风景,这是最令我着迷的所在。

这本书,取材多为爱情。爱情,是世间男女永恒的课题。爱情来了,你准备好了吗?你懂得接受和珍惜吗?或者只是心慌意乱,别别扭扭,说的,不是心里的话,

甚至都是气话和反话,猜测、争执……一旦爱情远去,只留下伤痛?明唐寅的《花月吟》有云: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这般美好的花月,多么让人流连忘返。花前月下,正是爱情的温床,可叹,爱情常来得太早,在我们懵懵懂懂的时刻闯入。溶溶的月色,花开千万朵,缤纷而迷人。我们却幼稚且粗心,老是挑剔,老是不满,我们以为花好月圆都属寻常,却不晓得那竟是上天的恩典。没有珍惜,不知感激,不懂包容,注定了和爱情的擦身而过。主要仍在于,我们不够成熟,不知爱的真谛。离去的爱情会回来吗?没有人知道。有一天,当我们懂得了看花要早起,爱月要迟眠,我们有了耐心,加上一点机运,爱情才可能停留吧。定稿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是疲累的。我常想,红尘有如旅行,这一趟生命之旅,我有眼睛,不是要看尽天下的好书、好山水、好人情吗?

然而,有太多的故事,“当王子与公主结婚以后,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这般童话的结局,当我是个孩子时,从来不曾怀疑过。可是,在我长大后,我活得更久时,却发现有太多的发展在意料之外。佳偶竟成怨偶,甚至怒目相视、分道扬镳,从此老了容颜碎了心。也有的,是在绝望的困境之中,努力为自己召来了阳光,另创新局。人生的故事丰美,却也让人心为之折,斑斑泪痕,欲说还休。

我跟好朋友说:“爱情的故事欢愉太少,伤痛太多。我以为,我写的只是人世的沧桑。”

我的好朋友却说:“你心存悲悯,还有那么温柔的笔触,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一种抚慰了。”是吗?真的是这样吗?就记取那初相遇时的欢喜和悸动吧,曾经有过年少的情怀,在我们的记忆里,不会磨灭,也美如一首好诗。

琹涵

2013年春

内容推荐

琹涵编著的《好诗:回到初相遇的一刻》精选数篇《诗经》中的佳作,以及南朝的谢灵运、鲍照,唐代的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李端、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崔涂、杜秋娘、刘方平、刘眘虚,宋代的欧阳修、苏轼、杨万里、朱熹、辛弃疾、曹豳,明代的高启、唐寅,清代的龚鼎孳、吴嘉纪、朱彝尊、王士禛、蒲松龄、林以宁、王夫之、厉鹗、龚自珍、季淑兰等三十多位文人名士,近五十首诗作,与现实生活对话,抒解你我心中的欢喜与忧伤。《好诗:回到初相遇的一刻》每位诗人的介绍中,供读者吟赏。

编辑推荐

最早的诗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而后有屈原、宋玉等人写的《楚辞》。汉代时,有五言诗及乐府诗出现。到了初唐,则确立了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的形式,从此保存下来,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并列。明清两代,依然有文人写诗填词,不仅各具特色,也有可观之处。

《好诗:回到初相遇的一刻》作者琹涵以温柔真挚的字语入文,引领读者仿佛穿越时空,走入历代好诗的世界。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将先秦时代的《诗经》,到唐代的王维、李白,宋代的欧阳修、苏轼,明代的唐寅,清代的蒲松龄、龚自珍等人的诗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境遇相印证,让古典好诗成为现代人的心灵知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诗(回到初相遇的一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琹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23992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3243317
中图分类号 I207.227.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4
13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