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极(总谱1996) |
内容 | 内容推荐 《极》这部作品就是当时的真切感受之作。作品通过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和西方打击乐器的碰撞最终使声响融为一体,与此同时,作品也试图在表现东西方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 作者简介 贾达群,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中富于创造和开拓精神,且成果丰厚,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音乐研究》《音乐艺术》等学术期刊编委。 创作并出版数十部各种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及十几篇(部)有关音乐创作和分析的论文与著述。作品《弦乐四重奏》1991年获日本“第十二届IRINO室内乐国际作曲比赛”大奖,《龙凤图腾》1986年获“首届中国唱片奖”大型交响乐作品第三名,《蜀韵》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回旋曲》《两乐章交响曲》《巴蜀随想》等在国家级作曲比赛中获奖;出版个人唱片两张(Naxos,2015,2016)。论文《结构对位》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结构分析学导引》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银奖(2011);专著《结构诗学》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其他相关奖项还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6),美国亚洲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创作研究奖(2005),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奖(2010),上海市育才奖(2014)等。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两项(《结构分析对我国新世纪音乐创作的核心价值》(2007)、《音乐的观念及其形式化程序》(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2015))等。 目录 《极(总谱1996)》无目录 导语 贾达群,作曲家、理论家,是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中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均富有创造和开拓精神,且成果丰厚,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 本书为贾达群的音乐作品总谱。作者作为访问教授到美国访学时,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和洛杉矶当地的风土人情给了作者很深的印象,《极》这部作品就是当时的真切感受之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极(总谱1996)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达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3220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0 |
CIP核字 | 2021098125 |
中图分类号 | J648.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6 |
宽 | 296 |
高 | 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