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语言宝典(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内容
编辑推荐

俗语、谚语、歇后语是人类经验的概括,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适当运用歇后语和谚语,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领略和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深远魅力,本书收集了大量流传在民间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将其命名为《中华语言宝典》,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切实体会中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

内容推荐

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种语言形式,足人们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和生活感受的加工、提炼和总结,是语言中的精华。

名言警句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俗语也叫“俗话”、“俗言”,是一种通俗并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定型的词组或语句。谚语,也叫俗话、常言、老话、鄙语等,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通俗的定型语句。歇后语又被称为俏皮话、巧语等,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比喻,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这几种语言言简意賅、寓意深刻,既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人情世态,又能体现出丰富的哲理内涵,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广为流传。

目录

名言警句

 人事篇

 德行篇

 志向篇

 处事篇

 生活篇

 世道篇

 治学篇

 政治篇

 军事篇

 说理篇

俗语

谚语

歇后语

试读章节

[吃酒不言公务事]

释义:喝酒时不谈论有关公务方面的事情。

例句:今日奉屈,不过为昔日之情,聚谈聚谈。古云:吃酒不言公务事。非是为兄的拦阻贤弟之口,因我帐下皆是忠义之将,恐有唐突,倒是愚兄的不是了。(《说岳全传》四八回)

[吃口馒头赌口气]

释义:比喻以实际行动显示自己的能力。

例句:人家都说咱们女孩子不能上堤打坝子,咱们吃口馒头赌口气,就做个样儿给他们瞧瞧!(袁静《淮上人家》三章)

[吃亏人常在]

释义:愿意吃点亏的人,可以长久保持平安无事。

例句:我如今贱卖与他,只当施舍一样,放些欠账与人。到儿孙手里,他就不还,也有人代出。古语云:“吃亏人常在”,此一定之理也。(清·李渔《十二楼·三与楼》)

[吃了秤砣铁了心]

释义:比喻决心坚定,不可动摇。

例句:①我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这一辈子,我是属于你的!(肖诗斌《娘子湖的春天》七章)②爹,我好比吃了秤砣铁了心。你就不要劝我了。(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九)

[吃了河豚,百样无味]

释义: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吃河豚,其它的美食便都觉得索然无味。比喻有过上好的经历,其它的也就不放在眼里了。

例句:后来打听得上海道快要出缺,这缺是四海文明的美缺,靠着海关银两存息,一年少说有一百多万的余润,俗话说得好,吃了河豚,百样无味。若是做了上海道,也是百官无味了。(《孽海花》二一回)

[吃了砒霜药老虎]

释义:砒霜一种毒药。自己先吃砒霜中毒,然后用自己的身体药死老虎。比喻得不偿失,做法愚蠢。

例句:①《抱朴子)>食毒中蚤虱,则愚甚也。今变之曰:吃了砒霜药老虎。(清·翟灏《通俗编·识余》)②有利益的事体,谁不愿意干?但是,我们的力量薄弱呢。会不会弄成吃了砒霜药老虎,是我们应考虑的。(叶圣陶《抗争》)

[吃了僧道一粒米,千载万代还不起]

释义:吃了和尚、道士一粒米,其恩情永远也偿还不完。形容和尚、道士吝惜。

例句:人说“吃了僧道一粒米,千载万代还不起”。这道士的饭是好吃的?况是个廪膳,又说不得穷起,他却指了读书为名,走到一个张仙庙去,昼夜住将起来。(《醒世姻缘传》二六回)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释义:意谓吃了别人的东西,拿了别人的钱财,就要袒护人家,不能秉公办事。

例句: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海朗嫩也懂得眼下喝了人家的酒,就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李蕙薪《澜沧江畔》二三)

[吃哪行饭,说哪行话]

释义:行:行当儿。指从事什么行业就谈论什么行业的话题,即人们常说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例句:“你这院子真宽敞,足够容纳八辆大车。我就喜欢这样的大院子。”“吃哪行饭,说哪行话,庄户人家没有个院子就不中。”(白危《垦荒曲》二部三五)

[吃人家的饭,看人家的脸;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  释义:意思是生活上依附别人就要受别人的约束和管制。

例句:凤姊知道,吃人家的饭,看人家的脸,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因此,既在“矮檐下”,就得耐着委屈“低下头”。(张孟良《儿女风尘记》一部五)

[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

释义: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杂粮:玉米、高梁、豆类等稻谷、麦子以外的粮食。指如果吃法不当,即使吃粮食也会生病。意谓人难免会生病。

例句:神农既教民种五谷,而又尝百草,盖知善食能养人,不善食则谷能病人也。故乡言曰,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清·李光庚《乡言解颐·人部》)

[吃药不如自调理]

释义:调理:调养护理。吃药有副作用,不如自己多注意调养身体。指自我调理比吃药治病更重要。

例句:吃药不如自调理。却病延年,在保养精神,不在服药祈祷。(胡祖德《沪谚》卷下)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释义:比喻非常人贪婪,占有一个,还想占有另一个。

例句:罢么,你还哄我哩。你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儿,你说我不知道?(《金瓶梅》七二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释义:尺:长度单位。一尺等于十寸。意谓尺虽然长,但和比它长的东西比则短;寸虽然短,但与比它短的东西比则长。指长短都是相对的。比喻事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例句: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虫蛀木断,水滴石穿]

释义:意思是虫可以把木头蛀断,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达到目的。

例句:虫蛀木断,水滴石穿。两三个月的工夫,居然被我将全书完全编竣,虽然东拉西扯,却似乎有些至理名言。(周大荒《反三国演义》六○回)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释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句: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壶首囊头,叉手械足,返国奸于司败,归侵地于玄武。(北朝齐·魏收《为侯景叛檄梁朝文》)

[仇可解不可结]

释义:意思是有了仇恨只可去化解,不可再结下新的仇恨。

例句:春花,我知道你的气是从哪儿来的。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再说咱都是妇道人家,常言说,仇可解不可结。(王英先《枫香树》四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释义:分外:特别。意谓仇人见面,互不相让,矛盾会进一步激化。

例句:这贵人不去过,万事俱休;到酒店看那人时,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古今小说》卷一五)

[丑陋夫人家中宝·美貌佳人惹祸端]

释义:佳人美人。旧指丑媳妇多安分守己,而美貌女子常惹事生非。

例句:皆因古往今来,佳人绝色,不是使人争夺,就是使人劫掠,看起来不如丑陋的好了。有句常言说的好,丑陋夫人家中宝,美貌佳人惹祸端。(《小五义》八○回)

[出兵不由将]  释义:指士兵冲杀上阵后,就由不得将领的管制和约束了。

例句:说起一个“杀”字儿来,正叫做是出兵不由将,一涌而出,人多马众,将勇兵强,黄草坡前,摇旗呐喊。(明·罗懋登《西洋记》二三回)

[出得龙潭,又入虎穴]

释义:比喻刚脱离开一个险境,又陷入了另一个险地。

例句:正说之间,林子里抢出十余个人来,大喊大叫,把衙内簇住。衙內道:“我好苦!出得龙潭,又人虎穴!”(《警世通言》卷一九)

[出的门多,受的罪多]

释义:指过去交通、旅游设施落后,出门有很多不便。

例句:列车,这是一片狭长的新奇的国土,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要让人们带着笑脸下车,回去告诉亲人:“车上真好!”要把出的门多,受的罪多的俗语,永远取消。(秦兆阳·《一封拾到的信》)

[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

释义:意思是出门要看天气的好坏,进门要看主人脸色的变化。指要看人的脸色变通行事,也指受制于别人,做事得看人的脸色。

例句:拿我来说吧,十四岁上就给人家熬活,一熬就熬了十三年!那真是把脊梁骨压弓啦,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杜鹏程《保卫延安》三章)

[出淤泥而不染]

释义:虽然出于污泥之中,仍保持清白纯洁。比喻不受世俗影响,依然保持纯真。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释义:旧指女子首次出嫁由父母做主,以后再嫁就由自己做主。

例句: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水浒传》二五回)

[初生之犊不惧虎]

释义:犊小牛。刚生下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初人世的年轻人思想单纯,敢想敢干,无所畏惧。

例句:“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三国演义》七四回)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释义:意思是楚国即使只有几产人家,灭秦的也必是楚国人。指深藏冤仇的人,定将报仇血恨。

例句: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人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史记·项羽本记》)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释义:比喻上有所好,下面争相仿效以投所好。

例句: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马廖传》)

[处处有路通长安]

释义: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也指问题终会得到解决。

例句:朋友!处处有路通长安,不会饿死人的,慢慢来!(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九章)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释义:指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例句:穿衣戴帽,各人所好,你喜欢吃酸的,还能让人家都跟你喝醋?(刘彦林《东风浩荡》一。章)  [传闻不如所见]

释义:听来的不如自己见到的。意指传闻多不可靠。

例句:语曰,传闻不如所见。斯则史之所述,其谬已甚,况乃传写旧记,而违其本录者乎?(清·蒲起龙《史通通释》)

[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

释义:意为车船多不会妨碍交通。比喻人虽多,但各管各的,彼此并不妨碍。

例句:“你主子既爱你,常言,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那个好做恶人?你只不犯着我,我管你怎的?”(《金瓶梅词话》七四回)

[船里不走针,瓮里不走鳖]

释义:船里不会漏掉针,瓮里不会跑了鳖。比喻人在一定的处境中,就是想跑也跑不到哪儿去。例旬:元帅,你不得知这个法是个掩眼法儿,他走到那里去也。正叫做,船里不走针,瓮里不走鳖,只好在这些船上罢。(《三宝太监西洋记》八五回)

[船到桥头自然直]

释义:比喻事先不必多虑,到时候自有解决办法。

例句:船到桥头自然直,想法子过下去。(于伶《夜上海》三章)

[船载万斤·掌舵一人]

释义:指头领和关键人物的责任重大。

例句:“你不能走,船载万斤,掌舵一人,雷山人离不开你啊!”(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七)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

释义:形容时光流飞逝。

例句:昨日个眉清目秀,今日个便腰屈头低。窗外曰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元·伕名《神奴儿》一折)

[床头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释义:贯:旧时用的钱,用绳子穿起来,一千个为一贯。指存钱再多,也经不起花,不如每天都有些收入。

例句:汝合往外州经营,求取利息,可立见富足,免致坐食山崩。古人云,床头千贯,不如曰进分文。(明·徐臣《杀狗记》六出)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释义:指创建家业十分艰难,败坏家业非常容易。

例句:“你这么个大人,还老叫我替你操心?创业百年,败家一天。我年过花甲,精神有限。这个家业往后全靠你兄弟二人维持。”(冯德英《山菊花》八章)

[锤子吃钉子,钉子吃木头]

释义:指一物降一物。

例句:邓小凤来时,这个经理变得像个当小工的;现在张群来了,邓小凤又变成当小工的。真是锤子吃钉子,钉子吃木头。(罗丹《风雨的黎明》一章)

[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释义:博士:指古代专精某种技艺的人。意谓春天是催促花开放的使者,酒是好色之徒的媒介。

例句: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道不得个“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春宵一刻值千金]

释义:春夜的时光十分宝贵。

例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夜》诗)P214-217

序言

从古至今,历代贤哲之士提炼出许多富有警世意味的诗句和格言,这些古训贤文以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寓意深长,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它既是先哲处世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人们凭理处事、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居官从政、读书治学、修身养性的必备圣经。

名言警句在言谈或写作中被引用,往往使谈吐生色,文笔增辉;或如画龙点睛,一语中的;或言简意赅,意在言外;或妙语解颐,趣意横生。

俗语也叫俗话,是一种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民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是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俗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是汉语言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汉语里占有重要地位。俗语不仅数量多,而且简练、生动、形象,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被大量使用。

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面记载的民间文学。俗语的产生,有它的社会生活的根源,并且都打上了时代背景的烙印。它的内容和含义包括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谚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是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形式相对固定的一种俗语。谚语是流传很广的民间口头语言的精华,它不像古代文字那么艰涩难懂,而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质朴、生动而富于哲理。从谚语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它特有的时代风貌。谚语可以对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并表达一定的情感、理智和道德评价,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格言,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积累和生活经验在语言中的体现。因此,它常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赏识和引用乃至加工,从而成为文学语言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谚语最大的特点是简练通俗、含义深刻,准确、凝练,富有启发教育意义。“想要掌握知识的宝库,必须汇集珍贵谚语”,“高楼靠一砖一瓦垒起,谚语靠一点一滴汇集”;“说话没有谚语,就像食物没有盐巴”。说话作文时引用谚语既可以节约语言,又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人们享受到令人陶醉的语言艺术,因为“胡须使骑士增光,谚语使语言生辉”。“太阳照亮世界,谚语启示人生”,愿读者朋友能从本书收录的谚语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语言创造力,显示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歇后语一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就像谜语的谜面一样,起“影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就像谜语的谜底一样,含有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作用。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是不同的,前一部分起辅助作用表达某种意义,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所表达意义的重点关键所在,表达歇后语整体的意义。其特点是釆用比喻、会意、谐音、用典的修辞手法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常只要说出前半部,“歇”去后半部,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之为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按修辞方法来分,歇后语主要有比喻和双关两类。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看,褒义的歇后语数量很少,中性的有一部分,贬义的占绝大部分。歇后语想象丰富、寓意深刻、幽默风趣、令人捧腹,使用恰当,往往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有趣的表达效果。

俗语、谚语、歇后语是人类经验的概括,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是否生动,有无魅力,是与我们掌握的语言技巧分不开的。为了提高语言技巧,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恰当地、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而歇后语、谚语就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适当运用歇后语和谚语,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领略和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深远魅力,本书收集了大量流传在民间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将其命名为《中华语言宝典》,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切实体会中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

此外本套藏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 者

2007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语言宝典(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62326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