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晋唐五代书论译注/历代书画名著译注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书论产生于“审美自觉”的时代。所谓“审美自觉”,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对于自己精神之美的认识。书艺比较于其他艺术,有个很不相同之处,就是它的工具性:书写首先是记录文字的工具。即使被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以后,也仍然未能摆脱它的这个性质,从远古到现在,都是如此。书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书论大致分为两支:工具论和艺术论。其中,又以工具论成熟在先,艺术论成熟在后。从汉魏到唐五代,书论由初创到成熟,显示出工具论与艺术论由合而分,由分复合的发展轨迹。始终张扬其中的“审美自觉”和“个性自由”的旗帜,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传统。 目录 前言 非草书 九势 笔论 四体书势 笔阵图 用笔赋 书论 论书表 笔意赞 论书 古今书评(节选)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答陶隐居论书(节选) 传授诀 笔髓论 指意 论书 王羲之传论 书谱序 六体书论 书议(节选) 书断(节选) 论书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怀素上人草书歌序 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论书 书述 评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晋唐五代书论译注/历代书画名著译注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汉)赵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28356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4 |
CIP核字 | 2022044571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3 |
宽 | 15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