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并不是一本对古代典章制度进行考证的著作。作者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文献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而且其中也有些异于成说的一得之见,实为现代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许嘉璐(1937—),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曲艺创作浅谈》《古代文体常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古语趣谈》《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未成集——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未辍集——许嘉璐古代汉语论文选》《未惬集——许嘉璐论文化》等。 目录 服装和佩饰 头衣 体衣 佩饰 饮食和器皿 主食 肉食 烹调 酒 食器和饮食习惯 宫室和起居 宫室 陈设和起居 观阙园林 车马与交通 车与马 车的部件和马饰 乘车的礼俗 车的种类 兵车 步行 道路 序言 这并不是一本对古代典 章制度进行考证的著作;虽 然其中时而也有些异于成说 的一得之见,但主要的还是 从古代诗文中把常见的事实 加以概括,并力求通俗地介 绍给读者。 在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和 训诂学的教学过程中,常常 发现学生阅读古书的障碍并 不完全是由于古今语言的隔 膜。有时,古书中的句法、 词儿都懂得了,但对原文的 理解却还隔着一层。其所以 如此,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 青年对古人生活的情况缺乏 了解。语言方面的生疏,还 可以凭借着多读和查工具书 帮助克服,而关于典章制度 ,则几乎没有专为今人而写 的书可资参考。典章制度的 范围很广,上自天文,下至 地理,举凡职官、朝仪、婚 嫁、丧葬、学校、科举等等 ,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都 包括在其中。哪些是一般的 读者(例如从事与古代文化 有关的工作的同志、语文教 师、喜欢读点古代诗文的人 们)所常见、所急需,同时 也容易理解的呢?我觉得是 服饰、饮食、官室和车马等 方面。 编写时考虑到读者水平 不一,在有的地方征引了一 些前人的说法,而对所引诗 文又随时略加注释。前者是 为具有一定阅读古书能力的 人着想:借此扩大点儿知识 面,理解得深些;后者则系 针对接触古书机会较少的人 而设。一人难调百人口。我 想,这样做或许能适应更多 的读者的需要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嘉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918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9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4 |
CIP核字 | 2013024089 |
中图分类号 | K8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7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