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道封尘
内容
内容推荐
本小说以济水文化、小清河文化为背景,以张世承家族的创业沉浮为主线,将鲁商文化和小清河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时间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开始,一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描写了乐丰县济水镇鲁商张世承的传奇人生,主要塑造了以张世承为代表的鲁商鲜明的形象和经营有方的创富传说,表现了他们的奋斗之苦、竞争之累、成功之趣,叙说光阴中原汁原味的清河故事。
《古道封尘》的创作篇幅横跨整个小清河流域,贯穿政界与商界,展现出清末小清河流域的史迹、特产、农耕、民俗和物产,反映了当时小清河流域文化的基本状况。
作者简介
张金科,1959年生,山东广饶县人,笔名丹砂,乳名卫星,字状元,号小清河之子。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小清河系列文学作品代表人物。历史文物研究家、收藏家。济水古道小清河文化博物馆创办人、馆长。(收藏历史文化遗产1500多件套)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大专学历:农业技术员、农艺师。其专业论文在《农业知识》《中国种业》《农业新技术》等国家级刊物报纸上发表。
文学作品:近六十篇文学作品在国家版权局备案。主要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有散文集《济水泥香》《小清河的那些老事》《小清河号子》,长篇小说《烽火狼烟小清河》《古道封尘》《风卷水云渡》。
本人著作被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学院、西湖红船博物馆等国内众多图书馆、档案馆永久收藏。历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清河号子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娃开河的传说》《小清河面鱼的神话传说》著作权人。创办小清河历史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该馆被山东省文化旅游厅授予“乡村记忆工程”示范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行走齐鲁”研学基地。
目录
《古道封尘》无目录
导语
为清晰脉络,作者将这部长篇小说分成12个主要场景:小清河水患、蝗虫疫情灾害、盛宣怀探河、疏浚开挖小清河、河通漕运、盐库盈亏、小清河匪患、京津发展、智入黄台码头、济南创业、洋人洛克到访、计剿小清河响马。
精彩页
时光回到清朝晚期的光绪年间。
小清河下游有个济水镇,这个镇西北角有一座乾隆朝盖的三进四合院。四合院坐北朝南,金柱大门楼顶中心挂有一块木雕匾额,上写“张府”两个金色大字,图案古朴大方,字体精美,熠熠生辉。高高的石阶两侧摆放着两个石狮墩,厚厚紫檀木门中心,浮雕一副对联“一脉真传醇香四溢;石磨工艺福润万家”,横批“香飘华夏”。门垛子的右边有一面书写“玉食村香油”字号的旗幌,可能是年代已久,旗上的墨字有些褪色。
就在这年冬天,一个风雪之夜,刺骨的西北风呼啸着,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切,次日早晨的大地已是一片白茫茫。
管家张恒推开张府大门,带着伙计们扫雪除冰,清理门前台阶和路面。这时管家看到大门旁的石台阶上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风刮的雪盖住了此人半个身子。管家赶忙吩咐伙计将此人身上的雪除去,自己跑去告知张府大少爷。
“大少爷、大少爷,你快去看看吧,咱门口躺着个人呢,怕是冻得不行了,你快看看去啊。”张恒冲着院中晨练之人大声地呼喊着。
这大院中的主人,也就是“玉食村”大掌柜,名叫张世承,此时正在院子里晨练,听到张恒的呼喊声,赶忙收住马步,对跑过来的张恒问道:“是什么样的人?看清楚了吗?”
“不知道啊,让昨晚的雪给埋住上身了,看不清。”张恒说。
“走,看看去。”张世承说着,两人快速来到大街门前,伙计们已把覆盖在此人身上的雪清理干净。张世承急忙让伙计把此人扶起,半坐在那里,他端详了一眼此人的五官,用手摸了一下他的前额后,托起他左手把了一下脉搏,告诉张恒说:“快,把他抬进院内偏房。”
话说这张世承刚才又看五官,又把脉的,是什么来头?听我道来。
此人是济水镇的大户,出身中医世家,小时候跟随祖父学过中医,并且深懂易学,对于主人的传奇经历,书中章回自有表述。
先说管家和伙计把此人抬到院内专门招待客人的房间,让他平躺在床上,张世承上前边把脉,边吩咐伙计拿来新棉被,盖在此人身上,又让伙计端来一盆热水,把毛巾烫热后拧去水分,盖在他的额头,然后对张恒说:“通知厨房做一碗鸡蛋面,再加一碗红糖姜汤,送过来。”
“是,大少爷。”张恒应声而去。
张世承通过把脉,知道此人并无大碍,只是饥饿加严寒冷冻,体力不支,昏了过去。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此人醒了,慢慢坐了起来,看到眼前的张世承,忙用微弱的声音问道:“先生,这是哪儿啊?”张世承用手示意,让他先不要说话,告诉他说:“先把这碗姜汤喝了。”不一会儿的工夫,姜汤、面条全部下肚,只见此人赶忙下床“扑通”一声,跪在张世承面前就想磕头。张世承赶忙将此人扶起,说道:“不可、不可,善举救人是我张家的祖训,应该的。”
随后,张世承又吩咐张恒说道:“快去,告诉夫人,让她取一套我的新棉衣,你拿来给这位书生换上。”不一会儿张恒返回,将一套崭新的棉衣拿来,此人换好衣服后,张世承细细审视了一下眼前的这位青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闪着聪明伶俐的神采,眉毛弯弯似月牙儿一般,又浓又密的头发扎着一条乌黑油亮的长辫子,挺秀端正的穹鼻,绝美的双唇,眼前的这位青年,健美、洒脱,看上去给人一种朴素而天然的魅力。张世承点点头,说道:“小先生,走,咱们客厅说话。”
来到客厅落座后,此人首先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救命恩人,高高的个子,额头光洁,白皙的国字脸,棱角分明的脸庞透着冷峻,浓眉大眼,明亮的黑眸泛着神采,高挺的鼻梁,厚薄适中的唇形,嘴角带着会心的微笑,看年龄也就三十上下。然后他站起,十分礼貌地谢主人救命之恩,便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张世承,说:“恩人好,我叫丁占元,是苏北人,是去京城赶考,不想路过韩庄荒洼时,遭遇歹人抢劫,身上的盘缠(银两)和准备的干粮被洗劫一空,两天来水米未进,来到济水镇已是傍晚,又赶上下大雪,饥饿难忍,一进镇便来到贵府门前,本想借宿一晚,要点吃的,可、可、可是……”丁占元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张世承起身给他倒了一杯茶水说道:“丁老弟,在咱自己家,没有外人,直说无妨。”丁占元看了看张世承后说道:“昨晚来到贵府门前,我敲响了门,门开后出来一位个子不高的人,我赶忙对他说明了来意,他说先让我在门外等候,进去禀报一下。我忍着饥饿等着,不知过了多久,感觉眼前一黑,再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听到这里,张世承“噌”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站在一旁的张恒说道:“管家,这事你知道吗?”
“不知道啊,没人提起这件事。”张恒说。
张世承说:“昨天傍晚是谁在打更(值班)?让他过来一下。”张恒转身外出,不一会儿昨晚打更的两个伙计吴顺、王有,来到客厅。
“大少爷有什么吩咐?”吴顺、王有异口同声地问道。这时丁占元站起来对张世承说:“恩人,不是、不是、不是这两位爷,不是他们,开门的是个小个子。”张恒一听,便对张世承说道:“大少爷,我心中有数了,跑不了,一定是他们,是他们看到这位书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道封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金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98052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4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2022-03-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76
CIP核字 202204816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02:41