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骆驼与轮子/世界史图书馆
内容
内容推荐
传统观念一般把轮子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发明,而骆驼则是笨拙落后的运输形式。本书通过回顾骆驼从古至今的驯化和使用历史,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地挑战了这一出自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作者借鉴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与骆驼饲养业相关的知识,同时运用大量图像证据,探讨了骆驼的使用对人类历史,尤其是中东和北非的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了骆驼运输的社会、军事、经济、技术意义。本书具有开阔的世界史视野和鲜明的跨学科特色,曾荣获美国科技史协会颁发的“德克斯特奖”。
作者简介
理查德·W.布利特(Richard W.Bulliet),哥伦比亚大学中东史教授,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撰写的学术著作涉及的话题有:中世纪伊朗的社会和经济史(《尼沙普尔的贵族》和《早期伊斯兰伊朗的棉花、气候和骆驼》),人与动物的关系史(《骆驼与车轮》和《猎人、牧人和汉堡包》),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中世纪时期皈依伊斯兰教》),全面的伊斯兰社会史(《伊斯兰教:来自边缘的观点》和《伊斯兰—基督教文明的个案》)。他是《20世纪哥伦比亚历史学》的编者。他出版了4本小说,合编了《现代中东百科全书》,主持了关于中东的教育电视系列节目。他曾获得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学者奖和卡内基基金会学者奖。
目录
中文版序言
晨兴版序言
致谢
自辩
第一章
骆驼与轮子
第二章
骆驼驯化的起源
第三章
骆驼驯化的传播与乳香贸易
第四章
北阿拉伯驼鞍与阿拉伯人的崛起
第五章
北非的骆驼
第六章
伊朗:单峰还是双峰?
第七章
作为挽畜的骆驼
第八章
无轮社会
第九章
如果骆驼是一个这么好的主意……
第十章
轮子的回归与骆驼的未来
文献综述
索引
序言
五十年前当我着手骆驼
与运输史研究时,我很快发
现,在创制骆驼形象方面,
中国艺术家远远超越了世界
上其他所有人。最主要的是
唐代陶塑,不过有些绘画也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如张择
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也
发现,由两匹马或四匹马牵
引的马车,在被广泛用于军
事或行政长达数世纪之后,
到了汉朝末年,多为由单一
动物牵引的小型二轮车所取
代。而且,在主要农业区内
,挽用单一动物的犁耕成为
常态。
此书出版时,和其他学
者一样,我认为中国艺术品
反映了内亚对中国文化与经
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可是,
当中国以西几乎所有地方牵
引动物都仍在成对使用时,
中国对单一动物的挽用就显
得很不寻常。不管怎么说,
如果单一动物可以有效地完
成成对动物的工作,那就显
得西方似乎是好几千年都停
滞在一种无效率技术中。
2016年我出版《轮子:
发明与再发明》(The
Wheel: Imventions and
Reinventio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时,我对
中国运输史的研究虽颇有进
展,却仍未能解答我所称的
“双牛之谜”,因为这个谜点
又引出一些新问题。譬如,
为什么在欧洲司空见惯的四
轮大车在中国几乎不为人知
,直到近代才出现?
随着对运输史的继续探
索,我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在
历史上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且我们对其研究得很不够。
因而,得知此书要出中文译
本,我非常高兴。我也期待
中国历史学家能大显身手,
更深入、更细致地呈现东亚
使用动物的演进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骆驼与轮子/世界史图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理查德·W.布利特
译者 译者:于子轩//戴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32788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2022-09-01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78
CIP核字 2022153288
中图分类号 S824-091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9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