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外国文学专业学术论文集,由四川大学外国学院石坚教授、王欣教授担任主编,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赵毅衡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本论文集本着兼容并蓄、实践创新的学术理念,深入探索外国文学研究,同时将叙事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拓展至各学科领域,沟通文学、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电影等不同形式和领域,实现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旅行。
本书为第六辑,内容包含广义叙述学研究、文类研究、批评理论与实践、跨学科研究、书评等栏目。
| 图书 | 探索与批评(第6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外国文学专业学术论文集,由四川大学外国学院石坚教授、王欣教授担任主编,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赵毅衡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本论文集本着兼容并蓄、实践创新的学术理念,深入探索外国文学研究,同时将叙事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拓展至各学科领域,沟通文学、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电影等不同形式和领域,实现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旅行。 本书为第六辑,内容包含广义叙述学研究、文类研究、批评理论与实践、跨学科研究、书评等栏目。 目录 广义叙述学研究 布思的理论遗产 Embodied Narrative and Distributed Authorship of the Digital Game: Minecraft as an Example 两种“复调”:巴赫金与热奈特的理论对话 双面生活:海明威《士兵之家》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文类研究 1949年前的德国科幻小说(下) 赛博朋克科幻的界定:基于小说时间、作家、作品范围的初步考察 批评理论与实践 危机中的构建:论马韦尔早期诗歌中的认同与诗学 狄更斯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庭理想”——以《圣诞颂歌》为例 多声相契的复调表达:《天之骄女》的叙事艺术及其价值启迪 跨学科研究 清末民初疫病的符号修辞与叙事机制:以广东三份画报为例 新媒介场域中中医药知识传播现状及其风险 书评 非自然叙事研究的中国视角:评《跨越国界的非自然叙事:跨国与比较的视角》 认知贯穿叙述文本内外:评云燕的《认知叙述学》 隐性进程之始末:兼评申丹的《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探索与批评(第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王欣//石坚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05473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1 |
| 出版时间 | 2022-06-01 |
| 首版时间 | 2022-06-01 |
| 印刷时间 | 2022-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0 |
| CIP核字 | 2022088028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42 |
| 宽 | 170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